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作用的探讨
2014-07-17苏寸草
苏寸草
研究探讨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关系,旨在发挥大学体育人才集中和良好的场地设施及指导优势,为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可行性研究,进而探寻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之路。
大学体育社区体育互动关系1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向小康型过渡,双休日制度使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同时人们对余下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锻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健身娱乐的重要手段,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学是传授知识、塑造人格、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大学的人才和物质的相对优势理应在全民健身中占有相应地位。有条件的大学应当发挥人才和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开发兴办体育产业,以满足师生和驻地社区居民对提高余暇生活质量、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迫切要求。
2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内涵
大学体育是指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社区成员以社区感情为契机,以自发性为原则,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利用人工(设施)或自然环境,在政府的支援下,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为目的,有计划进行的组织化的体育活动。
2.1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地位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把积极开展社区体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且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而学校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
2.2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作用
2.2.1大学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场地设施,社区体育使大学体育获得经济效益
现阶段,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是阻碍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第一个障碍。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8个近郊区59.5%的街道办事处外也只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台球室等小型场地。上海市的公共体育场地不足200个,面积仅为12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占地不足200平方米,距国家规定的平均每千人300平方米还相差得很多。而广州市、沈阳市、南京市等大中城市在调查时都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不同程度匮乏。这种状况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进而影响了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除平时教学训练竞赛使用以外,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因此,在不影响大学内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节假日时间将闲置的场馆设施向社区居民有偿开放,为公众服务既能提高其利用率增加收入,又可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2.2大学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良好师资,社区体育向大学体育提供实践场所
缺乏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体育锻炼指导员是阻碍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第二个障碍。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应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指导员应以业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据调查结果显示,街道社区体协中大部分管理者身兼多职,工作内容繁杂,很难在社区体育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体育指导员多由离退休人员担任,除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外,大部分人都缺少体育知识和管理知识。因此由于锻炼方法不当往往出现各种伤害事故,而一些趣味性体育项目的设计有较多情感成分,也缺乏保健性。
为此,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然而由于人口众多及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要求,这些培训似乎是杯水车薪。面对这一情况,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体育教师显然是一支可以借助的、不可低估、强大的群众健身活动指导力量。他们大多数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体育能力,他们只需进行适当培训就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直接传授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将来成为社区健身锻炼、康复咨询的体育指导员打下基础。此外,也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开办各种培训班,如太极拳、武术、舞蹈、游泳、体操、球类、瑜伽等,为社会培养能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的骨干人才,或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为广大群众直接提供健身方法。
总之,学校体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培养体育健身指导员,既为学校的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匮乏、群众急需健身指导员的难题,使社区体育的健身活动步入科学化,达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目的。
2.2.3大学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宣传,增强人们社区意识
人们的健身氛围差、社区意识淡薄是阻碍社区体育开展的第三个障碍。社区体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居民社会交往、联络感情、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但由于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体育一直以来以行业系统及企事业单位为主,“单位社会化”强化人们的单位意识和感情,淡化了社区意识和感情,使得社区的功能萎缩,社区成员的归属感淡漠,无法体现社区化体育的功能。
大学既是实施体育教育的园地,也是宣传体育的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培养的各类人才既是体育实践者,也是体育宣传员。因此,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社区感情、社区意识的培养教育,引起他们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并通过他们参加社区体育的直接行动(如成立科学健身咨询中心、组织体育和竞赛、开办体育健身讲座等),可以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形成一种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气氛,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2.2.4大学体育为社区体育科研服务,社区体育促进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
社区成员在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爱好的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健身方法的选择、时间安排、场地器材的要求不同,如何使他们在运动和相互的接触中做到取长补短、互教互学、增进友谊、愉悦身心,进而有效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也是体育科研课题之一。大学拥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逐步建立科学健身理论体系或方法体系;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科学健身方法;制作并推广成本低、简便易用的群众健身器材;开展群众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成立专门的全民健身研究机构,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3结论
社区体育是我国亟待发展的一项事业。然而长期以来,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有限,大大制约了社区体育的深入发展。大学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基地,要为社区体育做出应有贡献,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改变观念,树立体育服务意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发展自身,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沈建华.社区体育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