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分析方法

2014-07-17车正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母语语料库

车正兰

中介文化行为系统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主要分析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文化行为。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语言学理论或中介语理论,必须选择一种能够系统阐释学习者文化习得规律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试图找到一个适合描写和分析二语学习者特有的文化行为的理论框架。

第二语言中介文化行为习得分析中介文化行为属于过度性质的语言文化行为,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构建的、介于母语文化系统与目的语文化系统之间的特殊文化系统。如果把母语和目的语看成两个端点,中介语处在这一连续体的某个点上,具有很强的可变性。不同的二语习得者形成不同的中介文化行为,甚至差异很大。我们所说的中介文化行为是就其与目的语文化偏差而言的,这个文化系统既体现着二语习得者或跨文化交际者对不同文化的可交换性的认同,又为这种交换提供了方法与途径,起着桥梁式的作用。学习者应该对第二语言中出现的中介文化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是语言学习中的必要阶段,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摄入过程中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连续体。近年来,对于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研究,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语言文化现象进行了多侧面的分析。在此,本文提出几种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分析方法供研究者参考。

一、进行个案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分析被试者言语行为的全过程,从中发现被试者语言与文化习得的轨迹。这种资料的收集难度较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为了获得真实的资料,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特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等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不同水平学习者的特定文化行为,从中发现不同学习者语言与文化习得的轨迹。我们可以假设不同语言和文化系统有些基本的言语行为,比如邀请、道谢等基本言语行为。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这些假设的言语行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出现是不同的,需要定期进行记录和观察,以获得连续性的数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语言与文化学习,分析这些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在相同的情境中是否有所改变或发生了什么变化,以便为中介文化行为的分析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二、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相结合

语言的历时分析是随着时间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进行探究的,需要在时间流程中去研究和分析,也可对语言系统中的某一个构成要素为对象进行研究,只研究各个要素的变化。语言的共时研究是截取语言的某一时代的横断面,客观反映言语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表现为每一种语言事实的总和。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共时和历时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相互依赖性。中介文化系统的建构是不断向目标文化靠拢的动态过程,属于历时性的发展过程。然而,中介文化系统又具有阶段性特征,表现出这一连续体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因此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来加以研究。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分析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更具有预测力和解释力。个案研究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操作难度较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众多的被试者进行观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案研究的不足。我们将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构成一个连续体,一头是母语文化,另一头是目的语文化。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处在这一连续体的某一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分析不同学习者特定的文化行为,通过不同阶段的中介文化行为的概率统计来分析连续体的全过程。

三、对角分析方法

对角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分别与母语文化系统和目的语文化系统进行对比。与目的语文化系统对比可以看出中介文化行为系统与目的语文化系统的偏差;与母语文化系统的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对角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不同,对比分析是通过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找出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习得的干扰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难点和偏误。对角分析的方法为分析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提供了可能性,对直接对比分析的结果提供了实证性依据,而对比分析只能为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提供可能的例证。实践结果证明,第二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大多数错误对比分析没有预料到,有些对比分析预测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并没出现,可见对比分析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而对角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新方法,可以弥补对比分析的缺陷,现已成为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例如,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就可以通过对角分析的方法来得以验证。比如跨文化交际中的称呼问题。在澳洲,随着汉语热的逐渐升温,很多中国老师在澳洲的学校教汉语。出于习惯,学生和朋友称呼中国老师时只呼“姓”,像“王”、“李”,这样,很多中国老师刚开始觉得很不适应,觉得很没礼貌。而相反的情况是,学校同事之间不管年长与否都互叫名字,如“安娜”。而在中国,如果同事比自己年长,觉得叫名字不礼貌,但澳洲人又不喜欢别人直呼他的姓,所以这位中国老师只好折衷,称这位年长的同事叫“安娜老师”。按照汉语的习惯直呼“王”和称澳洲老师为“名字+老师”都是中介文化行为,属文化行为方式上的迁移。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角分析的方法来验证。

学习者母语姓名书序(英语):名+姓

学习者目的语姓名顺序(汉语):姓+名

我们将学习者的言语行为与目的语文化规范和母语文化规范进行对比后就会发现,澳洲学生直呼中国人的姓是与其母语姓名顺序及文化相吻合的。而这位中国老师出于中国人的文化习惯,采取了中西合璧的称呼方式。可见,这两种都是由于母语文化行为方式的迁移造成的中介文化行为。

四、学习者语料库分析法

语料库现已成为研究语言学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和语言文化研究系统方法论。建立中介语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规律,是中介文化行为研究的总趋势。学习者语料库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为中介语分析法,主要进行学习者中介语与母语之间的对比;不同学习者中介语之间的对比。通过这两种对比,全面分析中介语中各个语言要素的状况,解释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但在我国,语料库的建设还不完善,大型语料库并不多,应将建有语料库的高校的语料进行整合,建设具有权威性的语料库。

1.学习者中介语与母语之间的对比

学习者中介语与母语之间的对比是学习者语料库研究中最常见的形式,能发现学习者语言中不合乎母语的特征,以及学习者语言中超用、少用或者误用的某些语言特征和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偏误。这种分析有助于揭示母语在习得者习得目标语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母语的迁移作用。母语迁移是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学习者语料库研究显示,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对于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的某些方面产生的影响远大于过去所认为的程度。在中介语阶段,学习者往往受制于母语文化,而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只能借助母语文化系统中的对应性表达。母语文化的影响一般要通过不同母语学习者之间对比或学习者母语和中介语的对比才能确认。

2.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对比(上接第73页)

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多种形式。第一种为不同母语学习者之间的对比。中介文化行为对比分析可以在不同母语的学习者之间进行,通过对比不同母语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的语言使用差异,观察和描述不同的母语背景与目的语差异对语言文化习得的影响,并揭示哪些中介文化行为是普遍性的,哪些只属于某一母语的学习者群体。第二种为不同时期学习者间的纵向对比/不同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对比。为确定某些语言特征是否属于学习者某个阶段的发展性特征或调查学习者语言文化系统的发展过程,需要对同一组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阶段的文化习得规律进行纵向对比,但因为纵向学习者语料的缺乏,此类研究大部分为不同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揭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不同的特性,若要彻底分析这种特性,必须依赖大型纵向语料库数据。

3.研究中介文化行为的发展特征

中介文化行为是一系列的过渡语文化系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所处的文化或自身的文化观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的某些特征只属于学习者某个阶段的发展性特征,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会减弱,逐渐离开母语文化而越来越接近目的语文化。比如,第二语言初学者的书面语表现出口语化的特征,但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开始使用更多样化的能够反映目的语文化的词汇和句子呈现出从口语风格向书面语风格的转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在高水平中介语使用者中是普遍特点,不受母语或文化差异的影响。

四、结论

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往往不是一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分析方法,这仅仅是这一系统的一个基本框架,还有许多相关理论问题有待探讨。但值得肯定的是,对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缺乏系统的分析,我们的文化研究不可能得到实证性的进展。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是一种假设而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这将是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今后将要突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潘璠.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与教学应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研究”,课题编号:GHYB13115。

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母语语料库
母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