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金莲花资源调查与保护措施

2014-07-16赵立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资源调查金莲花塞罕坝

赵立群

摘 要:通过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金莲花的资源调查与统计,分析金莲花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金莲花;资源调查;保护措施;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82-02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金莲花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研究上。1997年金莲花入选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50个品种之一,并被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正式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名录[1-3]。为了摸清塞罕坝金莲花资源现状,2009-2010年笔者对金莲花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海拔在

1 500m以上,至高点大光顶子为1 936m。本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4℃,无霜期短,常年多在60d左右,极端最低温度-42.8℃,极端最高温度30.9℃,年均日照2 367.8h,年均降水量437.8mm,年均6级以上大风76d,积雪长达7个月[4]。

2 研究方法

根据机械林场现有的金莲花科研资料,结合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在金莲花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地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进行样方(样圆)调查,即在样地内设置1个主样方(样圆),以主样方(样圆)为中心对角线等距设置4个副样方(样圆),样地数量根据调查地点的面积可以适当加密。

3 结果与分析

塞罕坝金莲花野生资源现状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三瞪眼金莲花基地分布最多,密度最大;五道沟、如意和一线分布面积也较大,都为100hm2;大烟馆、驹子沟、金莲映日、二龙泉羊肠河、一龙泉羊肠河湿地分布密度较大,分别为90株/m2、75株/m2、60株/m2、60株/m2、60株/m2;金莲花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分布面积约为1 201hm2,平均密度为45株/m2。

4 资源保护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走访认为:近年来虽然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加大了野生金莲花资源保护力度,但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分布面积明显减少,由1990年时分布约6 667hm2降至现在的1 333hm2左右;二是分布区内野生金莲花的密度和生产能力明显降低,预计区域内总产干花已不足60t;三是质量有所降低,景观规模、花朵明显变小,掠夺性采摘的产品医用有效成分明显减少。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气候变暖,湿地减少,金莲花适生地减少所致;二是林业工程在大面积的金莲花分布地进行了造林;三是周边过度放牧,对金莲花适生地的侵蚀;四是随着人们对金莲花的不断需求,掠夺性采摘,也是面积减少、密度降低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5 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金莲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金莲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塞罕坝须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塞罕坝金莲花保护与开发方案》,在加大金莲花野生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采取人工抚育和加大周边金莲花人工栽培面积等措施合理开发,以促进金莲花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1 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金莲花是塞罕坝重要的植物资源组成部分,保护金莲花,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宣传。一是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的宣传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金莲花资源的保护;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保护金莲花资源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金莲花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三是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公安分局为主导,广泛宣传公园、保护区管理条例以及舍饲禁牧政策,发布“保护金莲花野生资源”公告,在林场周围乡村张贴,加强宣传。

5.2 杜绝采摘行为 对已被圈定保护区范围的野生金莲花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实施保护。在资源保护实施的过程中,把场内金莲花主要分布区定为保护区,面积约1 333hm2,在全厂范围内实施金莲花资源保护政策。景区核心区、旅游沿线设为重点保护区,禁止一切采摘;曼甸分场面积约667hm2,在重点保护区外内建立了107hm2的生产基地和27hm2的种子繁育基地。在保护区内6个分场实行轮采,确定适时采收期,禁止提前采摘花蕾。同时在保护区设标牌,使人们一目了然,对重点保护区的基地,在周围架设围栏,专人管理养护。

5.3 建立金莲花繁育基地 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四道沟梁头,选定了27hm2野生金莲花密度较大的地块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架设围栏设专人看护,为大面积人工加密示范推广田提供种子。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三瞪眼的大滩,选择了107hm2的野生金莲花原产地作为首期人工加密基地,架设围栏,通过人为的办法逐年播种,增加密度,提高产量,待密度加大后,再选择其它地段进行加密。通过野生抚育使金莲花基本恢复了野生最佳密度,单位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5.4 开展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 将金莲花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首先,金莲花野生分布地区有限,变野生为家种并进行科学管理与种植,把金莲花从高山引向平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和推广GAP规范化种植,可以满足金莲花的市场需求,并为野生抚育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没有金莲花分布、但与原生地类似的环境中适当进行半野生栽培,辅以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人工管理措施,并在分布密度稀疏的地块适当进行人工补种,以增加种群数量。由于野生抚育不占用耕地、人为干预少、药材质量好、不易产生病虫害且远离污染源,因此是生产金莲花绿色药材、保持道地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70-80.

[2]丁万隆,陈震,陈君.金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9-21.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1-59.

