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理设计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2014-07-17黄冰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视障盲人手法

黄冰冰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已经明确。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断尝试各种适合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合理的教师搭配、适合视障生生理特点的教学设计以及针对视障学生特殊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实现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教学的有效性。

推拿专业(视障生)教师搭配实践课教学质量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者,目的使广大残疾学子能学到一技之长,体面工作。针灸推拿专业的视障生在通过盲人医疗按摩师考试后可从事医疗按摩,获得保健按摩职业等级证书后可从事保健按摩工作。按摩成为视障人群主要从事的职业,为了使视障生在学校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门技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尝试各种适合视障学生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发现合理的教师配备,适合视障生生理特点的教学设计以及针对视障学生特殊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教师合理搭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在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上,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合理的教师搭配,在提高视障生实践课教学质量上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照组,同是《按摩学基础》课程,第一组由一名明眼人教师单独授课,第二组由一名视障教师授课,第三组由一名明眼人教师和一名视障教师授课。通过一学期的教学,经过教学质量评估及学生测评得出结论。

第一组,明眼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忽略视障生的学习特点,在演示手法的环节上有时只是操作一下,忽略手把手教的重要性。

第二组,视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学生的动作,在手把手教一名视障学生或体会视障学生手法的时候很难照顾到其它的学生,而且授课过程浪费大量时间。

第三组,视障教师与明眼教师的配备形式,视障教师在教学中与视障学生更有亲和力,更重要的是知道视障学生如何去学,便能更好的去教;在视障教师授课的同时配备明眼教师,弥补视障老师的不足,起到很好的效果。视障教师教授他感受到的,明眼教师讲授他看到的,两名教师各司其责,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众所周知,在学习的过程中80~90%的信息是靠视觉得来的,而视障学生却不能通过视觉来学习知识技能,教师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这些特点包括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所带来的不便,听觉功能有所增强,触觉感受性高于普通人群,有些视力残疾个体存在着特殊的“障碍觉”等一系列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而合理我们的授课形式。以实现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教学的有效性。

深入地去研究分析教育服务功能的合理性实践模式是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必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视障生的特殊性,专业实践课课堂上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步,提出任务,在正式操作前,主讲教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被操作者认真体会并对比教师手法,找出操作者手法的优、缺点。

第二步,示范操作,主讲老师分别为每组中的一名学生示范手法,采用手把手传授,即学生感觉教师手形——教师体会学生操作——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教师强调要领及注意事项,以此强化,反复练习。助教则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如姿势不当,手法形态不标准等及时给予提醒和更正。

第三步,练习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手法练习,助教巡视观察,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手法问题和礼仪规范,期间主讲老师亲自体会视障学生的手法并给予指导。

第四步,组内点评,学生停止手法操作,助教老师组织学生分组逐一由被操作者说出操作者手法的优缺点。

第五步,总结示范,根据不足之处,给学生做有针对性的示范讲解。

实践操作过程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完成以上5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主要手法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互评,指出手法的优缺点,更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课后的练习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快速提高。教学过程中将全盲和低视结合分组,利用低视学生的残余视力帮助全盲学生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使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三、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很好地补偿了视障学生的视觉缺陷,可以与普通人拥有同样的信息来源。利用盲人读屏软件、点显器、有声教学辅助设备、助视器、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创造了一个信息无障碍的环境,以满足视障学生的特殊需求。

在课前安排预习,布置视障学生登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永德盲人网查找相关资料。有效利用了信息化资源,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使用安装在电脑上的盲人读屏软件,通过键盘的切换操作,就能够随心所欲查找、处理文件,并将网页内容转化为声音,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

在课堂上为使盲人在学习实践手法的同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明眼学生一样阅读,通过读写学习知识,在电脑上连接点显器,他能够将计算机上的信息用盲文同步显示。利用手指摸读点字,由于讯息能够传递和刺激大脑的视觉区域,所以读者能够取得和留下较深刻的记忆,就和利用眼睛看书一样。而低视同学通过多功能数码助视器,助视器拥有放大、全自动对焦、色彩显示、图像冻结等功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残余视力,教学效果明显。

四、讨论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善教师搭配模式,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践操作过程通过五步教学设计,使学生既掌握主要手法操作,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利用低视学生的残余视力帮助全盲学生学习,取长补短。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视障辅助用具等用品,提高教学质量。为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保健按摩师和盲人医师不懈努力。提高本校针灸推拿专业视障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牟占军,樊桂清.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教书育人,2013,(05):16-17.

[2]王博,庞学光.职业导向下高等教育的适应性课程组织方式[J].职教论坛,2013,(12):11-15.

endprint

猜你喜欢

视障盲人手法
盲人取袜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层递手法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