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富强梦
2014-07-18马勇
◎ 马勇
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富强梦
◎ 马勇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数千年农业文明长时期独占鳌头,引领世界。然而自从西方新社会生产力出现后,中国就面临一个选择,即怎样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的工业、商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觉醒
中国接纳西方近代工业和商业文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其实都不是问题。但是明清两代政府确实没有主动接纳西方,重构文明。中国在犹豫中徘徊,错过了很多时机,直至经受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中国方才痛定思痛,学习西方,寻求富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国防,从而兴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梦,是两千年农业文明的最初觉醒。
从世界现代化史这个角度进行观察,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觉醒,无疑是世界现代化盛宴上的迟到者,因而中国自现代化起步后,就没有常态国家的从容潇洒,处处显得焦虑,显得恐慌。为了尽早实现富国强兵战略目标,中国在那几十年,集中一切资源,建造坚船利炮,提升国家力量。应该承认,中国在那个时候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
洋务新政涉及内容非常庞杂,从军事起步,追求强军、强兵,这是因为中国在与英法两国达成和解之后,所面对的困境就是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权衡利弊后的清廷统治者在1861年初拒绝了列强的援手,下决心亲自动手剿灭。这是一个历史性契机,有此需要方才有后来的坚船利炮和洋务新政。
太平天国为曾国藩、李鸿章提供了机会,他们根据朝廷的指示,接受外国人赠送的新式武器,接纳自愿效力的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外国人、外国武器亲密接触过程中,慢慢发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和好处。
此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向西方购买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的同时,也尝试着模仿西方,不仅制造出了自己的洋枪洋炮,还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台蒸汽机。
寻求富强
清政府在自主制造新式武器的同时,也意识到海洋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于是创制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不仅为中国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军种,而且对中国政治边疆的扩展意义重大。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相继成军入列,极大改变了中国在远东和世界的地位,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现代海军的建设,让清政府尝到了现代化的好处,渐渐地,洋务新政由先前一味强军强兵向求富转型,“寻求富强”渐渐具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
在求富主题下,洋务新政集中国家力量创办了开平煤矿、汉阳钢铁厂、轮船招商局。应该说,这些主导型产业为中国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规范了后世中国经济地图,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
应该说洋务新政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三十年,中国构建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现代银行、现代金融、现代邮政、现代教育、现代军队、现代交通、现代工业等,或者是全新闪亮登场,带来变化、惊喜,或者彻底改造了旧的经济体系,取代了旧的钱庄、旧的驿站等。中国在那个时代与世界距离渐渐拉近,许多成就甚至影响到了今天。
汉阳铁厂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的,它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甲午战争之后的反思
然而,让后世中国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此有生气的“洋务新政”,为什么却在甲午战争中不敌东邻岛国日本,而当时日本的人口、资源、文化积淀,无论哪一方面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洋务三十年的成就黯然失色呢?
如前所述,洋务新政三十多年确实改变了中国,近代化工业基础确实逐渐成型,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即中国资产阶级也在缓慢成长,中国的政治架构尤其是法律制度经过三十年调适,也在向世界靠拢。应该说,一个全新的中国可期,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但是,就在中国按照自己的规则按部就班前行时,士大夫阶层渐渐觉得中国已经了不起,认为三十年前各国列强都欺负中国,而现在正是复仇之时,于是他们发誓要像列祖列宗那样开疆拓土,弘扬国威。从此,洋务运动改变了韬光养晦稳步发展的既定政策,为了朝鲜的前途而与日本大打出手。短短几个月,清军原形毕露,大清国“同光中兴”的神话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洋务新政”期间,中国的高速发展却依然不敌同期的日本,战争结束后中国人痛定思痛,以为都是先前“中体西用”惹的祸。因为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转身向西,脱亚入欧,没有像日本那样追慕西方,没有在远东建设一个“西方强国”的企图和勇气。于是,中国在1895年不期然改变先前几十年发展方略,转身向东,追随日本,进入“维新时代”。此后,维新、新政、君宪、宪政、再君宪,不一而足,其实都是亦步亦趋模仿日本。
根据清廷在1860年代确定“中体西用”路径时的看法,中国之所以不必像日本那样转身向西,全盘西化,脱亚入欧,并不是中国不愿学习西方,而是因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政治架构,中国所缺在近代科学技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中国没有适时跟上。所以,中国不需要在政治架构上大动干戈,中国的未来发展只需要做加法,不需要或者说很少需要做减法。中国应该增加自己文明形态中所不具有的西方元素,但中国没有必要像日本那样与传统诀别,从头开始。
中体西用的理由在那时是充足的,中国人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充满自信,所以当日本使者1870年代向中国传递明治维新的思路和做法时,中国人并不认为日本的做法值得仿效。
然而,为什么经过一场并非毁灭性的甲午战争,中国人就不再认同先前道路、理论和体制呢?大致说来,原因在于清廷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楚洋务新政的真正内涵。
洋务新政不论具有怎样的中国特色,就其根本目标而言,就是回应西方,与世界一致。中国没有从一开始就转身向西,没有“休克疗法”,没有先进行政治改革,重建制度,再发展经济和科技,而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用加法,迅速增加中国的物质财富,用国家资本主义力量迅速拉近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早在1880年代,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崛起之时,他们已经认识世界,知道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体制,知道民主制度、议院制度,知道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当此时,清廷如果有意识释放对社会的管控,有意识释放言论空间,有意识释放对资本的管制,有意识在国家资本主义之外培植更多的非国家资本主义。换言之,1895年走向维新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方面的创新举措,如果在洋务时期都能得到尝试和自由发展,那么可以相信,由清廷主导的洋务新政才有真正意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当三十年洋务没有经得起甲午战争考验之后,人们不是对先前道路给予理性反省、善意同情,肯定其成功与意义,找到不足,设法弥补,而是弃之若敝屣,一切归零,重新开始。这是非常可惜的。
从现在的眼光看,洋务新政确立的中体西用富强道路并不错,清廷如果在那个时候明白告诉知识分子,中国的事情必须一步一步走,中国不会拒绝一切好东西,中国不会不接受西方的体制、思想和道路。中国从黄河一隅走到今天的四至,就是因为包容,因为吸纳,因为不拒绝外来文明。
其实,清廷当年已经这样做了。清廷在宣布中体西用后,并没有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并没有真的只变其末不变其本。中国自1870年代开始,也吸收了不少西方思想,乃至法律、体制,西学之用的范围有无限度扩大的趋势。只是清廷统治者不愿这样说,以为只有坚守祖宗老路才是中国正路,于是等到甲午战争结束,没有人旧话重提,继续进行,而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弃旧图新,从头开始。这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最大的不经济,是对国家不负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