[4]安长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69-7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金莲花的资源调查与统计,分析金莲花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金莲花;资源调查;保护措施;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82-02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金莲花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研究上。1997年金莲花入选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50个品种之一,并被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正式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名录[1-3]。为了摸清塞罕坝金莲花资源现状,2009-2010年笔者对金莲花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海拔在

1 500m以上,至高点大光顶子为1 936m。本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4℃,无霜期短,常年多在60d左右,极端最低温度-42.8℃,极端最高温度30.9℃,年均日照2 367.8h,年均降水量437.8mm,年均6级以上大风76d,积雪长达7个月[4]。

2 研究方法

根据机械林场现有的金莲花科研资料,结合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在金莲花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地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进行样方(样圆)调查,即在样地内设置1个主样方(样圆),以主样方(样圆)为中心对角线等距设置4个副样方(样圆),样地数量根据调查地点的面积可以适当加密。

3 结果与分析

塞罕坝金莲花野生资源现状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三瞪眼金莲花基地分布最多,密度最大;五道沟、如意和一线分布面积也较大,都为100hm2;大烟馆、驹子沟、金莲映日、二龙泉羊肠河、一龙泉羊肠河湿地分布密度较大,分别为90株/m2、75株/m2、60株/m2、60株/m2、60株/m2;金莲花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分布面积约为1 201hm2,平均密度为45株/m2。

4 资源保护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走访认为:近年来虽然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加大了野生金莲花资源保护力度,但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分布面积明显减少,由1990年时分布约6 667hm2降至现在的1 333hm2左右;二是分布区内野生金莲花的密度和生产能力明显降低,预计区域内总产干花已不足60t;三是质量有所降低,景观规模、花朵明显变小,掠夺性采摘的产品医用有效成分明显减少。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气候变暖,湿地减少,金莲花适生地减少所致;二是林业工程在大面积的金莲花分布地进行了造林;三是周边过度放牧,对金莲花适生地的侵蚀;四是随着人们对金莲花的不断需求,掠夺性采摘,也是面积减少、密度降低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5 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金莲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金莲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塞罕坝须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塞罕坝金莲花保护与开发方案》,在加大金莲花野生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采取人工抚育和加大周边金莲花人工栽培面积等措施合理开发,以促进金莲花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1 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金莲花是塞罕坝重要的植物资源组成部分,保护金莲花,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宣传。一是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的宣传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金莲花资源的保护;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保护金莲花资源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金莲花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三是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公安分局为主导,广泛宣传公园、保护区管理条例以及舍饲禁牧政策,发布“保护金莲花野生资源”公告,在林场周围乡村张贴,加强宣传。

5.2 杜绝采摘行为 对已被圈定保护区范围的野生金莲花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实施保护。在资源保护实施的过程中,把场内金莲花主要分布区定为保护区,面积约1 333hm2,在全厂范围内实施金莲花资源保护政策。景区核心区、旅游沿线设为重点保护区,禁止一切采摘;曼甸分场面积约667hm2,在重点保护区外内建立了107hm2的生产基地和27hm2的种子繁育基地。在保护区内6个分场实行轮采,确定适时采收期,禁止提前采摘花蕾。同时在保护区设标牌,使人们一目了然,对重点保护区的基地,在周围架设围栏,专人管理养护。

5.3 建立金莲花繁育基地 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四道沟梁头,选定了27hm2野生金莲花密度较大的地块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架设围栏设专人看护,为大面积人工加密示范推广田提供种子。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三瞪眼的大滩,选择了107hm2的野生金莲花原产地作为首期人工加密基地,架设围栏,通过人为的办法逐年播种,增加密度,提高产量,待密度加大后,再选择其它地段进行加密。通过野生抚育使金莲花基本恢复了野生最佳密度,单位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5.4 开展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 将金莲花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首先,金莲花野生分布地区有限,变野生为家种并进行科学管理与种植,把金莲花从高山引向平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和推广GAP规范化种植,可以满足金莲花的市场需求,并为野生抚育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没有金莲花分布、但与原生地类似的环境中适当进行半野生栽培,辅以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人工管理措施,并在分布密度稀疏的地块适当进行人工补种,以增加种群数量。由于野生抚育不占用耕地、人为干预少、药材质量好、不易产生病虫害且远离污染源,因此是生产金莲花绿色药材、保持道地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70-80.

[2]丁万隆,陈震,陈君.金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9-21.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1-59.

