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
2014-07-17刘颖
刘颖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发展迅速,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又为大学打开了一扇更大的教育之窗。它必将带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带来教育方式的转变,也必将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MOOC发展历程机遇挑战一、MOOC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MOOC这一术语由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提出,2008年用于西门思和斯蒂芬•唐尼斯(Stephen Downes)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
虽然大量公开免费线上教学课程是2000年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概念,但其理论基础深植于资讯时代之前,最远可追溯至1960年代。1961年4月22日,巴克敏斯特•富勒针对教育科技的工业化规模发表了一个演讲。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向史丹福研究中心提出一个研究“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并在其中强调使用电脑辅助学习的可能性。在此计划书里,恩格尔巴特提倡电脑个人化,并解释使用个人电脑搭配电脑间的网络为何将造成巨大、扩及世界规模的交换资讯潮。
2007年8月,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也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原型,一个开放给全球有兴趣学习的人来参与的研究生课程。在成为开放课程之前,这门课本来只有5个研究生选修,后来变成有50个来自8个国家的学生选修。
2011年秋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重大突破,超过160000人透过赛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识实验室(现称Udacity)参与索恩和彼得•诺威格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
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
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是第一所与Coursera达成合作协议的新加坡大学。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会先通过该公司平台推出量子物理学和古典音乐创作的课程。
自此,MOOC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是开放教育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正在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
二、MOOC的优势与劣势
1.MOOC的优势
(1)MOOC既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又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
平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是MOOC几个最重要的元素,这些元素通过互动相互联系起来。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师对整个课程做出安排、授课讲解知识,学生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学生对老师的测试、作业等要求做出回应,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MOOC的平台大大提升了师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比如,教师只管按照科学的体系传递知识,但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进度接收学习这些知识;部分测试题目平台可以代替教师给出评价,省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在课后参与讨论,从论坛中充分了解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在后续的课程中做出反应,某些课程专门开辟了“答疑时间”环节,每节课都有一段老师针对论坛中学生提得最多的问题进行解答的视频。
授课教师将许多课程内容嵌入到课程平台上,他们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反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小测试、作业、查看帮助、进行模拟实验、撰写课程Wiki,这些也都是在与平台进行交互。MOOC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学习者在使用平台时就像在与真人交流,轻松愉悦的心情使得课程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总体看来,MOOC以定制的平台技术为基础,严格的课程制度为保障,以教师、学习者、平台三要素之间无处不在的交互为经络,以交互产生的各种课程材料为骨肉,由此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2)不受学生人数限制
对于传统课堂而言,一堂课有100个人以上,课堂已经算很大了,但MOOC的出现,却让世界各地10多万人同时上一堂课成为可能。并且,优秀教师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级的名师,而落后的老师只能成为自习室辅导员。许多传统课程师生比都很小,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设计给广大群众使用的,没有课程人数限制。
2.MOOC的劣势
(1)完成率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在线课程历来都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2008年的第一个MOOC有2200个注册用户,而其中只有150人是积极参与的活跃用户。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尖锐地批评。批评者的说辞之一,就是尽管MOOC的注册学生规模大到数以十万计,但是通常90%以上的注册者未能完成课程。因此,Todd Tauber说,“其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大规模”(Not So Massive After All)。
(2)迄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没有授予学分,而只是提供一份《结业证明》和一个分数。但是,MOOC的一些合作院校开始考虑授予学分。例如,华盛顿大学计划今年秋天为其Coursera课程提供学分,其他网络教育项目也在尝试向这个方向发展。
三、MOOC带给传统型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大学的作用十分独特,它既是知识创造的中心,也是知识传播的中心。针对大学的知识传播功能,国内外举办了各式各样以传播技术及其媒介为载体的大学,诸如函授大学、刊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这些媒介型大学在人类知识的传播中尽管功不可没,也曾对传统型大学发起过挑战,但其吸引力却远远不如传统型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诞生,或许将为传统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相对而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大学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MOOC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课程呈现方式的变革。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学课堂将变得更加侧重互动和问题解决,而不是知识的传授。MOOC的开放特性构成并彰显了其独特的创建、结构以及运作,这为传统大学的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和运作提供了独特的思路。MOOC模式强调知识生产胜于消费,产生的新知识有助于维持和发展MOOC的知识生态环境。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MOOC的学分,MOOC完成率的问题自然就会大幅度提升。
毫无疑问,在线教育全球化将成为高校下一轮竞争的重点。在线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是一个契机,同时,对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教育管理模式。全球在线教育的风潮,已经把教育的发展推进到需要更深层次的改变。
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陆续加入在线课程平台edX,国内的MOOC也开始迅速发展。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和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都提出了中国的MOOC发展将是“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格局。
而其背后可以预测的,则是政府方面会在学分认证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高校作为内容制作和发布的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