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教法改革初探

2014-07-19程君年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鲑鱼一节课纪录片

程君年

(安庆市第七中学,安徽 安庆246003)

提到初中生物,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而言,就是“副科”,就是“鸡肋”。甚至很多班主任都不重视,更别提它和语数外等中考必考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差异了。然而,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学在现在的素质教育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将来的高考需要用到初中生物的知识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以及了解我们人类在地球这个生物多样性出现危机时刻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乃至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因而,作为初中生物的一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就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下面,结合这些年在实际生物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在目前的形式下应如何搞好初中生物教学。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放弃老旧过气的“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晦涩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既难于理解,又枯燥无味,这样的知识很难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八年级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就是这样的内容。那么,这样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让学生参与小制作“肘关节模型”的比赛,再通过比赛评比让学生对于关节部位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也不急于讲解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展示各自的上臂肌肉,完成一些举重和弯曲的动作,结合幻灯片了解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经过观察知道各结构的作用。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伸肘和屈肘”是怎样完成的。采用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学习热情,教学的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其次,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生物,必须把生活和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让学生通过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去接触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很有必要。 生物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自己学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 对生物进行分类,制作简单的动植物标本,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发现的生物规律拿到课堂上来交流和讨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我们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多举办一些诸如“生物标本制作大赛”“我身边的生物趣事”作文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和认真思考,进一步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实例看规律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学习其它自然科学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的宗旨。

第三,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有条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了,我们教师应多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制作一些精彩的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每一节课其实都是展示我们教师聪明才智的舞台,一堂设计精巧的生物课,可以变成让学生深深震撼的一部电影或者感人至深的舞台剧。比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教学以前,可以花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看纪录片《自然界大事件之太平洋鲑鱼回游》,通过纪录片中所展示气势恢宏场景,看到围绕鲑鱼回游过程中北美棕熊的一年守候到太平洋很多动物因为鲑鱼而进行的万里奔波以及鲑鱼历经艰难险阻回游到产卵地完成使命以后悲壮的集体死去……看完纪录片以后,老师马上提出一个问题:“太平洋鲑鱼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课堂上一定是鸦雀无声,因为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那么在学生期待的下一节生物课上你将感受到学生的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通过这部纪录片已经让学生提前学会了思考,了解了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的作用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你将感到无比的轻松。 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正确的价值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同时,教师应大胆创新,采用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来优化教学的效果,老师的创新行为对学生而言同样也有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用眼观察自然、用手改造世界,用脑思考未来这样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逐步提高他们动手动脑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鲑鱼一节课纪录片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星球传说 鲑鱼人1
星球传说 鲑鱼人2
托马斯的一节课
鲑鱼回家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