[4]安长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69-7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金莲花的资源调查与统计,分析金莲花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金莲花;资源调查;保护措施;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82-02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金莲花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研究上。1997年金莲花入选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50个品种之一,并被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正式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名录[1-3]。为了摸清塞罕坝金莲花资源现状,2009-2010年笔者对金莲花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海拔在

1 500m以上,至高点大光顶子为1 936m。本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4℃,无霜期短,常年多在60d左右,极端最低温度-42.8℃,极端最高温度30.9℃,年均日照2 367.8h,年均降水量437.8mm,年均6级以上大风76d,积雪长达7个月[4]。

2 研究方法

根据机械林场现有的金莲花科研资料,结合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在金莲花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地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进行样方(样圆)调查,即在样地内设置1个主样方(样圆),以主样方(样圆)为中心对角线等距设置4个副样方(样圆),样地数量根据调查地点的面积可以适当加密。

3 结果与分析

塞罕坝金莲花野生资源现状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三瞪眼金莲花基地分布最多,密度最大;五道沟、如意和一线分布面积也较大,都为100hm2;大烟馆、驹子沟、金莲映日、二龙泉羊肠河、一龙泉羊肠河湿地分布密度较大,分别为90株/m2、75株/m2、60株/m2、60株/m2、60株/m2;金莲花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分布面积约为1 201hm2,平均密度为45株/m2。

4 资源保护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走访认为:近年来虽然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加大了野生金莲花资源保护力度,但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塞罕坝野生金莲花资源分布面积明显减少,由1990年时分布约6 667hm2降至现在的1 333hm2左右;二是分布区内野生金莲花的密度和生产能力明显降低,预计区域内总产干花已不足60t;三是质量有所降低,景观规模、花朵明显变小,掠夺性采摘的产品医用有效成分明显减少。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气候变暖,湿地减少,金莲花适生地减少所致;二是林业工程在大面积的金莲花分布地进行了造林;三是周边过度放牧,对金莲花适生地的侵蚀;四是随着人们对金莲花的不断需求,掠夺性采摘,也是面积减少、密度降低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5 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金莲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金莲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塞罕坝须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塞罕坝金莲花保护与开发方案》,在加大金莲花野生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采取人工抚育和加大周边金莲花人工栽培面积等措施合理开发,以促进金莲花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1 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金莲花是塞罕坝重要的植物资源组成部分,保护金莲花,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宣传。一是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的宣传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金莲花资源的保护;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保护金莲花资源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金莲花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三是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公安分局为主导,广泛宣传公园、保护区管理条例以及舍饲禁牧政策,发布“保护金莲花野生资源”公告,在林场周围乡村张贴,加强宣传。

5.2 杜绝采摘行为 对已被圈定保护区范围的野生金莲花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实施保护。在资源保护实施的过程中,把场内金莲花主要分布区定为保护区,面积约1 333hm2,在全厂范围内实施金莲花资源保护政策。景区核心区、旅游沿线设为重点保护区,禁止一切采摘;曼甸分场面积约667hm2,在重点保护区外内建立了107hm2的生产基地和27hm2的种子繁育基地。在保护区内6个分场实行轮采,确定适时采收期,禁止提前采摘花蕾。同时在保护区设标牌,使人们一目了然,对重点保护区的基地,在周围架设围栏,专人管理养护。

5.3 建立金莲花繁育基地 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四道沟梁头,选定了27hm2野生金莲花密度较大的地块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架设围栏设专人看护,为大面积人工加密示范推广田提供种子。在重点保护区北曼甸林场三瞪眼的大滩,选择了107hm2的野生金莲花原产地作为首期人工加密基地,架设围栏,通过人为的办法逐年播种,增加密度,提高产量,待密度加大后,再选择其它地段进行加密。通过野生抚育使金莲花基本恢复了野生最佳密度,单位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5.4 开展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 将金莲花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首先,金莲花野生分布地区有限,变野生为家种并进行科学管理与种植,把金莲花从高山引向平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和推广GAP规范化种植,可以满足金莲花的市场需求,并为野生抚育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没有金莲花分布、但与原生地类似的环境中适当进行半野生栽培,辅以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人工管理措施,并在分布密度稀疏的地块适当进行人工补种,以增加种群数量。由于野生抚育不占用耕地、人为干预少、药材质量好、不易产生病虫害且远离污染源,因此是生产金莲花绿色药材、保持道地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70-80.

[2]丁万隆,陈震,陈君.金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9-21.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1-59.

[4]安长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69-7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调查金莲花塞罕坝
金莲花的本草考证Δ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蒙药金莲花资源分布、种植现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