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型住宅NEXT21建筑体系改装实验探索

2014-07-17陈喆崔璇

山西建筑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区带住宅空间

陈喆 崔璇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124)

1 开放性理论体系

1.1 SI建筑体系

SI住宅包括S(SKELETON)承重结构骨架和I(INFILL)内部填充空间两部分组成。其中,住宅的承重结构骨架具有高耐久性(要求耐久年限为百年以上),而且是固定不变的。这部分是由建筑设计人员按照一定标准设计完成的,是不可变的。但住宅的填充部分,所用的内部分隔构件,则可以根据住户的不同要求而灵活变换。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或爱好,分隔成多种多样的内部空间。SI体系住宅,不但保证了在整体形象风格上的统一,住宅整体的安全可靠,同时这种由住户自我设计、自我参与的互动式内部空间创造,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创造力的平台。在现在人们需求日益增长,家庭的成员生活习惯不断变化和成长型家庭的动态性,这些都决定了开放性住宅的必要性和发展性。人们不但能够感到一种住在自己设计的空间里的满足感,而且在尊重住户意愿的同时,又保障了使用者的个人利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1.2 SAR理论的提出

SAR理论是SI理论的本源,最早提出“骨架支撑体”理论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授哈布瑞恩,他在1961年发表了名为《构架与大众住宅》,这本书标志着开放建筑从想法开始进入做法的里程碑。之后,由荷兰建筑师开办了一个专门研究“支撑体”的研究会,称为SAR。1965年,“支撑体”和“可分体”的设想由哈布瑞恩首次提出在荷兰建筑师协会上,自此而产生的一整套方法研究就被称为SAR理论。

1.3 SAR 空间

SAR理论包括使用区(Zone)、界(Margin)、段(Sector)的三个概念。“区”(Zone)的概念定义为空间在进深方向上被划分为:α,β,α/β或α/γ,γ四个区。“界”(Margin)为支撑体中两区之间的部分,是用以限定特定生活空间的领域。“段”(Sector)为支撑体中两道承重墙之间的部分,相临的段称为段群,为了适应不同的人群需求,可以将段群分割成不同的居住空间。区带概念:一套户型内的不同功能区块都存在于区带中。α区带:专用空间,靠近外墙;β区带:服务空间,处于平面中部;α/β区带,α/γ区带:边缘区带,将主要区带分离开来,位于主要区带的两侧;γ区带:辅助空间,在α区带外围,可能存在也可能宽度为0。区带决定的是进深尺寸,各区带交替布置。应用方式:根据房间所跨区带的不同得到不同进深的平面尺寸。在每一个区带分布系统中,有三种位置:区位一:一个空间跨越一个区带,而终止于相邻的边缘带中。区位二:一个空间跨越一个以上的区带,而终止于某个边缘带。区位三:一个空间被局限于某个边缘带中。

2 NEXT21住宅建筑实验体系

2.1 NEXT21 住宅概况

NEXT21试验性住宅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心,在1993年由大阪煤气公司赞助建设完成,其中的建筑面积为1 542 m2,地下1层,地上6层,包括由安藤忠雄在内的共计13名建筑师分别设计的18个居住单元。NEXT21试验性住宅基地东西长约47 m,南北长34 m。在设计的初期,为这个试验性住宅确定了“环境共生、二次供给与SI体系、都市型集合住宅”这三个主题。随着21世纪城市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愈加强烈,节能环保、保护环境、友好共生的理念不断发展。从NEXT21住宅建成至今,在改造、节能、绿化等很多方面进行了居住实验,为开放型住宅的建造与发展贡献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做出了很大贡献。

2.2 关于NEXT21场地的思考

支撑体部分,建筑的框架属于公共部分。另外考虑到各户的公平和私人空间的更加优化,所以采用多面采光的模式。NEXT21住宅十分标志的Y形柱,也使得建筑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在填充体部分,为了让住户最大限度的进行私有空间的自主设计,于是运用了自由内装的方法。因为支撑体的结构特色,使得在同样的结构布局下,有多重户型的可能性,非常具有人性化。并且构成了独特的立体街,在保证交通流线正常的情况下,也为以后可能进行的变动预留了空间。建筑整体采用框架结构,地下层到地上2层为设施部分,为10.8 m的正方形柱网,层高4.2 m。地上3层~6层为居住部分,采用7.2 m柱网,层高3.6 m。使用者和设计师也签订了相应的条约,来明确法律事务等更加方便的协商;同时设立了住户设计监理推进协会,来帮助双方解决问题,加强沟通和探讨。

