浙江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差异、脱钩状态与EKC检验
——基于11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4-07-19陈宇光
□ 李 炯 陈宇光
浙江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差异、脱钩状态与EKC检验
——基于11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 李 炯 陈宇光
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很大。通过物料衡量法、脱钩指数、EKC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将其区别为高碳排放区、中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三类不同区域,碳排放指数与经济增长存在弱脱钩、强脱钩、扩张性连接、扩张性负脱钩四种状态,长期走势呈现倒U型与线性两种。“十二五”时期,浙江低碳发展必须实施或强化碳减排目标管理、区域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
区域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状态;EKC检验
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自“十二五”起,浙江省政府就明确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2011年,浙江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3,低于全国0.76水平。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浙江二氧化碳排放状况以及区域差距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运用物料衡量法、脱钩指数、EKC检验对浙江十一市的碳排放状况及历史足迹进行估算,比较区域差异性,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一、文献综述及其研究方法归纳
近几年,国内学界关于区域碳排放研究发表的论文增多。研究方法主要依循三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卡亚(KAYA)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物料衡量法推算出各大区域碳排放总量、变动轨迹及其绩效。卡亚模型的基本要义是将二氧化碳排放与石化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建立函数关系,碳排放总量受石化能源消费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两大变量的约束。潭丹、黄贤金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要碳源,采用工业行业碳排放估算公式,测算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1986年-2005年的碳排放情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三大地区生产总值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关系。*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3期。何建武、李善同通过各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费总量和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依据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把全国划分为碳排放高、中、低三类地区。*何建武、李善同:《二氧化碳减排与区域经济发展》,《管理评论》,2010年第6期。王伟群、周鹏等使用DEA模型构建了二氧化碳绩效动态变化Malmquist指数,以此为基础,测度了1996-2007年我国28个省区市二氧化碳绩效,使用收敛理论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伟群、周鹏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期。卡亚模型原理简单易懂,数据取得相对容易,国内外使用广泛,各区域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等数据均可以基于该模型原理和估算方法得到。
第二条 技术路线是基于脱钩理论及方法对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性、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李忠民、宋凯等使用Tapio脱钩指标对1995-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并对脱钩状态的因果关系进行分解,研究显示三大区域大部分时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显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主要作用。*李忠民、宋凯:《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实证测度》,《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4期。肖宏伟、易丹辉等研究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值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析,研究同样显示,“十一五”期间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肖宏伟、易丹辉:《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
第三条 技术路线是以库茨涅茨倒U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和预测区域碳排放运行轨迹和长期走势。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源于描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假说,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假说被用于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以说明经济增长可能造成环境破坏而制约经济增长。国外学者Selden和Song、Galeottia和Lanza等研究认为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Agras和Chapman、Richmond和Kaufmann、Roca和Hntara、Azomahou和Laisney、He和Richard等则认为不存在倒U变化。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杜婷婷等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增长的时序资料进行拟合,得出中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函数关系呈现似“N型”而非“倒U型”。*杜婷婷、毛峰等:《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林伯强、蒋竺均对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做了对比研究和预测,结论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库茨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人均收入是37170元,并预测拐点到2040年还不会出现。