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选修课融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4-07-18熊甦
熊甦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一、概述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中融入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特别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人文知识,人文情怀,缺失了形象思维的熏陶和训练,致使在就业招聘会及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种种问题都集中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意识到,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如何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公共选修课教学中,以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品质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了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一再强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视。
二、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界一个常说常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热情和实践兴趣仍然与日俱增。主要是立足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对不同类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效果与问题进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对素质、素质教育、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初步研究。
总之,通过十年的素质教育,加深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认识,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付诸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获取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个人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教育目前所倡导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外教育部门极其重视的领域。上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了“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内涵、“双元制”的培训模式,在职业能力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姜大源,1996)。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就开始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s)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现已形成十分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目前,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核心技能: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几乎包含在英国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黄日强,黄勇明2004;邵艾群,2010)。而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行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劳工部获取技能部长委员会(SCANS)提出,为明天准备的劳动者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拥有五种基础能力。所谓五个基本能力,即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关于美国2000年的报告》,2000)。199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教育部发表了《义务教育和培训后青年人的参与》的报告,培养核心技能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综观国内外对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岗能力培养的举措,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其生命力将伴随一个职业人士的一生,对提升我国技能人才的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在日新月异的高职教育发展中,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建设,才能在社会发展及职业规划中获得更大成功。
三、开课思路
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我国的高职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高职课程经过几年的改革,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潮。新时期我们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国情、区情、校情开设公共选修课,融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断培养出受社会欢迎、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公共选修课具备趣味性强、时间短、见效快、实用性大等显著优势,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展职业核心能力的选修课,用“短时、高效”的公共选修课打造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平台。对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课程设置目标
1、探索开设公共选修课打造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的新路子。
2、构建“兴趣+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公共选修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达到“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共赢目标。学生成长:培养具有人格国格的,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教师提高: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学校发展:成功的素质教育,良好的课程体系,可以塑造学校品牌形象。
二)案例简述
1、以我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西文化习俗对比》为例,这门课很好地融合了职业沟通、团队合作、礼仪训练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既能更深入了解公共英语基础课程的文化背景知识,又能在强烈的兴趣中获得不同语言文化的习俗差异、礼仪差异知识,培养沟通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世界各地来华访问的外国人与日俱增,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从事商务活动、探亲、旅游,亲身接触异国文化环境中的人和事。在跨国度、跨文化的频繁交往中,中西方因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会在实际的交际中出现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会导致交流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作为国际交流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应该初步掌握一些中外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中西文化习俗对比》正是这样一门用多媒体多方面呈现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介绍西方文化的异同及文化习俗礼仪的课程。它与学生多年英语学习的西方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探索中西文化习俗的异同。既能帮助学习者确立跨文化意识、熟悉跨文化交际策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以我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为例,信息处理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000年5月26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启动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简称ITAT教育工程)”这一项目。这是一项面向全国的普及性实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主要面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希望学生通过培训,掌握就业必备的IT知识与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核心竞争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这门选修课的开设能方便授课教师和学生紧密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扩展、更新培训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最流行的IT技术。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训练,注重职业化的工作方法和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的培养,学生实训结束后,推荐参加全国ITAT教育工程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通过认证考试的学员,可以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ITAT技能认证证书,帮助学生建立满足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方向。
3、以我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英语视听说》为例,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和个人文化内涵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开发学生自我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场交际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大赛为依托,以模拟学生参加校园英语戏剧小品比赛的准备过程为任务,通过仿说、仿唱、仿演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音乐鉴赏力和肢体语言表现力,可操作性较强,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并排演一台完整的小型英语晚会,并最终形成DVD视频展示。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现欲,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新策划、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达到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又兼顾学生协作创新能力和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
四、结语
公共选修课倡导“兴趣+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性与合作性的结合,增强趣味性,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趣味课堂中不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加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获得。
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是公共选修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公共课的设置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思,在思考中提升其社会适岗能力,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邵艾群:《英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0,(2)
[4]姜大源:《国人眼中的中德合作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管理浅析》[J].《德国研究》1996(3)
[5]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