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套油菜不同密度与产量关系初探
2014-07-16康启忠
康启忠
摘 要:试验结果显示,在贵池区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都表现最佳,经济效益达5 624.8元/hm2。
关键词:棉套油菜;产量;经济效益;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43-03
油菜是贵池区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种植好优质油菜,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区棉套油面积占全区油菜总面积的5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套油实行免耕种植制度,由于棉花推广杂交抗虫棉,种植密度越来越稀,而油菜也随着棉花稀植而密度下降,油菜的产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越势。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宜贵池区最佳棉套油种植密度,于2012-2013年度开展了不同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因子为密度,共设6个处理,每667m2分别为2 000株,2 500株,3 000株,3 500株,4 000株,
5 000株。品种为华协102。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大区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33.5hm2。根据棉花畦子,油菜行距设60cm,株距按密度依次设置为55cm,44cm,37cm,32cm,28cm,22cm,单株移栽,各处理间设50cm 的走道,四周设保护行。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驻驾村18组汪新民农户棉田进行。供试棉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其中土壤有机质35.7g/kg,碱解氮221mg/kg,速效磷11.9mg/kg,速效钾117.5mg/kg,pH值7.1,排灌方便。
1.3 试验管理 采取育苗移栽,于2012年9月13日播种,苗床播种量400g/667m2,10月28日选取健壮苗移栽,苗龄48d,叶龄7.1叶。免耕移栽,肥料运筹:苗床每hm2施15 000kg农家肥+75kg 45%复合肥(15∶15∶15)+15kg硼砂;大田基肥每hm2施300kg 45%复混肥(15∶15∶15)+4.5kg持力硼,拌均穴施;11月15日进行第1次追肥,每hm2施尿素75kg,人畜粪750kg,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012年12月28日进行第2次追肥,穴施;每hm2施用150kg尿素,人畜粪750kg,并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始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hm2用750g速效硼+磷酸二氢钾1.5kg兑水750kg喷施。病虫害防治:在苗期每hm2用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喷施防治蚜虫1次。始花期每hm2用70%多菌灵7.5kg+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防治菌核病、蚜虫1次。
1.4 观察调查项目 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薹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成熟期每小区取样5株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株高、最低分枝节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每大区对角线取3个样方,每样方为20m2,分别收割、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但达到一度密度时产量也出现下降趋势,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密度与产量呈现二次项关系(如图1),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我们对其进行新复极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存在极显著水平差异。处理为667m2栽4 000株的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其次为5 000株/667m2处理,3 500株/667m2和3 000株/667m2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667m2栽2 500株和2 000株之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在棉套油中油菜的移栽密度以4 000~5 000株这宜,超过5 0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低于4 000株不能发挥该地的最大产力。
2.2 不同密度处理对油菜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知:随着单位面积上移栽密度的加大,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个体性状也随着下降,单株生产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最高是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为180.9cm,最低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168.9cm;最低有效分枝部位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最高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40.2cm,最低是667m2栽2 000株处理为31.7cm;有效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多是667m2栽2 000株,一次有效分析数达到19.4个,二次分枝数达到13.1个,而667m2栽5 000株的处理一次分枝为11.7个,二次分枝为6.3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2.4 不同密度处理间抗逆性分析 为了研究油菜移栽密度与油菜的抗性关系,我们在油菜越冬期和油菜收获期对油菜的冻害和菌核病进行了调查。在受冻方面,稀植的油菜抗冻性增强,主要是由于油菜稀植后,油菜个体生长较好,叶片增厚,根茎较粗,而随着油菜密度的增加,个体质量随着下降,抗冻能力,呈下降趋势;在抗菌核病方面,由于2013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病菌加重,这可能与密度增加,油菜群体通风通光能力下降,湿度增加,加重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但在抗倒方面,密度小的倒伏程度越大,密度大的倒伏程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密度稀的油菜个体生长量较大,而遇到风雨时个体承担的重量较大而倒伏,而密度较大的油菜由于个体生长量较小,加上个体间的相互帮衬、相互支撑而倒伏程度较小。
2.5 不同密度处理间油菜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不同密度油菜经济效益分析可知: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生产成本也在逐渐增加,尤其在人工投入方面增加较大。从纯收入分析,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低,为2 446.25元/hm2,栽4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高,达到5 624.8元/hm2,栽3 000株的处理收益为4 935.97元/hm2,栽5 000株的收益为3 640.28元/hm2。其收益排序移栽密度分别为:4 000>3 000>3 500>5 000>2 500>2 000。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产量将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工移栽费用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因此,试验结果表明,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经济效益达到5 624.8元/hm2。
参与文献
[1]杨经泽.杂交油菜栽培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34.
