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构主义对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影响
2014-07-18梁洪岩朱蕾陈霄燕
梁洪岩,朱蕾,陈霄燕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中心地位。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应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最近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听说情况的调查和学生反馈,大学英语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语言基础方面的问题
很多学生中学时代几乎没有英语口语课,多数学生都听不懂英美人士说话,听力基础的薄弱也严重影响了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
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口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别,课上还是教师作为主角,没有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口语训练时间。
3.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在听说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害怕说错了被嘲笑。如果学生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不及时得到纠正,就会慢慢演变为对英语口语的恐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三、“龙外”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针对以往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种种弊端,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从2007年以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多次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与实践,概括起来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
课内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与听说课程,共开设6学时/周。着重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课外,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大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朗诵大赛等各类竞赛以及丰富的英语社区等活动。
第二阶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
经过调查与论证,我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并逐步实施。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情况进行分级教学,开设零起点班,普通班、试点班和实验班。
(1)制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课程沿用课内及课外两大模块,课内每周安排6课时,其中读写课程2课时,实践课2学时,听说2课时。
(2)制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考核方案》,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由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第二课堂活动、网络作业和平时作业、口语、等五部分给出。
本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1)参加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在各项英语相关赛事的参赛成绩也有了很大地提高,无论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大赛还是朗诵大赛都取得了喜人的收获。
(2)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先后成功申报多项省级和院级课题,同时有多位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及研究论文多篇,为进一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2009年9月至今
结合前两个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将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实际水平、岗位需求等进行综合考量后,突破试点班的小范围教学改革,制定“龙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并推广至全院。方案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课内学习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方面,引进蓝鸽语言学习平台,新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等,制定“龙外”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方案,利用平台资源,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布置网络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所学知识的自选性、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课内学习把听说能力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通过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之体会并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在建构主义的启发下,我院从新生入学的语音听力强化月,直至提高阶段课程的开设,构建一个以“听说先行,能力并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体现为:1)通过大学英语听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听说能力;2)通过课程实践,形成一支中外教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促使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有特色、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3)促使大学英语课程与学生专业充分结合,形成“专业+特色”的提高课程群组,将课堂教学融入职业、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教学活动以岗位要求定标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结论:
建构主义更科学的摆正了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龙外”应用该理论进行的教学实践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证明建构主义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观念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希望广大公外教师能在教改的推进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要求,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J]严明,2009(1):12~14
[2]戴劲.影视字幕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5(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