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访华,不一样的“第七次”
2014-07-18侯隽
侯隽
逛农贸市场买郫县豆瓣、向川菜大厨学习做宫保鸡丁、与清华学生热议世界杯、签订数十亿欧元的经贸大单……尽管被习惯地称作“经贸之旅”,但默克尔访华的各种“不务正业”,不仅早已超出经贸范畴,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伴随着默克尔第七次访华,中德关系正在迈入多元化、多维度的新黄金十年。
“女版勒夫”和她的豪华阵容
德国在华企业逾8200家,累计投资超200亿美元
世界杯期间,无处不足球。
德国总理默克尔率团访华,德国足球队在主教练勒夫带领下一路闯关杀进决赛;有网友把二者联系起来,称默克尔是“女版勒夫”:“勒夫率领穆勒、克洛泽、厄奇尔、博阿滕等超级巨星征战世界杯;默克尔率领德国众多商界巨子出访中国,都是国家队,一个踢足球,一个谈生意。”
7月5日—8日,60岁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完成了任期9年之内第七次访华。“默克尔这次访华真是做足了准备,本次随行的企业家代表比德国世界杯阵容还豪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金灿荣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感慨。
此次默克尔带来的访华商业代表团成员可谓是将德国商界精英一网打尽, 其中包括空客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托马斯·恩德斯、汉莎集团CEO卡斯滕·施波尔、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乔·克泽尔、大众汽车公司CEO马丁·温特科恩和德意志银行CEO于尔根·非辰等大名鼎鼎的德国商界人物。
能够吸引这些商界巨头们前来的原因不仅因为随元首出访的荣光,而且因为中国市场在他们各自的商业版图中占重要地位。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德国连续30多年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德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是1972年两国建交时的580倍,中德双边贸易自2009年起已连续5年占中欧贸易的三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对华出口中一半来自德国,自华进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国;中国自欧盟的技术引进有四成来自德国;德国对华投资占欧盟对华投资的四分之一。尤其令人吃惊的是,目前德国在华企业达8200多家,累计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
默克尔访华第一天,便来到位于成都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亲自试乘了该公司生产的新款捷达汽车,参观了公司总装基本技能训练中心和新捷达生产线,并与公司员工进行了交流。
之后,根据大众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一份声明显示,该公司将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合作,投资20亿欧元在中国东部城市青岛和北部城市天津建设工厂。大众还称,中国已成为该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今年前5个月在中国共售出了150万辆车,比去年同期增长17.7%。
“中国是我们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市场,我不认为在中国的投资有任何风险!” 陪同默克尔访华的大众CEO文德恩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和他同样喜悦的还有空客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托马斯·恩德斯。《中国经济周刊》从空客集团了解到,空客集团与中国公司签订了出售100架直升机(价值3亿欧元)用于民用的协议,其中50架交付给白云通用航空公司,50架交付给新美集团;同样,汉莎航空与中国国航继续扩大合作,就成立合资企业签订了意向书;此外,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许诺,中国将成为2015年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Cebit)的主宾国。
“中国和德国之间经贸往来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突破,是因为两国之间经贸互补性极强。中国市场有巨大的空间和成长能力,德国是技术输出大国,尤其在欧债危机之后德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销售市场。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之际,则希望获得德国的技术和知识,以创新方式来实现本国经济的现代化。”金灿荣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中国西部发展的“德国机会”
城镇化建设和新丝路战略衍生15万亿商机
“德国不仅关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也关注快速崛起的中国西部发展,四川和德国东部有很多相同点,特别是有推进城镇化的后发优势,有机会运用交通、住房、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来实现更具持续性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德国愿助力四川‘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希望川德企业界加强合作,让四川的新型城镇化不仅着眼于未来十年、二十年,还有更远的未来。” 默克尔出席“中国(四川)—德国新型城镇化合作论坛”致辞说。
有专家说,默克尔之所以把成都作为访问的第一站,绝不是奔着四川活色生香的美食,她看中的是中国西南的新商机。
根据德国驻四川领事馆的统计,迄今已有约160家德国企业在总领馆领区(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内投资,截至2013年底,仅在四川就有83家德国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达到10亿美元,而在10年前,落户西南的德企仅仅是个位数,增长态势可谓“惊人”。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增速看,可谓西高东低,一方面是国家利好政策开发中西部,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劳动力低廉,产业集中,从2007年以后就呈井喷式爆发。德国汽车产业突出,引领趋势,智能绿色发展,中方有需求,德方有资本和技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城镇化专家陈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释放西部潜力的信号让德方领导人就深化双边关系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根据规划,中国西部地区在2020年将有1亿人口进入城市,但不同于当年东南沿海发展初始时期的粗放式制造业引资,西部的发展是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考虑绿色产业和环保相关的制造业,并且还要依据当地特色。“10年1亿人口城镇化,意味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都要配套进行,摊在每个人身上将会是15万~20万的投资建设,总体量是15万亿的商机。而德国政府尤其是默克尔一直力推‘工业4.0’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这和中国的新四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和信息化战略相结合,将为经贸合作升级提供源源动力。中国西部城镇化蕴含15万亿的商机,将为双方在节能环保、交通、高端制造业、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找到新的合作平台。”陈耀说。
