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2014-07-17耿品万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调查应用

耿品万

摘 要:教育信息化已十年有余,硬件建设飞速发展,基本达标。但其课堂教学应用状况如何?本文调研了大量中小学教师、学生,给出了前瞻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13-04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应用是主战场,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2]

应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课堂教学要素都要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有很强的现实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抽取了重庆市南岸区30所小学,15所初中,约90%的中小学,共1904名学生及571名教师。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

1.学生调查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1道笔答题组成。问卷发出学生卷1904份,收回190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04份,有效率100%。

2.教师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4道笔答题组成。教师卷发出571张,收回571张,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71张,有效率100%。

3.问卷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现状、困惑与需求;二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兴趣等。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卷

第一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讲课情况:21人选A、 全部依赖,“照屏幕”宣科,占比1.10%;73人选B、有时依赖 ,占比3.83%;1810人选C、 配合讲授恰当运用,提高授课效率,占比95.07%。

第二题:哪些课程的老师上课喜欢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多选):1653人选A、 语文, 占比86.82%;1184人选B、数学,占比62.18%;1710人选C、英语,占比89.81%;3人选D、体育,占比0.2%;918人选E、美术,占比48.21%;1457人选F、音乐,占比76.52%;1297人选G其它学科,占比68.12%。

第三题: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情况(可多选): 1858人选A、有图像、图表的运用,占比97.58%;1833人选B、有动画、影视的运用,占比96.27%;1886人选C、有声音、配音的运用,占比99.05%;1052人选D、注意丰富色彩的运用,占比55.25%;1557人选E、有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运用,占比81.78%。

以上是教师在课堂上信息化设备使用率的调查。上述表格显示有95.07%的教师能“配合讲授恰当运用”,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依次是:英语(89.81%)、语文(86.82%)、音乐(76.52%)、数学(62.18%)等,这4个学科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多的学科。可见教师在授课时基本能全方位地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能享受上课的过程。

第四题: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授课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544人选A、非常有帮助,占比28.57%;1026人选B、比较有帮助,占比53.88%;330人选C、帮助不大,占比17.33%;4人选D、没有帮助,占比0.2%。

第五题:你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是否满意:569人选A、非常满意,占比29.88%;983人选B、比较满意,占比51.63%;228人选C、一般,占比11.97%;124人选D、不满意,占比6.52%。

第六题:你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820人选A、继续使用,占比43.07%;996人选B、改进后再继续使用,占比52.31%;86人选C、可用可不用,占比4.51%;2人选D、不必使用,占比0.11%。

上面三题是学生对信息化设备的认可度调查。以上表格显示,82.45%的学生觉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或有帮助,81.51%的学生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非常或比较满意,但是有52.31%的学生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改进后再继续使用。这表明学生十分赞同和满意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第七题:你是否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831人选A、从不,占比43.64%;1073人选B、偶尔,占比56.36%;0人选C、经常,占比0%。

这组数据是对学生自觉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主动学习的调查。以上表格显示,有56.36%的学生会偶尔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43.64%的学生从不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而经常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主动学习的学生数为0。这表明学生在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设备方面,无论是从思想认识、形式过程,还是技能,都急需提高、加强。

第八题:你最喜欢哪种学习方式?:785人选A、阅读书本与同学讨论,占比41.23%;934人B、观看视频资料,占比49.05%;185人选C、查阅期刊和文献,占比9.72%。

第九题:你觉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作用如何?615人选A、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占比32.30%;1263人选B、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占比66.33%;9人选C、缺乏教与学的双边情感交流,占比0.47%;16人选D、由于机器和环境的单调,造成实际教学效果的低下,占比0.84%。1人选E、实际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差不多,占比0.06%。

第十题:“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你的学习兴趣”,对这句话你持什么观点?640人选A、完全同意,占比33.61%;1195人选B、基本同意,占比62.76%;5人选C、完全不同意,占比0.26%;6人选D、不同意,占比0.32%;58人选E、不确定,占比3.05%。

第十一题 :你最喜欢老师采用以下哪种的教学方式?197人选A、传统的写黑板模式,占比10.35%;856人选B、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占比44.56%;533人选C、使用动画演示,占比27.99%;318人选D、实际操作演示,占比16.70%。