*林伯强、将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许月广、宋德勇选用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碳排放环境库茨涅茨的存在性,结论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该曲线。*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5期。李国志、李宗植选用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结论是东、中部地区人均碳排放有EKC现象,而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线性关系,东、中部地区人均碳排放EKC拐点的时间不同、并呈现较强的惯性。*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以上研究,尽管方法论技术路线不同、观点结论大异其趣,但其视域和工具使用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启示性。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在方法论上需要借鉴这三条技术路线。本文研究分四个步骤:第一步,以杭州、宁波副省级城市和其他9个地级市为区域对象,在搜集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运用物料衡量法估算11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比较区域碳排放指标值差异;第二步,运用脱钩理论和方法对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进行实证测度,比较区域脱钩弹性差异与特征;第三步,以库茨涅茨倒U理论为基础、通过EKC检验描述11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情景,预测倒U拐点区域差异;第四步,对浙江11市经济增长与工业碳排放区域特点作总结性判断,并提出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二、浙江二氧化碳排放估算及区域差异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95%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消费,本文对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主要依据化石能源的消费量。面板数据选择1997年到2011年。11市统计年鉴对化石能源消费的分类不相同,既有15种分类(宁波),也有简单的3种分类(舟山),本文统一将其归类为煤炭、焦炭、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八种化石能源。各市年鉴统计公布的化石能源消耗量主要为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消费量,严格讲与区域碳排放总量有距离,但产业结构特征鲜明,大致能够反映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运用物料衡量法,亦称能源消耗系数法。其方法是将11市化石能源消费量按照标准系数折算成标准煤统计量,并乘以各种燃料的平均发热量和碳氧化率,再依据碳排放系数测算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最后总和。测算公式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思路*估算公式参考刘华军《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一文,《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CO2,t=∑CO2,it=∑Ei×NCVi×CEFi×COFi×(44/12)
(1)
其中,CO2,t表示第t年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CO2,it是第i种化石燃料在t年的消费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it是该种化石燃料的消费量,NCVi为该种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标准来自《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589-2008》。,CEFi表示碳排放系数,COFi表示碳氧化率,CEFi和COFi的测算标准来自《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1]041号。。本文从二氧化碳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估算了11市二氧化碳排放实际值,列表1:
表1 1997- 2011年浙江11市化石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表1人均生产总值、CO2总量、人均CO2排放量、CO2强度为2011年测算数据;二氧化碳总量增长率、二氧化碳人均增长率、强度年增长率为1997-2011年测算数据。嘉兴时序数据缺1997、2003两年,金华缺1998-2002年5年数据。
(一)11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差异
从1997年-2011年,杭州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415万吨上升到3287万吨,年均增长6.2%;宁波市碳排放量从1668万吨上升到8534万吨,年均增长12.36%;温州市碳排放量从347万吨上升至2074万吨,年均增长13.6%;嘉兴碳排放量从1998年的979万吨上升至3845万吨,年均增长11.09%;湖州市从521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1572万吨,年均增长8.21%;绍兴市从295万吨上升至2178万吨,年均增长15.33%;金华市从237万吨上升到1801万吨,年均增长15.57%;衢州市从404万吨上升到1526万吨,年均增长9.95%;舟山市从148万吨上升至391万吨,年均增长7.14%;台州市从663万吨上升至2920万吨,年均增长11.16%;丽水市从32万吨上升至163万吨,年均增长12.34%。如果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8000万吨以上的市列为总量高碳区,1000-8000万吨列为总量中碳区,1000万吨以下为总量低碳区,则宁波被列为碳总量高排放区,杭州、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属于碳总量中排放区,舟山和丽水则为碳总量低排放区。
(二)11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
从1997年-2011年,杭州人均碳排放量从2.32吨上升到4.72吨,年增长率为5.18%;宁波市人均碳排放量从3.12吨上升至14.80吨,年增长率11.74%;温州市从0.49吨上升至2.59吨,年增长率12.63%;嘉兴市从1998年的2.96吨上升至11.2吨,年增长率10.76%;湖州市人均从1997年的2.04吨上升至2010年的6.14吨,年增长率8.82%;绍兴市从人均0.68吨上升至4.95吨,年增长率15.12%;金华市从人均0.53吨上升至3.84吨,年增长率15.06%;衢州市从人均1.69吨上升到6.04吨,年增长率9.51%;舟山市从人均1.51吨上升至4.03吨,年增长率7.27%;台州市从人均1.23吨上升到4.97吨,年增长率10.44%;丽水市从人均0.13吨上升至0.62吨,年增长率11.85%。如果将人均碳排放量10吨以上列为高碳排放区,人均2-10吨为中碳排放区,人均2吨以下为低碳排放区,则宁波、嘉兴为人均高碳排放区,杭州、温州、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属于中碳排放区,丽水市则为低碳排放区。
(三)11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差异