[2]蒋守华,刘葛山.不同密度对杂交油菜新组合“H3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摘 要:试验结果显示,在贵池区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都表现最佳,经济效益达5 624.8元/hm2。
关键词:棉套油菜;产量;经济效益;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43-03
油菜是贵池区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种植好优质油菜,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区棉套油面积占全区油菜总面积的5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套油实行免耕种植制度,由于棉花推广杂交抗虫棉,种植密度越来越稀,而油菜也随着棉花稀植而密度下降,油菜的产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越势。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宜贵池区最佳棉套油种植密度,于2012-2013年度开展了不同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因子为密度,共设6个处理,每667m2分别为2 000株,2 500株,3 000株,3 500株,4 000株,
5 000株。品种为华协102。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大区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33.5hm2。根据棉花畦子,油菜行距设60cm,株距按密度依次设置为55cm,44cm,37cm,32cm,28cm,22cm,单株移栽,各处理间设50cm 的走道,四周设保护行。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驻驾村18组汪新民农户棉田进行。供试棉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其中土壤有机质35.7g/kg,碱解氮221mg/kg,速效磷11.9mg/kg,速效钾117.5mg/kg,pH值7.1,排灌方便。
1.3 试验管理 采取育苗移栽,于2012年9月13日播种,苗床播种量400g/667m2,10月28日选取健壮苗移栽,苗龄48d,叶龄7.1叶。免耕移栽,肥料运筹:苗床每hm2施15 000kg农家肥+75kg 45%复合肥(15∶15∶15)+15kg硼砂;大田基肥每hm2施300kg 45%复混肥(15∶15∶15)+4.5kg持力硼,拌均穴施;11月15日进行第1次追肥,每hm2施尿素75kg,人畜粪750kg,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012年12月28日进行第2次追肥,穴施;每hm2施用150kg尿素,人畜粪750kg,并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始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hm2用750g速效硼+磷酸二氢钾1.5kg兑水750kg喷施。病虫害防治:在苗期每hm2用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喷施防治蚜虫1次。始花期每hm2用70%多菌灵7.5kg+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防治菌核病、蚜虫1次。
1.4 观察调查项目 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薹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成熟期每小区取样5株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株高、最低分枝节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每大区对角线取3个样方,每样方为20m2,分别收割、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但达到一度密度时产量也出现下降趋势,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密度与产量呈现二次项关系(如图1),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我们对其进行新复极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存在极显著水平差异。处理为667m2栽4 000株的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其次为5 000株/667m2处理,3 500株/667m2和3 000株/667m2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667m2栽2 500株和2 000株之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在棉套油中油菜的移栽密度以4 000~5 000株这宜,超过5 0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低于4 000株不能发挥该地的最大产力。
2.2 不同密度处理对油菜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知:随着单位面积上移栽密度的加大,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个体性状也随着下降,单株生产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最高是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为180.9cm,最低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168.9cm;最低有效分枝部位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最高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40.2cm,最低是667m2栽2 000株处理为31.7cm;有效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多是667m2栽2 000株,一次有效分析数达到19.4个,二次分枝数达到13.1个,而667m2栽5 000株的处理一次分枝为11.7个,二次分枝为6.3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2.4 不同密度处理间抗逆性分析 为了研究油菜移栽密度与油菜的抗性关系,我们在油菜越冬期和油菜收获期对油菜的冻害和菌核病进行了调查。在受冻方面,稀植的油菜抗冻性增强,主要是由于油菜稀植后,油菜个体生长较好,叶片增厚,根茎较粗,而随着油菜密度的增加,个体质量随着下降,抗冻能力,呈下降趋势;在抗菌核病方面,由于2013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病菌加重,这可能与密度增加,油菜群体通风通光能力下降,湿度增加,加重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但在抗倒方面,密度小的倒伏程度越大,密度大的倒伏程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密度稀的油菜个体生长量较大,而遇到风雨时个体承担的重量较大而倒伏,而密度较大的油菜由于个体生长量较小,加上个体间的相互帮衬、相互支撑而倒伏程度较小。
