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重新认识“世纪”和“年代”的问题
2014-07-18张铁民
张铁民
(辽宁省营口市委党校,辽宁营口115003)
笔者长期思考一个问题但一直没有形成文字的东西,这就是关于“世纪”和“年代”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令笔者十分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却被弄得一塌糊涂,长期以来困惑着人们。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一些重新认识,澄清一些过去的认识误区。
一、误区和困惑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从公元纪年开始,已经走过了20个世纪,现在是第21个世纪。每个世纪是100年。这是没有疑问的,也是没有争议的。而每个世纪的100年,又分为10个10年,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也是笔者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每个世纪的100年,又分为10个10年,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按照这种推算,每个世纪就应该包括10个年代。然而,按照我们过去(只以20世纪为例)的提法,却只有9个年代,生生地丢失了一个年代,丢掉了10年。丢掉了哪10年呢?丢掉了1901年到1910年(按照过去的算法,实际上丢掉了1900年到1909年这10年,因为1910年就已经算一十年代了。)那么这10年到底应该称为什么年代呢?实际上我们没有任何称谓,如果按照我们的提法诸如“一十年代(1910年至1919年)”、“二十年代(1920年至1929年)”、“三十年代(1930年至1939年)”来推演,1900年至1909年这10年,应该称为“零十年代”,但是,这样的称谓简直不伦不类。这就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困惑。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下这样的结论:过去关于”年代”的算法和称谓是完全错误的。
二、对“年代”问题的正确算法和称谓
笔者认为,对“年代”的正确算法,也应该参照对“世纪”的算法。比如:第一世纪是公元1年至公元100年;第二世纪是公元101年至公元200年。以此类推到近两个世纪,十九世纪就应该是1801年至1900年;二十世纪就应该是1901年至2000年。大家看一看,十九世纪的100年,都是18××年,而不是19××年,只有最后一年才是1900年;二十世纪的100年也是一样,都是19××年,而不是20××年,只有最后一年才是2000年。既然“世纪”的算法都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年代”的算法却反其道而行之呢?比如,只要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表示“世纪”的不是20而是19,但表示“年代”的却必须是3×,也就是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表示,不仅丢掉了10年,而且从零年算起也不科学。
所以笔者的算法是:每个世纪的100年,分为10个年代,要从第一年算起,第一个10年,就是一十年代;第二个10年,就是二十年代;……第九个10年,就是九十年代;那么第十个10年,就应该称为十十年代。(九十年代,是第九个10年的意思,那么,顾名思义,十十年代,就是第十个10年的意思。这就好比第一个五年规划被称为一五规划,第十个五年规划被称为十五规划一样。)按照这样的思路推算,我们以20世纪为例,从1901年到2000年这100年,“年代”的表示如下:一十年代(1901年至1910年);二十年代(1911年至1920年);三十年代(1921年至1930年);四十年代(1931年至1940年);五十年代(1941年至1950年);六十年代(1951年至1960年);七十年代(1961年至1970年);八十年代(1971年至1980年);九十年代(1981年至1990年);十十年代(1991年至2000年)。
以此类推,我们现在21世纪的一十年代(2001年至2010年)已经过去,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2011年至2020)的第四年。
由于“年代”问题的错误,也差点酿成“世纪”问题的错误。比如,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在2000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宣称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其实2000年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2001年才是二十一世纪的开端之年。好在后来我们国家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认识和提法。
三、反思
这种关于“年代”问题的错误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不去做专门探讨。我们需要反思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一个人对此问题提出过疑问,建议纠正呢?我们历代的专家学者都去做什么了呢?为什么让这个错误的算法流传了这么多年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专家学者们不去探讨和纠正关于“年代”问题的错误,绝不是他们没有看出这个问题的错误,因为就连笔者这样的一般学者早在青年学生时代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了,何况那些国家级的知名学者呢,怎么可能人人都看不出这个错误?所以,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对党和国家(即所谓民间说的官方)的盲从,不敢对此问题轻易进行探讨。可能是因为,关于“年代”的问题,某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这样说的,可谓千篇一律,万口一词,大人物尚且如此说,所以小人物就不敢轻易地去探讨,更谈不上去纠正。比如,笔者还清楚地记得,1970年的元旦社论(是两报一刊社论: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题目就是“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此外还有一些惯常的提法,诸如三十年代的电影《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等等。有人说这些提法都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心里了,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不宜改正。但是笔者却认为,这个问题不改正,危害极大。我们不能给历史留下半点瑕疵,那样,我们怎么向我们的后代交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重新认识“世纪”和“年代”问题,把过去长期形成的不正确的算法和称谓纠正过来。在此问题上,要敢于挑战权威,要敢于打破习俗,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这就是笔者的观点,希望能够得到各方面人士的认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