而另一个更为利好的消息则是交通的区位优势。
2013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了成都至德国法兰克福的直飞航线;新的铁路货运通道——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以及成都至波兰罗兹(蓉欧)的陆上通道,都将对双边贸易和互相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渝新欧铁路长约1.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已经被喻为“新丝绸之路”,其运输里程比传统的海上集装箱运输节省一万公里,每周都有一班列车从西部驶向德国。毫无疑问,它大大改变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运输局面,对中德经贸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柔和的默克尔外交style
法国人叫她“不夫人”, 德国人称她“老母亲”
“我从来没有当过男人,不知道男女总理怎么去区分,不知道怎么能说出他们的不一样。”访华最后一天,默克尔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幽默引来一片笑声。
默克尔的多年老朋友温德林这样评价:“有点铁娘子的风格,又时常显现着一份平淡。”而《默克尔传记》作者戈尔德朗古特则如此形容默克尔:“她很低调,总有自己的坚持,一般人很难读懂她,认为她是个谜。”
虽然外媒多次把默克尔和希拉里放在一起比较,但是默克尔已经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执政德国战车已经走向第九个年头,已经超过当年的铁娘子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在清华发表完演讲时,默克尔这样介绍起去年大选的经历。“去年大选,有更多的女性来选择我,要比男性选择我的更多。”默克尔不无自豪地说,“这说明我所做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使我的国家欣欣向荣。”
在德国,默克尔有着很多绰号,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伯乐——科尔和蔼地称她为“女孩”;当她第一次竞选总理时,有人将她称作“铁娘子”,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她在欧元危机期间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则为她赢得了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被称为铁血宰相)的别称;而法国人却喜欢叫她“不夫人”。不过,对多数德国人来说,他们最喜欢的称呼只有一个:Mutti,旧式德语中对老母亲的称谓。在德国人看来,Mutti就是照顾你的那个人,在你不安的时候给你做好吃的、在你害怕的时候握住你的手。
和其他政治家不同,默克尔来自东德,曾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22日,她正式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性联邦总理,成为两德统一后首位出身于前东德地区的联邦总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默克尔执政风格很稳定,有意识形态但不被意识形态绑架,出身于东德科学院,工作能力很强,性格平稳;在坚持原则中不断变通,倔强但是方式非常柔和。
多元立体的新中德黄金十年
确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丰富中德两国交往架构
“没有哪个欧洲人像安格拉·默克尔那样对中国如此重要。也没有哪位欧洲同事像她那样如此频繁地访问中国。” 德国《商报》网站7月5日刊发题为《危机外交、创新和法治国家》的报道称,对默克尔来说,中德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她想维护德国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地位,紧跟美国在亚洲的行动,并加强德国作为大国间协调者的角色。
2014年刚刚过半,默克尔就三次会晤中国领导人,其中包括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德国。外交官们说,这种“史无前例的频率”传递着中国和德国在贸易黄金十年后要向前更深一步发展。
事实上,德国在默克尔的领导下正在经历经济最高速的繁荣时期,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默克尔此次访华的另一个成果,就是中德两国领导人达成协议,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将2015年定位于“中德创新合作年”,这其中的价值不亚于甚至高于贸易大单,将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大幕。
中国和德国在传统合作领域实现了高水平合作后,正走向一个多维度的更高水平的合作,包括在国际政治领域进行探索。”金灿荣向记者表示。
也许,中德下一个黄金十年正如德国《新德意志报》的标题那样:以中国的方式“走向西部”。
默克尔的前六次访华
第一次访华
2006年5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中德双方签署了19份双边合作文件。
第二次访华
2007年8月,默克尔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2007至2010年德国在华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开幕式。2007年恰逢中德建交三十五周年。德国方面在中国举行为期三年的“德中同行”系列活动,这是德国在国外举办的范围最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展示活动。默克尔为此专门到南京,出席这个活动的开幕式。
第三次访华
2008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华也被视为默克尔修复奥运会后中德关系之旅。
第四次访华
2010年7月15日至18日,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默克尔得到了中方的高规格接待,不仅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会见,还在两天内同温家宝分别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会见。中德双方发布了外交礼仪中级别甚高的公报——《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公报》,中德双方还决定,“建立能源和环境合作伙伴关系”。
第五次访华
2012年2月2日,默克尔总理第五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默克尔表示德中关系有三大标志:文化领域的合作、政府间磋商和经济关系。
第六次访华
2012年8月30日至31日,默克尔对中国进行第六次正式访问。在欧洲债务危机症结难解之际,中德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成为外界关注焦点。默克尔此次访华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来是要加强中德关系,二来是要在欧债危机上与中国充分交换意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中欧贸易负增长的局面,中德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都在增加,两国加强经贸合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