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视域中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
2014-07-18李香善
李 香 善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浅析文化视域中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
李 香 善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质上是一种大系统的文化教育,针对高校文化的类型和传递形式的特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大文化教育观、实践教育观、开放教育观和动态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高校文化;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机联系;教育观念
一、“高校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所谓高校文化,是指以高校为范围,以高校主体为对象探讨其文化构成、性质和特点的科学。作为文化学的分支,高校文化特点十分鲜明。
第一,文化多样性特点突出。表现为文化主体的多样性,既包括接受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又包括个性基本成熟、力求理性务实的中年教师,还包括两鬓斑白、知识权威的老教师;表现为范围的多样性,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灌输教育,又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西方文化的批判继承;表现为影响形式的多样性,既包括盲目被动的,又包括半推半就的和主动自觉的。以上表明,高校文化是具体的、多样的,并不是单一的、笼统的和抽象的。而高校文化的这种多样性鲜明地蕴含在文化主体中,形成两代人之间的文化落差。这种落差的形成,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既不能归咎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的差异”。[1]也就是说,高校文化落差就在于文化传递的内在机制的差异,并不在于政治背景、社会的不同和主体生物性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从宏观上看受到社会、政治等大背景因素的影响,但从微观上看,这些因素都深层次地反映到单个主体乃至社会群体则是一种文化的烙印和积淀。所以,抹平文化落差、忽视生物性差异,光靠强硬的社会政治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研究文化本身的特点和传递规律。
第二,文化门类全面性特点显著。高校文化囊括了反映人类历史的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等文化类型。所谓前喻文化,指的是早期前辈于劳作和生活经验积累、社会阅历基础上创造的文化,晚辈要向前辈学习,其文化的传递表现出承袭性、接受性特征。前喻文化进入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后,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前辈所承载的知识和经验,逐渐消减了原有的权威和意义,单纯的“知识复制”在新的文化视域中已不能找到其生存的土壤,这对文化发展思维提出了新视角。所谓并喻文化,指的是前辈与晚辈的学习均在同辈人之间发生。文化传承形式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的文化吸收,或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现象经常是同时发生,相辅相成的,表现出冲突性、并列性特征。所谓后喻文化是指前辈倒过来向晚辈学习。后喻文化完全不同于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如果说后喻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发展和未来,那么前喻文化、并喻文化的社会基础则是继承和存在,表现出反向性、前进性特征。由此可见,高校文化门类全面,既有前喻性的老年文化,也有并喻性的同辈文化,但更多的是后喻性的青年文化。因此,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怎样将文化的发展性与文化的继承性有机结合统一起来。高校文化面对多元文化模式,更深入地研究其文化传递特点和文化的交叉现象,探讨有效的高校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状
恩格斯认为,哲学理论教育是一切知识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忽视了理论教育,轻则误国误民,重则将不复存在。高校乃育人之摇篮,它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之场所,更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培养阶段的地方。显然,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高校,对人的培养取向不尽相同亦或大相径庭,这取决于执政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高校只能、也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广泛地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等多门学科有机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并发展于实践,随着时代嬗变,其本身也是一个逐步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高校理直气壮地进行宣传,树德育人,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百年树人,教育为本。人的教育包括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而素质教育又最为关键。人的培养是相当复杂,也是相当精细的一个系统工程。人与人不同,代与代有异,要真正做到情理相融、躬身实践、言传身教,工作做细做实,输送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优秀人才,非一朝一夕、亦非一人一代之事,而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积极参与。我们曾对不同年级的三个班做过一个调查,可反映出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定现状(见表1):
表1 学生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看法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第一栏对是否需要进行理论教育,三个班作肯定回答的分别占班级人数的84.3%、87.8%、89.6%,作否定回答的只分别占6.2%、4.8%、10.3%,说明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持赞成态度的。第四栏则更明显地反映出学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理论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完善有着积极作用。这两点可以说是搞好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已经并将继续在人才的培养上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2.虽然加强高校理论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从表中第三栏则可以看出,有少数学生对教师本身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三个班的比例各约占12.2%、14.6%、10.3%。这充分说明我们教师的理论素质和言行亟待提高和统一。否则,难免出现“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进而趑趄”的局面。试想,教师不信不懂的理论又怎能叫学生弄通弄懂?
