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孔子的人格冲突及其原因
2014-07-19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李 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22]
自汉代以降,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要义而权威化。而作为儒家学说的奠基者——孔子则随之被神圣化,被后世尊为“圣人”、“万世师表”。司马迁曾赞叹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①充分肯定了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崇高地位。但近代新文化运动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将孔子视为迂腐不化、阻碍文明的老朽。如果细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人格的复杂性。本文试从《论语》文本本身出发来发掘孔子的人格冲突,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孔子人格冲突在《论语》中的表现
1.孔子推崇君子风范为儒家理想人格标准,但在《阳货》章节中却有与礼相悖之处。其在《论语·阳货》中对人格修养有其严格的原则性,如:“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正义》:“尚、上义同,故二文并用。”②可见其对“礼”之重视,又如: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檄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奸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而同时孔子对当时社会的礼崩乐坏、僭越违礼现象甚为痛恶,坚决反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要求维护周天子的统治权威,如: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同时孔子特别强调为政之人当首先以“正名”为己任,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对于“正名”的重要性论述如下: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从以上几则可见孔子对于个人的修养要求之高和对于最高统治者权威的维护之忠诚。但是他却做出了违背自己所提出的原则的举动,如《论语·阳货》一则载公山弗叛主求荣并召见孔子做其幕僚,孔子甚至对此种不仁不义、违礼之人的召见动了心: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途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在《论语·颜渊》中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但从上面的情况来看他的行为却有违背仁义之处。《论语·阳货》的另一则载佛 将叛变以求自立而召见孔子,孔子再次动心:
佛 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问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 以中牟畔,子之欲往,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2.孔子对于为政者的个人修养和才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却替国君掩饰违背礼仪的丑行。
孔子曾认识到统治者的修养对于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很大影响,如: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有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同时孔子提出要想使天下大政悉归于天子,途径是“尊天子”,复周“礼”“、四方之政”等。孔子处处维护周礼,他要求为政者要处处“约之以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里仁》),还要“为礼敬,临丧哀”,只有处处克己复礼,才能使天下归于“仁”。但是孔子却替违背礼乐行为的鲁国国君掩饰: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人解释是孔子主动代君受过,为尊者讳说明其修养好。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二、孔子人格冲突之原因分析
对《论语·阳货》中孔子违背“礼”之规范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下面略进行罗列:1.孔子自己辩解道自己是为了光复周礼而“欲往”,况且自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2.李泽厚提到“:想做官干事,经不住问,只好勉强说些道理。”③3.有学者认为这说明孔子思想的灵活性。如张 认为“: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④即孔子的做法是一种权衡变通的做法。“权”与“经”对应“:权”是具体运用中的某种变通“;经”无疑是通过恪守道德规范以“体道”的方式。4.朱熹认为“:为东周,言兴周道于东方。……程子曰: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亦无不可改过之人,故欲往。”⑤也就是说作为圣人的孔子是能够经得起污浊的环境和奸邪小人的考验,而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通过恢复周礼来调整整个上层建筑的秩序。5.钱穆认为“:孔子自有一番理想与抱负,固不计用我者为谁也。然而终于不往。其欲往,见孔子之仁。其终于不往,见孔子之知。”⑥近年来研究者认为孔子欲往可见其从政之心切,而终于没去,则是基于对当时政治形势瞬息万变的考虑。⑦
以上诸种说法各有其合理之处,总结起来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孔子会出现言行不一,主要是基于他强烈的入世思想。于社会是要实现天下归于王政;于个人则是要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孔子作为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士人最质朴的想法,如在《论语·子罕》中子贡问到美玉在椟中藏该卖掉还是一直保存,并以此试探孔子是否愿意出来做官,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可见其出仕愿望之强烈。孔子也曾说过:“君子不器。”他要求作为一个儒士必须使自己拥有多方面的才能并且要在机会合适时运用于国家的治理上。作为才学、德行很高的孔子当然不愿意自己仅仅是作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老夫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周游列国正是为了将自己的思想运用于实际的治国之道上。他特别强调将自己的言语转化为行动即“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正如李泽厚所说儒家学说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理性。如孔子弟子之一子夏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本人也十分强调人的价值的实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正是这种强烈的出仕愿望,支撑着孔子周游列国,无论艰难险阻还是遭遇冷遇,始终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但不幸的是他的政治理想和积极入世的理想都遭遇了失败。⑧所以为了给自己争取一切可以出仕的机会,即使面对这些奸诈之人的召唤也愿意出仕。另一方面,因为孔子侧重社会,所以对个人的过失有时候可以原谅,所以说:“观过知仁。”孟子也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即认为只要把社会建好了,其中的个人不会不好。他侧重社会,因此常把个人受拘束于社会中,告诉弟子们:“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都是牺牲个性,以适应美的生活。⑨所以他的想法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中间由礼来平衡这一切,即自己只要严格奉行礼的要求去改造社会,那么就可以最终改造那些奸邪的小人。所以出于个人情感他欲往,而出于社会的角度他最终没能去。再一方面,鲁国为孔子的祖国,而基于侍君以敬的原则,孔子必须这样做。另外众所周知,孔子本人的出身就不好,其父母的结合是有悖于礼法的。而孔子如果对国君的婚姻过于强调合礼性,那么首先自己的出身就站不住脚。综观整部《论语》,孔子极少对婚姻关系方面的合礼性进行强调,而强调“性相近,习相远”,很重视后天人对礼仪的学习。可见他对国君在婚姻方面的掩饰既有出于礼法的必然要求,又有基于自身情况的考虑,同时也符合于他说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君子风范。
综上所述,孔子一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坚持以礼之规范要求自己,当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智规范相碰撞时,他虽然动摇,但始终坚持以“礼”为先。他的人格冲突其实是儒家“群己”观与个人理想相矛盾时个人内心矛盾挣扎的明显体现。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孔子尤其痛苦,在理想遇挫时沦落到丧家之犬的地步,甚至断粮好多天,又遇到兵戈之灾,几次危在旦夕,但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游说于诸侯之间。在晚年弟子纷纷离开的情况下,他又在孤独中独立承担起儒家经典的编纂任务。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支持着他——知其不可而为之。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947页。
② 《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③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④ (宋)朱熹:《四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⑤ (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5页。
⑥ 钱穆:《孔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页。
⑦⑧ 张伟:《从〈论语〉看孔子思想的遇挫》,《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⑨ 周予同、朱维铮、傅杰:《论语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