2.3 户型设计的区位选择和人群分析

如图1所示为建筑3层~6层居住部分7.2 m的基本柱网,斜线部分为本次研究改装实验区域。本次选择的人群以及家庭成长状态是比较典型的:从一个三口之家(三室)到孩子独立分户、父母变老。从一个三口之家的舒适三居房到一个白领一居房和一个老人两居房的变化。并且考虑到随着发展,室内的个性化将有所提高,所以整体室内除了分户以外,还能发现整体风格从直线化向曲线化转变,转化后父母的两居房向无障碍化、舒适的老年居转变。而孩子的白领一居则满足年轻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

3 功能区带

3.1 住宅室内空间

对开放住宅设计理论进行分析,住宅室内空间主要分为三类:主要使用空间、服务空间及辅助空间。其空间采光通风条件依次降低,所占整体面积比例也逐渐减少。

图1 3层~6层居住部分基本柱网

3.2 住宅区带划分

住宅区带划分包括:彼此交错和自我交叉这两种,这两种情况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住宅中。主要使用空间的开间方向定义为α区带,服务空间的开间方向定义为β区带,辅助空间的开间方向定义为γ区带。α区带与β区带之间会产生α/β边缘区带作为可持续性变化的尺度补充。如图2所示,按照图1斜线部分的区位和柱网尺寸进行设计,结合区带理论而形成的一个三口之家的住宅平面。此住宅平面的区带尺寸和分析如下:

α区带:围绕交通核分布,东西向纵向分割,南北向横向分割,当α区带临边长度差值小且面积过大时,中部形成采光通风不利点,需要利用β区隔断来进行修正。

图2 改造后平面的区带划分

β区带:围绕交通核分布,组合平面上东西向纵向分割,南北向横向分割,角部垂直交叉,对α区带形成包围和隔断形态。

γ区带:紧密贴合α区带,受到β区带的隔断。

4 具体户型详细设计说明

根据NEXT21开放住宅的基本结构,进行改装设计实验探讨:如图3所示,为一家三口的户型平面图,父亲、母亲、孩子加随时会来居住的两位老人,这为2+2+1模式。其中,卧室和活动室都有推拉门可以通往室外,并且室外庭院有独立的入口;次卧室和活动室都有可以拆卸的墙,方便以后进行空间和使用功能的变动;“半间房”的设计为功能的可变性提供了可能,可以作为画室、书房,甚至可以拆卸掉隔墙,增大卧室面积;储藏室和卫生间均为1.8 m×1.8 m,为开放住宅体系里的增补空间,并且这两处区域都有采光,为功能转换提供了条件,如果拆掉隔墙,则变为1.8 m×3.6 m的空间,也方便使用;客房则提供了可以移动的收纳单元和可以拆卸的柜子;在卧室部分,有大型的地板下收纳空间;室外庭院主要连接主卧室和浴室,并且和门厅空间相隔离,在功能上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加有效的划分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引入了室内庭院;客厅南侧的采光和南侧、东侧的室外种植一起构成半开放的休息放松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位老人或已去世,如图4所示,家庭的主力发展为父亲、母亲、孩子(已结婚),这为2+2模式,可以看到由一家变为两家。在白领一居室部分:可拆卸的沙发床便于利用,平时作为沙发,来客人兼作床使用,对于单身青年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充分利用客厅,将不经常用的厨房作为开放式厨房,与客厅相结合起来,最大效率的利用空间;卧室也具有大型的地板下收纳空间;最南侧的连续的可变空间,可以根据需要作为餐厅空间或者办公使用,空间连续而富有变化,满足了单身白领在家办公的可能性,并且隔墙可以拆卸,方便使用。

图3 2+2+1式平面图

图4 2+2式平面图

父母两居部分:分户后,两户之间的公共交通空间较为宽敞,并且有绿化,形成了良好的灰空间;活动室以曲线布置为主,体现轻松愉悦感,并且减少直角,安全性更强;浴室较为宽敞,并且隔墙都可以拆卸,方便改装;餐厅处为可变空间,与客厅和休息空间相结合,富有流线感,并且可以拆卸变化。由图3,图4的NEXT21住宅户型改装实验可以看出,这种SI体系的居住建筑正是符合客户发展需求的开放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灵活性和使用者个性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加 茂,胡惠琴.NEXT21实验住宅建筑体系和住户改装的实验[J].建筑学报,2012(4):71-72.

[2]志波彻.未来型集合住宅NEXT21的居住实验[J].住宅产业,2010(2):89-93.

[3]孙志坚.住宅设计的多样化对应手法——日本从住宅标准设计到支撑体住宅[J].工业建筑,2007,37(9):48-72.

猜你喜欢

区带住宅空间
Jaffa住宅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运用QC方法提高辽河油田重点区带评价优选质量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良里塔格组预探阶段有利区带评价
红河油田川口区带长8油层组储层隔夹层研究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区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