碳排放强度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从1997年-2011年,杭州市碳排放强度从13659吨/亿元下降至4683吨/亿元,年均下降7.36%;宁波市碳排放强度从18976吨/亿元下降至14085吨/亿元,年均下降2.1%;温州市从5777吨/亿元小幅上升至6067吨/亿元,年均增长0.34%;嘉兴市碳排放强度从1998年的22599吨/亿元下降至14363吨/亿元,年均下降3.42%;湖州市碳排放强度从1997年的19308吨/亿元下降至2011年的10346吨/亿元,年均下降3.42%;绍兴市从5238吨/亿元小幅上升至6537吨/亿元,年增长1.59%;金华市从5726吨/亿元上升至7329吨/亿元,年增长1.77%;衢州市从31149吨/亿元下降至16593吨/亿元,年均下降4.39%;舟山市从16295吨/亿元下降至5061吨/亿元,年均下降8.01%;台州市从14209吨/亿元下降至10604吨/亿元,年均下降2.06%;丽水市从2847吨/亿元下降至2054吨/亿元,年均下降2.3%。如果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1万吨/亿元以上列为高强度碳排放区,3000-10000吨/亿元为中强度碳排放区,3000吨/亿元以下列为低强度碳排放区,则宁波、嘉兴、湖州、衢州、台州属于高碳排放强度区,杭州、温州、绍兴、金华、舟山属于中强度碳排放区,丽水市则属于低强度碳排放区。
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值看,11市减碳行动实际成效差异很大。2011年,杭州生产总值比宁波高出959.82亿元,这一年宁波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却大大高于杭州市,高出5247万吨;同样,这一年嘉兴市生产总值分别比温州市、台州市低741.44亿元和859.26亿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高于温州市1771万吨和943万吨。人均碳排放量区域差异也很大,宁波位居第一,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8吨,嘉兴市位居第二,人均碳排放量为11.2吨,分别比杭州市高出10.1和6.48吨;地级市中湖州市、衢州市人均碳排放量明显偏高。从碳排放强度看,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衢州、台州、丽水、舟山都降下来了,杭州市成效最为明显,为-7.36%;温州、绍兴、金华仍然上升。“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浙江全省实现了碳强度减量目标,大多数市均有成绩,但高碳排放区拖了后腿。
三、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
脱钩概念最初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主要用于测度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用“脱钩”概念及其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二者之间的形态变化。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大地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呈现同步增长状态,这种状态就被称为“耦合”或“非脱钩”关系;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对于物质资源依赖程度的降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呈现非同步或者背离状态,研究者将其称之为“脱钩”。Tapio(2005)*Tapio,Petri.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PP:137-151.根据脱钩弹性值的大小,将脱钩状态细分为强脱钩、弱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扩张性连接、衰退脱钩、衰退连接八种状态。强脱钩指经济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指数呈现与经济增长反方向变动关系,也即负增长,环境压力弹性值在-∞及0之间;弱脱钩指经济稳定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虽有所增长,但其增长幅度不及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脱钩弹性值处于0~0.8之间;弱负脱钩指经济处于负增长状态,二氧化碳排放也负增长,不过二氧化碳排放减量速度比经济增长减速幅度小,弹性值处于0至0.8之间;强负脱钩指经济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却仍趋于上升,弹性值为-∞及0之间;扩张性连接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以大致同比例速度上升,二者呈现线性关系,弹性系数值处于0.8到1.2区间;扩张性负脱钩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伴随着经济增长以更高的速度上升,脱钩弹性值一般大于1.2;衰退性连接指经济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同比例负增长状态,弹性值在0.8到1.2之间;衰退性脱钩指经济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样呈现负增长,其负增长速率大于经济的萎缩,弹性值大于1.2。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14%,故不存在强负脱钩、弱负脱钩、衰退性连接和衰退性脱钩四种状态,只可能出现强脱钩、弱脱钩、扩张性负脱钩或扩张性连接四种状态。
关于脱钩弹性值的测算,本文借鉴Tapio脱钩模型。Tapio脱钩模型综合了上述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各种状况,以时序数据为维度、环境压力弹性值为经度测算各种脱钩关系。为提高脱钩状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文仍采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11市经济增长三组数据,分别测算各种脱钩状态弹性值。Tapio脱钩模型弹性系数值计算公式如下:
e(TCO2GDP)=%△TCO2/%△GDP
(2)
e(PCO2GDP)=%△PCO2/%△GDP
(3)
e(GCO2GDP)=%△GCO2/%△GDP
(4)
式中,%ΔTCO2、%ΔPCO2、%ΔGCO2分别表示从基期到末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增长,%ΔGDP表示从基期到末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值测算,基期至末期为1999年至2011年;11市脱钩弹性值测算,出于数据可得性因素,以2003年为基期,2011年为末期。全省生产总值、户籍人口数据以《浙江统计年鉴》为依据。将(1)式估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数据代入公式(2)、(3)、(4),得到三者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值(如表2所示)。
表2 2000-2011年浙江二氧化碳排放与地区生产总值脱钩状态
由表2可知,从2000年至2011年,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关系除2000年、2002年两年出现扩张性负脱钩和扩张性连接外,其余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且脱钩弹性值趋小,2001年为0.7970,2011年为0.4454,说明经济增长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相对于经济增长处于总体减量状态。同样,人均碳排放量除2000年和2002年出现了扩张性负脱钩和扩张性连接外,其余年份也呈现弱脱钩状态,人口增长对碳资源需求的增长及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大,或被节能减排因素抵消。从碳排放强度脱钩弹性值看,2000年为弱脱钩,2001年之后进入强脱钩状态,且脱钩弹性值在波动中趋向-∞,2011年为-0.0934。三组数据证明,浙江省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成效是明显的,降低碳排放强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采用同样方法,本文测算11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与各市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值(如表3所示)。
