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的相处之道

2014-07-17孟莉

教育界·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教育

孟莉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可以说,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目标都将落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完美阶段。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能促进大学生的交往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但是由于高校的特点,在学校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如果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茫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出现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对江西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师生关系“很密切”的学生仅占3.7%。认为“较密切”的学生占17.5%,认为“较冷淡”的学生却占59.6%,而认为“很冷淡”的学生占19.1%。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到了74.1%,认为“很冷淡”的学生也占到了11%。可见,较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高等院校的师生关系是“较冷淡”的,甚至是“很冷淡”的。师生关系疏离,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失落和师生互信程度的降低。

因此,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校园里师生间“尊师爱生”尽管较为普遍,大多数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也能普遍平等地对待、尊重和理解学生,但由于师生交往频率不高,师生关系显然不够密切,不够和谐。这种状况值得社会关注。

二、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如今的高校面临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校忙于找资金、扩专业、建校园,强调硬环境的建设,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又过多依赖于课堂秩序的维护,而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构建生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很少关注。师生之间的关系仅限于一间教室之内,没有沟通的氛围,没有沟通的渠道,没有沟通的内涵,只要把学生招进来送出去就万事大吉,大学没有了大学味。在教师方面,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但是,一些传统的教育因素仍然存在于现实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中。如“专制型”师生观导致了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有的教师安于现状,没有意识到教师职能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不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排斥、疏远甚至冲突。据调查,大学生最喜欢尊重学生、知识广博、和蔼可亲、平等待人、风趣幽默的教师。最不喜欢那种讨厌学生、偏爱、不公正、无责任感、自傲、冷漠、教学不认真的教师。有的教师由于性格、心理的问题,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与沟通,仅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或专业学术方面,与学生保持一种“纯教”的关系。这种“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自然使师生关系不融洽。从外部来看,在社会大环境的诱导以及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对学术不感兴趣,对讨论提不起精神,对独立科研没有信心,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目的只有一个,拿到文凭去谋生。就来准备毕业论文来说,现在还有多少学生愿意努力地、高质量地去完成毕业论文?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由于教师经验的丰富性和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要的地位。那么,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如何运用策略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要能够放下身段,学会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彼此交往的态度、言行等。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理解学生不成熟的态度和言行。教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应身体力行,充分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且自己应做出表率。其次,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寻找共同点。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切入点形成与学生兴趣的融合点,再逐步扩大对话范围。“兴趣融合点就是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它不是强者对弱者兴趣的剥夺,既不是教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兴趣,也不是教师迫于某种压力而向学生的兴趣无原则的让步,而是形成师生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兴趣是师生扩大和深入交往的基础,是师生形成良好的印象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三,要善于批评,把握好批评的分寸。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要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方式。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应视其所犯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学生的性格和批评的场合,巧妙地运用批评。在批评学生后,应适当给予安抚。这种批评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学生易于接受和改正并且不伤害师生关系。第四,要恰当赞赏。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要加以赞赏。教师的赞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恰当的赞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挑选值得赞赏的地方来以各种方式进行赞赏。这种赞赏包括教师眼神的肯定、语言的赞赏、行为的认可、物质的奖励等。教师在对学生赞赏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赞赏过度和赞赏不及,避免对不值得赞赏的行为的赞赏。第五,要及时反馈,把握动向。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匿名信等方式保证学生反馈通道的畅通。这种反馈包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及个别行为习惯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仔细思考这些意见或建议。对于自己做错的要改正,做得不好的要改进,学生误会的地方要想办法澄清。

【参考文献】

[1]刘光.论和谐概念[J].东岳论丛,2002(4).

[2]李瑾瑜. 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3]张家军,马吉宏.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及建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

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