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的瀑布
2014-07-17季芯玥
季芯玥
暑假,我去了九寨沟旅游。九寨沟的美景犹如一颗颗回味悠长的糖果,其中,瀑布是最甜、最大的糖。
这个比喻奇特新颖,看作者怎样写出这个“糖”的特色。另外,这样表达是不是更准确一点:“九寨沟的一处处美景犹如一颗颗回味悠长的糖果。”
来到九寨沟,首先扑面而来的是树正瀑布。只见一块块巨石组成的帘幕上挂下一道巨大的瀑布,它携带着湍急的水流,嘶吼着向下冲去。“轰隆隆”的水声宛若雷鸣,仿佛在天地间编织一条白练,水声的轰鸣便是那织布机的巨响。水流携着一切尘埃,如一头巨兽一样向着山下扑去。站在瀑布源头向后望去,只见一片片厚厚的白雪在翻滚着,吼叫着,前赴后继,如同雪崩。游人们呼吸着空气中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水汽。眼前的美景,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沉醉在这宏伟的画卷中了。他们纷纷拿起相机,留下这难得的景色。
描写很形象生动,有声音,有形态,写出了瀑布的气势。
如画,很有场面感。
结合人的活动与感受进行景物描写,情景交融。
离开树正瀑布,我们又来到了珍珠滩瀑布。珍珠滩,顾名思义,是一片水势和缓的浅滩。一大片绵延开阔的斜坡上,水势小而范围广。水中岩石的表面因为钙化而凹凸不平,水流撞上岩石,便激起白净的水珠,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翻滚而下,故而得名“珍珠滩”。然而大自然的神奇还不止于此,随着山势越往下,水流越来越大,继而一片喧嚣,汇成一片大瀑布,从巨石上悬挂下来。“哗啦啦”的水声响彻云霄,似成千上万的珍珠敲打着大地,如雷贯耳,震撼着游人的心,让人们随着自然的节拍激动起来。站在瀑布前,只见一道道激流飞泻而下,狠狠地撞击着岩石,激起了层层水花,飞珠溅玉,壮丽无比。每个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到心神激荡,惊叹这珍珠滩瀑布的壮美,并啧啧称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以空间移动为序一路写过去。
描写珍珠滩景色,介绍珍珠滩得名之由来。
写瀑布的变化。
写观景的感受。
变换观景角度。
景与情的交错描写把握得非常好。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诺日朗瀑布。诺日朗瀑布没有树正瀑布的先声夺人,也不像珍珠滩瀑布那样壮美喧嚣,但它却有一种宏伟、幽深的气质。深林中,树影婆娑,挡住了毒辣的阳光,一道清澈的瀑布在深灰色的岩石上展开,映衬着绿树红花,蓝天白云,让人不禁心生凉意,驻足停留。诺日朗是一个瀑布群,成片的瀑布在密林里转折、绵延,不知起于何处,终于何处。只听到“哗哗”的水声响在耳边,循着小径拐一个弯,眼前又出现一片新的瀑布,让你又一次被震撼。水流在脚下汇聚,流入林中深处。一棵大树横倒在瀑布下,树身已长满青苔,为诺日朗瀑布增添了几分安宁、神秘的色彩。游人路过这里,总是会停下脚步,驻足小憩,让瀑布荡涤心灵,享受自然与人的和谐。
抓住诺日朗瀑布的特色来写,点出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
作者视界开阔,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描写细微。
瀑布的声音、形态、细节变化,都写得很到位。根据视角的变换写出瀑布的变化,这样,在写景的同时,人的活动也体现出来了。
九寨沟的瀑布形色各异,有的宏伟壮丽,有的幽深秀丽,千姿百态,不一而足。但它们一起,用自身不同的美装扮了九寨沟,成为散落在沟中的宝石,点缀了美景,给古今中外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本文以三个瀑布为主要内容来描写九寨沟,对每一个瀑布的描写都抓住了其特色,既写出了各自的大的特色,也写出了细节上的各不相同,生动形象。以人物的游览过程为线索结构全文,把人物的观景感受及时地融入景物描写中,丝丝入扣,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