第十二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授课情况:639人选A、恰当运用,授课效率很高,占比33.57%;1250人选B、较为恰当运用,授课效率较高,占比65.65%;13人选C、不能很好驾驭和使用,授课效率一般,占比0.68%;2人选D、“照屏幕”宣科等现象严重,授课效率较差,占比0.10%。

以上是信息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调查。上述数据显示,49.05%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视频资料”,72.55%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新课时“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和“使用动画演示”;98.63%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但“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99.37%的学生觉得“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99.2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能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提高自己的授课效率。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授课的方式及老师的授课水平有很大的认同度;学生通过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十三题:你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口答题)

学生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有两点:一是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数量;二是希望自己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能更先进一些,处理数据的速度能更快一些。

(二) 教师卷

第一题:贵校是否有搭建校内教学资源库?270人选①有,占比47.29%;176人选②无,占比30.82%。

第二题:贵校是否有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311人选①有,占比54.47%;246人选②无,占比43.08%。

以上两题是针对校园教学资源库及网站建设相关工作的调查。调查显示,有47.29%的学校按均衡教育的要求搭建了校内教学资源库,有30.82%的学校在校内教学资源库建设上还存在空缺,而参加调查的老师还有21.89%的老师对学校是否建校内“教学资源库”一题选择了不填;有54.47%的学校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可见,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施、设备的认识及应用水平急需提高,沟通网站和资源库的缺乏,会让师生们身体在新时代,思想留在封闭的旧时代,滞后课改的效果,也会让新时代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题:以下哪种是你常用的教学方式?78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13.66%;305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53.42%;25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4.38%;282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49.39%。

一学期中,哪些方式是你从未用过的?263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46.06%;26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4.55%;344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60.2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40%。

你最想用哪种方式进行教学?170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29.77%;306人选②多媒体教室,占比53.59%;87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15.24%;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0.16%。

第四题:一学期中,你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概率是多少?188人选①90%以上,占比32.92%;131人选②75%左右,占比22.94%;98人选③50%,占比17.16%;79人选④25%,占比13.84%;67人选⑤5%以下,占比11.73%。

第五题:教学以外你常用以下哪种方式与学生沟通?435人选① 面对面,占比76.18%;260人选② 校讯通,占比45.53%;175人选③ QQ,占比30.65%;19人选④ 电子邮件,占比3.33%;6人选⑤校园网站,占比1.05%。

以上是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沟通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53.42%的教师常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电子白板和网络化机房教学的教师分别占了调查人数的13.66%和4.38%;还有49.39%的教师还是常用传统讲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46.06%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电子白板、60.2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化机房教学、甚至还有4.5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多媒体班班通教学;教师们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依次为:多媒体班班通、电子白板、网络教室。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率分别是90%以上的占32.92%;75%左右的占22.94%;50%的占17.16%;25%及以下的占25.57%。调查还显示,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后教师们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除了用得最多的 “面对面(76.18%)”沟通,通过校讯通和qq与学生沟通的教师也占到了调查教师的76.18%。

上述数据表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操作使用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例研究,彻底转变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方面的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促进卓越课堂的打造。

第六题:你教学中的资源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得?325人选①教学参考及配套光盘,占比56.92%;400人选②网络搜索,占比70.05%;147人选③校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25.74%;62人选④区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10.86%;51人选⑤城域网和农远资源库,占比8.93%。

第七题:你是否开展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336人选①是,占比58.84%;214人选②否,占比37.48%。

第八题:你是否接受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能力的提升培训?51人选① 从来没有,占比8.93%;304人选② 一学期1 ~ 2次,占比53.24%;200人选③ 经常小范围互相学习,占比35.03%。

第九题:课堂中课件的制作技术、使用时机、展示效果等是否列入你们学科评课的标准?261人选① 评课时涉及,占比45.71%;159人选② 偶尔涉及,占比27.85%;85人选③ 很少,占比14.89%;52人选④ 几乎不涉及,占比9.11%。

第十题:你是否持续关注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543人选①愿意,占比95.10%;17人选②不愿意,占比2.98%。

