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交媒体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4-07-17骆雪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社交思政

骆雪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社交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工作路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社交媒体创新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评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也就是网民自主创造内容来进行相互沟通的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社交媒体凭借其便捷、迅速、及时和参与性广泛的优势,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交流传播的主要工具,从而影响甚至改变了大学生的观念、行为,这给高校思政教育拓宽了工作思路和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怎样高效利用社交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社交媒体的特征

伴随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社交媒体以其优越的信息交流传播功能而迅速吸引大学生注意以及广泛使用。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介相区别的新兴媒体,社交媒体具有如下特点:

1.覆盖广泛以及运用简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个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现如今,电脑、手机等设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社交媒体来进行信息获取和发布。

2.更快更便捷的信息获取和发布

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处于快餐化的生活方式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和观看电视。社交媒体迅速便捷的优势可以让人们能在闲暇之际去获取和发布自己关心和关注信息。

3.开创了“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增强了媒体使用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往往更多的是“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而社交媒体不仅能让人们及时获取信息,还能允许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内容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使人们除了是受众这个角色外,还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样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可以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互动。

二、社交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社交媒体虽然以其广泛的覆盖面积和开放性使大学生能够及时便捷的获取和发布信息,但是虚拟性和匿名性使许多低俗的、落后的垃圾信息也会涌入大学校园,由于时常缺乏必要性的“把关”,大学生会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侵蚀,极易引起大学生一系列的身心问题,从而阻碍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挑战

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使人们能通过社交媒体体验到与现实环境完全不同的感受。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人们把平时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都通通毫无顾忌地宣泄出来,因此就会聚集许多不好的言论和信息。由于人们受到追求刺激、冒险好奇、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会更容易脱离社会道德的约束。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个性与人格还未发育成熟,情绪容易受到某些信息的激化和煽动,从而阻碍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法律和监管的不完善,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功能,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最大发挥。

3.社交媒体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社交媒体功能的变化层出不穷,相对于教育者而言,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更能接受新生事物,而教育者由于思想较落后,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使他们在工作中时常滞后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如何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来跟上思想教育的新步伐,是社交媒体给思政教育者摆在面前的一个挑战。

4.社交媒体对高校体制的挑战

社交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从各方面影响着大学生。但是许多高校由于陈旧的教育制度,落后的教育观念,使高校发展滞后时代变幻的节奏,从而对当今的思政教育缺乏全新、科学的认识。

三、运用社交媒体创新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议

1.充分利用和发挥传统教育方式和社交媒体的互补性

首先,我们应继续运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通过课堂理论的灌输、面对面谈心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导。

其次,注重社交媒体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借助于手机、博客等媒介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传播给学生并让学生积极的展开讨论,从而使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的各个方面。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加大监管力度

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时刻注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能自动屏蔽和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时刻监视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和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时常关注学生的动态,对于大型群聚和带有煽动性质的活动要及时制止。

3.提升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者的理论素质和媒体素养

理论知识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的思想武器,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可以让教育者合理科学的展开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求教育者在工作中了解并掌握运用新兴媒体,及时了解并筛选信息,随时跟进网络思想动态的发展,掌握新兴的网络用语和沟通方式,从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走向。

4.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工作体制

根据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高校应大力改革思政教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配备齐全的相关技术设备,建立灵活的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工作体制,使高校在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综合效用。

参考文献:

[1]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1.

[2]禹规娥.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

[3]熊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和长效机制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12.

[4]吴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广西社会科学,2011.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者社交思政
社交之城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社交距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