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2014-07-17雍婷王佳园
雍婷++王佳园
摘要:以西南民族大学5 900名同学200个寝室为样本进行调查,从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寝室同伴群体之间存在的社会助长现象,各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来阐释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同伴群体;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群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8-0112-02
同伴群体,是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的方式相结合,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个以上的人群。 寝室同伴群体是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作为纽带而连结成的人群,是非正式的群体。
1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
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选择玩耍伙伴和学习伙伴时,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分别为51%,46%. 寝室既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地方,又是他(她)们交流思想、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场所。大学生一天有近2/3的时间是在集体宿舍里度过,所以,宿舍被称为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自然不会小。在选择最要好的朋友时,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为30%.这表明,大学生因和同寝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更容易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更倾向选择同寝室同学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隶属需要是影响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隶属需要是指个人认同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动,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往往是远离父母和亲人,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而当人处于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时,很容易感到莫名的恐惧和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所以,往往就会和最先认识的、熟悉的同寝室室友“打成一片”。安全感缺乏、隶属需要强烈的表现之一。在生活中,需要有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的参照基点,否则就难以实现自我确认,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同时,在选择朋友时,通常要经过一个不断了解和认识的过程,而室友之间接触的机会最多,在生活中相互帮助,在学习中彼此鼓励,所以,更容易成为要好的朋友。这些都说明,寝室同伴倾向于建立稳定的群体关系。寝室同伴之间全通道群体沟通网络的群体结构使每个群体成员之间都保持着交流的可能性,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满意度达到最高。
2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
2.1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女生在选择玩伴时,选择同寝室同学的比例比男生高出10.95个百分点,而在选择学习同伴、好朋友时,女生选择同寝室同学比例分别比男生高出9.12个百分点、8.94个百分点。这表明,女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倾向于和同寝室同学接触、交流。
2.2同伴效应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得,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们在选择玩耍和学习同伴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室友的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对于17岁、18岁的同学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在上大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寝室室友一起过的,自然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同寝室友之外的同学相处的时间也在慢慢增多,也就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朋友的机会。
3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社会助长又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它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如果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被称为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作用。在学习上,大学生逃课会出现“成群”的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自己逃课与室友逃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之间逃课的相关系数为0.302 714. 由此可见,大学生逃课与同伴(室友)逃课之间的关系显著。对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之间的相关关系R=0.538 375>0.5,由此可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从社会助长发生的机制上进行解释,寝室同伴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使行为情景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景。被评价和社会比较意识的增加,会直接提高个体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使行为过程成为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在同伴竞争背景的激励下,与同伴群体的社会进行比较,使个体为了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满足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而做出的积极行为,这样可以使个体和群体共同进步。如果在同伴之间形成一种不健康的风气,比如对熬夜、游戏、看片等娱乐活动不加节制,忽视了学习,处在这样的群体背景下,个体也很容易产生消极、怠惰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比较机制没有发挥良好的促进、监督作用,那么,就会产生社会抑制作用。此外,寝室同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相处的时间越长,各成员对寝室其他成员和寝室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社会助长或社会抑制现象就越明显。
综合寝室同伴群体关系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女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比男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低年级比高年级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4结束语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因为情感隶属需要和交往、共同活动的目标一致而产生的。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使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存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又普遍存在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的发生机制(主要为群体背景的驱力作用和社会比较机制)对群体关系健康、积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
[2]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