3.学生对教育形式不满意的居多,认为学校的理论教育形式单调,多是一味单向的强迫的“填鸭式”教育,缺乏双向交流和灵活多样,同时学生也认为,要搞好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加强配套教育,三个班有此种呼声的比例是93.7%、85.3%、93.1%。这说明青年学生知识面狭窄,而要了解反映一定时代的理论,必须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历史背景知识。因此,我们认为,在高校有必要进行世界近现代史教育。此外,让学生有选择地选修“国际工运史”以及“西方哲学”、“西方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高校文化”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机联系
高校既是文化最繁杂的地方,也是知识分子聚集区。只有熟悉和掌握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才不会陷入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的境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所下定义是否正确……取决于作为他的出发点的理解的性质,取决于产生这些理解的观点。”[2]这里,黑格尔所谓的“出发点的理解”可能是单个主体具有的,也可能是某社会群体或者说某一社会层次具有的,后者就称为某种社会心理并集中表现为代心理差异与认同。一种理论、思想文化的接受往往是以接受者的自身需要和理解为前提的。那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的文化结构、特点和取向,孤立地去向受教育者强行地灌输一种理论教育的方式是有碍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教育总是在文化的“开放系统”中主体通过外界的刺激作出应答意义的“反应”,但这个“反应”不是被动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文化需要特点和取向作出主动或创造性的“反应”。
基于此,我们能够形成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大系统的文化教育。既为文化教育,则其不仅要给大学生传授高度概括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讲清这一新的文化思维的来源、特征、走向,以使大学生触类旁通,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力求拓宽大学生文化视野,而非囿于一种封闭的文化系统内“坐以待学”。毛泽东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让大学生在比较中去学习、去体会、去认同,这样既可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柏,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积极地预防错误文化思潮的侵蚀。那么,在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从学术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既是文化学学科群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工作者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和剖析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认识,使我们得以更为充分地把握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律,深入探讨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功能,不断增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学科意识。
第二,文化的变迁不能完全用环境变化来阐释。从文化发展史来看,人类文化经历了从自然文化到社会文化,再到现代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总是双重的,既表现为人们对某一理论的取舍上,又深刻地寓于人们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所以,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来说,对高校文化主题变向和思想理论演变的探讨尤其重要。高校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从“历史感”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既要发挥对于文化选择、文化变迁、文化融合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发挥在不同文化形态中文化传递、文化构成中的作用,注重挖掘高校文化广阔的传播市场,力求使高校理论课教育更有深度,更具体、更生动。
第三,理论教育与文化认同的根本是实践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研究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客观条件,即研究人们所处的环境。只有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人们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能够能动地改造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按范围划分,有大环境和小环境;按状态划分,有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对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如果把它完全封闭起来,即完全禁绝思想信息的交流和行为的交换,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特别是高校学生不接触社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他们就不能吸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所以,环境影响人的发展方向。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是服务于实践,脱离实践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当今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就是空谈。要让大学生去感受热血沸腾的生活,走出“书斋”和“象牙之塔”。
四、厘清理念与落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我们认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要搞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就必须厘清以下理念:(1)大文化教育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只有深入探讨高校文化,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各种文化类型传递的特点,才能真正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入心入脑;(2)实践教育观。教育是传递思想、文化、经验以使人社会化的手段,仅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我们绝不可“为学术而学术”、“为教育而教育”,须破除“大学之门,工农莫入”的传统观念,将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人的培养上;(3)开放教育观。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各个领域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大大扩大了社会的开放性教育,高校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开放的大舞台,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高校政治理论课要面向实际、面向社会,更要面对不同甚至相左的各种理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只有不囿于旧有的理论知识、不封闭于学校,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4](4)动态教育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其表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不是僵死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所以,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必须做到从静态构建向动态构建的转变。黑格尔认为,“真理本质上是一过程”。[5]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是活生生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行为形成的心理过程,即以个人的情感、意志来体验后实现思想和行为的变化的心智活动,其中个人的内心体验是心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道德的容器”、“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其思维、心理,有自主意志与选择能力的主体,所以,他们会有理性的认同,并遵从社会价值和各种社会规范。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为引导学生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智育,它既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又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又要导之以行。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没有行为引导,没有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就难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义。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都处在不断改革、广泛渗透发展之中。面对迅速、全面发展的社会,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也要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我们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功能、方法等各方面不断更新、扩展、创新并形成新的理论与方法。
高校文化落差大,具有丰富多样性。因此,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注重接触、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结合各文化主体的不同特征,通过灵活多样的“对话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纳入交叉传授和“互动教学”的层次上,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兴趣动态、心理特点的深入研究,形成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教学模式与结构。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不惟持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6]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与此同时,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高校文化的感染和传递的“从众性”趋向这一心理特点,创造条件,激励大学生参与考察和社会实践。
综上所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与高校文化密切相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内外衔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尤其要章先垂范,担负起历史使命。
[1]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中译本)[M].郑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 哲学百科全书(第一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4.
[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责任编校:洛冰]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fered 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 Xiang-sha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fered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should be defined as large-scaled systematic culture education. Various university cultures and ways of transmitting require the educators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outlooks on large-scaled culture education, on practical, open and dynamic education. And the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ntinuously explored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university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ganic relation; outlook on education
G643.1
A
1009-3311(2014)05-0119-05
2014-05-30
李香善(1963—),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