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神剧“神”在哪

2014-07-16马伯庸

华声 2014年12期
关键词:神剧昆汀女老板

马伯庸

前几天和朋友看了昆汀的一部老片子《无耻混蛋》,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法国电影院女老板向纳粹复仇的故事。结尾很神,希特勒等一干纳粹大员被困在起火的电影院里,一支犹太游击队杀进去,把希特勒直接突突死了。我和朋友相顾愕然,没想到昆汀居然奔放到了这地步。

朋友说:如果替换一下,把希特勒换成东条英机,法国女老板换成上海女老板,犹太游击队换成八路军武工队,那不就成了抗日神剧吗?大家都笑,说这个可以叫做“抗德神剧”。然后开始扳着指头数,结果发现抗德神剧还真不少,远的有《虎口脱险》、《加里森敢死队》,近的有《兵临城下》、《美国队长》(严格来说,这个只能算半部)。网上一搜,原来“抗德神剧”居然早已经成了一个关键词——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原来各国人民都拍过类似的题 材。

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同样是情节夸张,为什么手撕鬼子看了觉得荒唐可笑,看《无耻混蛋》就没这感觉;为什么《举起手来》、《追击阿波丸》之类的抗日喜剧电影被吐槽,《虎口脱险》之类的抗德喜剧却成了经典?

有人给了个解释,美国人毕竟打败了德国,是胜利者,稍微夸张一点也没什么大碍。和真实战场上的情况一对比,抗日神剧里的杀鬼如麻就变成了一种意淫,自然看起来不舒服。

这个解释言之成理,但我总觉得哪儿不对。《虎口脱险》多精彩多机智啊,可那是一部法国片子。法国人在二战的表现和处境,比中国人还惨,可这并不影响这片子的经典程度。

再说回中国。我小时候看过《地雷战》、《地道战》,现在回过头想,这些也可以算作是抗日神剧的范畴,但好看得很。我唯恐这种评价带有怀旧的主观情绪,特意把这两部片子找出来重看了一遍,重在技术分析。结果发现,抛开硬件素质和意识形态不谈,这两部电影的情节编排和细节设置并不输给好莱坞大片。尤其是地道战里的高家庄战斗,小细节层出不穷,极富想象力,恍惚在看《小鬼当家》。

跟那些经典相比,现在的神剧简直被爆成渣。比如在《永不磨灭的番号》中,被子弹射到的孙成海营长还没倒在地下就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了下来;再比如《箭在弦上》里,抗日女侠一开始遭到日本兵的围攻,寡不敌众惨遭轮奸,三个日本兵轮奸过后,女侠突然小宇宙爆发!翻身而起,抓起了地上的弓和箭,箭无虚发,一众日本兵和汉奸纷纷被射倒,看完这些片段,网友只有一句话: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于是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了。

抗日神剧之所以“神”,和题材没关系,跟夸张风格没关系,甚至跟过度丑化敌人什么的也没关系,这些都不是必然成雷的因素,说一千,道一万,就三个字儿:不好看。

你可以手撕鬼子,只要撕得好看。

你可以扔个手榴弹干掉日军飞机,只要扔得漂 亮。

你可以让尼姑、和尚、江湖奇侠走在抗战第一线,只要故事足够精彩。

你可以让一位刺客去刺杀日本大将,只要手段足够高。

甚至你可以搞出一队中国的超级英雄,民国队长、红巨人、雷神震子、青铜侠、军统局特工什么的,只要拍得够炫够酷。

这么说吧,没有天雷题材,也没有天雷的桥段,只有天雷的创作者。水平不够,粗制滥造,漫不经心,不肯认真创作,就算把《纸牌屋》的本子给你,也只能拍成《棋牌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剧昆汀女老板
听着熟悉的BGM,你开启暑期神剧模式了吗?
《大师镜头 昆汀篇》
神剧——太平天国运动
“抗日神剧”主创喊冤?
第九个“恶人”
送水工智辩女老板
《老兵》:目击“韩国昆汀”
我是猫
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