表3 11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脱钩状态
从总量脱钩弹性值看,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8市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温州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台州、丽水两市处于扩张性连接状态;从人均脱钩弹性值看,温州、丽水两市为扩张性连接,其余各市为弱脱钩状态;从强度脱钩弹性值看,除温州、丽水为弱脱钩状态,其余均为强脱钩状态。结合表1,1997-2011年虽然温州、台州两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处于中度碳排放区(台州为高强度碳排放区),丽水市为低碳排放区,然而三市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不尽理想。说明三市的产业结构选择对经济增长有正面贡献,然而对化石能源消耗依赖大、碳排放强度高,环境成本和代价增大,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发展有距离。
四、EKC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动态走势如何、能否拟合倒U曲线、时间拐点何处,需要对面板数据再作EKC检验。依然采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组数据对11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EKC检验。检验模型参考Grossman和Krueger(1991)*Grossman, G.M. ,Krueger,A.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论文中的模型公式,模型公式有三:
LnCO2=α+βLnpgdp+γ(Lnpgdp)2+δ(Lnpgdp)3+u
(5)
LnCO2=α+βLnpgdp+γ(Lnpgdp)2+u
(6)
LnCO2=α+βLnpgdp+u
(7)
其中,变量Lnpgdp、(Lnpgdp)2、(Lnpgdp)3分别表示人均生产总值对数的一次、两次、三次方,u代表随机误差项,变量LnCO2表示排放指标的对数。EKC验证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用t检验进行验证。如果公式(5)中三次方项前的系数值δ不为零,则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呈N型;如果系数δ值为零则EKC检验适用公式(6)。公式(6)二次方项前的系数γ为正值,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为正U型;系数值为负,则二者关系为倒U型。如果公式(5)或公式(6)无法拟合现有数据,曲线方向则为线性走势,EKC检验适用公式(7)。通过对杭州等9市的面板数据和金华、嘉兴的时序数据(两市从1997-2011年中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有残缺)进行拟合测算、结果公式(5)三次方项系数值δ为零,式(6)中二次方项系数γ显著为负,则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EKC检验适用于(6)式。
将11市划分为二组进行实证检验:第一组为1997-2011年面板数据完整的杭州、宁波等9市;第二组嘉兴和金华两市,由于时序数据较短,无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直接建立时序计量模型。将9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后,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为一阶单整。从回归估算结果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现有数据,检验协整关系成立。从具体数值看,模型中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7个市的二次方项系数γ均显著为负,说明这些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呈现倒U关系。通过计算(-β)/2γ,再取反对数后得到倒U拐点的人均生产总值。如果某市的拐点人均生产总值大于2011年水平,则再设人均生产总值增速为年均8%计算拐点年份,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杭州等7市倒U拐点人均生产总值及年份
温州、丽水、舟山三市模型的二次方项系数值γ不显著,说明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不满足二次方关系,需通过线性模型公式(7)做估计,得到线性模型参数。台州市EKC的二次方项系数γ显著为正,说明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呈正U型变化。2001年台州市碳排放总量为933万吨,2002年为930万吨,2003年1070万吨,出现了短暂下降后呈上升走势。故2003年以后,台州市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EKC检验关系同样适用线性模型。其参数值如表5所示:
表5 温州、丽水、舟山、台州二氧化碳排放与
经过EKC检验,杭州、湖州、绍兴三市二氧化碳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值均已越过倒U顶点,进入曲线拐点的右方,即碳减量区间;衢州市碳排放强度拐点为2004年,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正处于倒U曲线的拐点上。宁波、金华两市碳排放强度已过倒U顶点,进入减量化区间,但宁波市的碳排放总量拐点要延迟至2031年、人均碳排放量拐点为2030年;金华市碳排放总量拐点为2017年、人均碳排放拐点为2016年。解读表5,温州、丽水、舟山三市及台州(2003年后)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生产总值的走势呈现同向线性关系,线性参数值β与表3的扩张性负脱钩和扩张性连接弹性值接近,意味着这几个市的碳排放到达拐点将需更长时间。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物料衡量法、Tapio脱钩模型及EKC检验模型分别对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性以及与生产总值增长脱钩状态、长期变动轨迹进行量化分析,结论为浙江低碳发展总体成效显著,区域性差异大,一些市陷入低碳转型困境。归纳估算的各类碳排放指标值,可以将11市碳减排状况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均处于中低区间,与经济增长关系处于脱钩状态,动态变动轨迹拟合倒U曲线,如杭州市、绍兴市。杭州市经济总量与宁波市相当,但碳排放总量处于11市中等水平,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碳排放强度处于强脱钩状态,三项碳排放指标值在2008年之前越过了倒U拐点。绍兴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均处于中位区间,前两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强度指标处于强脱钩状态,三项碳排放指标在2007年以前越过倒U拐点。从各项碳排放指标值这两个市的低碳发展符合期望目标。