以上几题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从数据显示,教师们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找和获取教学资源;更有58.84%的教师能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这样的教学研讨方式更能摆脱包括时间、人力、物力在内的各项局限,以实现教学研讨的优化;渴望获得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能力的提升的占88.27%,希望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有95.1%。上述数据表明,教师希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更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十一题:使用投影或电子白板等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设备呈现给学生的运行时间是多少?188人选①10-15分钟,占比32.92%;201人选②15-25分钟,占比35.20%;105人选③25-35分钟,占比18.39%;47人选④整节课,占比8.23%。

这一题是针对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使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有68.12%的互动时间在25分钟以内。这表明,除一些教师将“人灌”变成了“电灌”,多数教师擅于把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时机,当用则用,懂得规避信息化设备损害教学规律和师生身体健康的一面。

第十二题:你主要使用的课件类型?493人选①PPT,占比86.34%;18人选②学科主题网站,占比3.15%;27人选③FLASH,占比4.73%;38人选④其它,占比6.65%。

有很多教师对PPT制作及文字的处理等都能熟练应用,同时教师们对学科主题网站、FLASH动画制作及其他课件的使用及制作技能却很低。这表明,经过10年左右的教育信息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虽然得到了提高,但还要加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度和密度,开展扎实的、有效的、持续的、深层次的应用及其培训。

第十三题: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你用过吗?教学中,什么时候用?通过笔答显示,仅有13.8%人使用过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基本上都在学生看书、做作业时使用该功能。

第十四题:电子白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通过笔答显示:仅18.2%人使用过电子白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触摸、板书、重点勾画、交互、无尘、绘画、保存课堂教学、回放等功能最吸引教师。

第十五题:网络机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教师们认为在网络机房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师生可互动、实时沟通的作业展示,反馈快、点评快、查找资料、共享资源等功能是最吸引教师的地方,但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及教师少之甚少。这表明,标志着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严重滞后,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第十六题:如何能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应用更有效的整合,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通过调查,提出率从高到低为:

① 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

② 建区域内资源平台,共享资源,加强教师交流。

③ 发各学科教学课件、资源光盘。

④ 供足够教学的配套设备,如电子白板、班班通均应配齐。

⑤ 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加强整合研究。

⑥不滥用多媒体,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使用。

四、思考与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深度融合”的最优化的课堂形态的必要环境。[1]通过调研,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呈现三个层次:一是传统多媒体技术;二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即电子白板;三是网络技术。三个层次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网络技术是最难掌握的,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技术,是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的高效环境。

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多媒体技术是多数教师掌握的,也是学生们常见的教学方式;电子白板和网络技术,则仅有少数教师应用于教学,但确是构建“卓越课堂”、“有效课堂”最有效的环境。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按“三个层次”梯度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新教师上岗培训。重点是“信息技术对教学有革命性影响”、“摒弃信息技术手段、工具、方法论”理念的培训和PPT、电子白板、网络的教学技术培训,引领教师“愿用”、“能用”、“敢用”技术上课教学。[3]

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示范引领。将怎样上好一堂现代教育技术课纳入学科优质课的范畴,同等对待,彻底摒弃“照屏幕宣科”、“电灌”等现象的发生。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评价体系融入“卓越课堂”体系,彻底予以必要且充分地考虑。

3. 科学构建教学资源库,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MOOC)。从层级上构建学校、区域、国家三级教学资源库,国家层级已经构建,重点是打造学校和区域层级,形成机制;从学科上向应用率高的英语、语文、音乐、数学倾斜,给予重点打造充实;从资源形态上重点充实图像、动画、声音,便于二次开发。三级教学资源库的重点在学校层级,要形成分学科按年级,年年往复、循环、扬弃更新的科学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

4. 践行“技术革新教学”、“双向深度融合”的理念,教育装备工作要有前瞻性。教学信息化应以应用为导向,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据,要执行配备标准,突破配备标准,多配电子白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电子书等,加强网络教学专用教室建设,使得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有场地,使得技术革新教学有阵地、环境。[4]

5. 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实现“深度融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统一规划,深度融合于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践行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才不会落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133322.html, 2012-3-13.

[2]杜占元.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DB/OL]. http://www.ncet.edu.cn/html/news/leader/20136133741.html, 2013-5-6.

[3]杨庆峰,赵卫国.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55-57.

[4]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调查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