第二类,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处于中低区间,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处于脱钩状态,但其他碳排放指标处于非脱钩状态,走势未与倒U曲线拟合,如温州、金华、舟山、丽水四市。温州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也即碳排放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弹性值大于1.2。金华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弱脱钩状态,动态倒U拐点在2016、2017年以后。丽水目前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均处于低碳排放区,舟山市碳排放总量处于低碳区,但丽水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舟山市处于弱脱钩状态,两市三项碳排放走势不与EKC曲线拟合,碳排放长期趋势拐点不清晰。
第三类,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至少有一项指标处于高排放区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如宁波、嘉兴、湖州、台州、衢州五市。宁波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两项指标位于11市之首;嘉兴与宁波两市人均碳排放量并列高碳排放区,2011年宁波人均碳排放量为14.8吨/人,嘉兴为11.2吨/人,大大高于11市平均水平;湖州、衢州、台州三市与宁波、嘉兴并列为碳排放高强度区。2011年,宁波碳排放强度为14085吨/亿元,衢州为16593吨/亿元,嘉兴为14363吨/亿元,台州为10604吨/亿元,湖州为10346吨/亿元。台州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处于扩张性连接状态,动态趋势与EKC曲线不拟合,倒U拐点前景也不清晰。
中共十八届三总全会致力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需探索新社会治理方式。基于11市二氧化碳排放实况和差异性,浙江下一步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需要完善下列措施:
第一,强化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治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根据中央政府要求,浙江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目前,全省虽有二氧化碳减排总体目标,却没有区域性的分解目标,没有将区域碳减排的目标与增长指标挂钩,并纳入发展的考核体系,碳减排的区域约束刚性不强。在二氧化碳减排缺少具体的区域性目标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会都采取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扩大GDP总量来匀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强度减碳目标。然而,“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一旦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国际国内不利影响无法实现高速增长,节能减排又缺乏跟进措施,那么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强度减排目标就可能落空。即使一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由于缺少确定的碳减排总量目标,同样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负脱钩或连接状态。因此,强化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治理、对于完成宏观节能减排任务的十分重要。
第二,强化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治理,提升节能减排针对性和效率。根据面板数据分析,浙江11市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成本、绩效不同。相比较而言,高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减排潜力大、边际成本低、绩效容易彰显;低碳排放区减排的潜力相对小一些、边际成本高,绩效难以彰显。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节能减排工作重心应该放在高碳排放区,实施区域分类治理。高碳排放区必须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比重、提高低碳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度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能效水平,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中低二氧化碳排放区必须注重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的培育,产业投资和准入应注意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平衡协调,防止高碳区为调整产业结构将落后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向低碳区转移,防止以高消耗碳排放资源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确保低碳发展优势。全省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治理,目标是高碳排放区向中低碳排放区转变,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扩张性连接或负脱钩向脱钩状态转变,弱脱钩状态向强脱钩状态转变,实现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低碳化发展。
第三,强化二氧化碳减排的治理机制创新,提高节能减排的市场化约束。节能减排既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也可以选择横向的市场约束机制。我省目前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机制,市场手段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议“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先行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探索发展碳交易市场”。2010年温州市尝试了碳汇交易,在全国地级市首设碳汇基金专项,取得了初步经验。碳交易市场具有宣誓低碳理念、内化外部效应、约束刚性强化、碳资源价值化资本化、监督治理阳光化特点。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应该深入研究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适时试点和推广。浙江11市碳排放量、脱钩状态、碳足迹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运用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机制,有利于碳排放资源在区域间进行公平分配、提高碳资源使用效率和收益、对于降低节能减排成本、提升低碳发展竞争力。□
(责任编辑:石洪斌)
2013-12-21
李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教研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改革;陈宇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碳交易市场制度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编号:11BY056)。
X
A
1007-9092(2014)02-00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