2.5 不同密度处理间油菜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不同密度油菜经济效益分析可知: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生产成本也在逐渐增加,尤其在人工投入方面增加较大。从纯收入分析,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低,为2 446.25元/hm2,栽4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高,达到5 624.8元/hm2,栽3 000株的处理收益为4 935.97元/hm2,栽5 000株的收益为3 640.28元/hm2。其收益排序移栽密度分别为:4 000>3 000>3 500>5 000>2 500>2 000。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产量将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工移栽费用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因此,试验结果表明,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经济效益达到5 624.8元/hm2。
参与文献
[1]杨经泽.杂交油菜栽培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34.
[2]蒋守华,刘葛山.不同密度对杂交油菜新组合“H3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摘 要:试验结果显示,在贵池区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都表现最佳,经济效益达5 624.8元/hm2。
关键词:棉套油菜;产量;经济效益;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43-03
油菜是贵池区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种植好优质油菜,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区棉套油面积占全区油菜总面积的5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套油实行免耕种植制度,由于棉花推广杂交抗虫棉,种植密度越来越稀,而油菜也随着棉花稀植而密度下降,油菜的产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越势。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宜贵池区最佳棉套油种植密度,于2012-2013年度开展了不同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因子为密度,共设6个处理,每667m2分别为2 000株,2 500株,3 000株,3 500株,4 000株,
5 000株。品种为华协102。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大区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33.5hm2。根据棉花畦子,油菜行距设60cm,株距按密度依次设置为55cm,44cm,37cm,32cm,28cm,22cm,单株移栽,各处理间设50cm 的走道,四周设保护行。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驻驾村18组汪新民农户棉田进行。供试棉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其中土壤有机质35.7g/kg,碱解氮221mg/kg,速效磷11.9mg/kg,速效钾117.5mg/kg,pH值7.1,排灌方便。
1.3 试验管理 采取育苗移栽,于2012年9月13日播种,苗床播种量400g/667m2,10月28日选取健壮苗移栽,苗龄48d,叶龄7.1叶。免耕移栽,肥料运筹:苗床每hm2施15 000kg农家肥+75kg 45%复合肥(15∶15∶15)+15kg硼砂;大田基肥每hm2施300kg 45%复混肥(15∶15∶15)+4.5kg持力硼,拌均穴施;11月15日进行第1次追肥,每hm2施尿素75kg,人畜粪750kg,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012年12月28日进行第2次追肥,穴施;每hm2施用150kg尿素,人畜粪750kg,并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始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hm2用750g速效硼+磷酸二氢钾1.5kg兑水750kg喷施。病虫害防治:在苗期每hm2用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喷施防治蚜虫1次。始花期每hm2用70%多菌灵7.5kg+蚍蚜酮0.6kg兑水750kg喷施防治菌核病、蚜虫1次。
1.4 观察调查项目 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薹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成熟期每小区取样5株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株高、最低分枝节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每大区对角线取3个样方,每样方为20m2,分别收割、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但达到一度密度时产量也出现下降趋势,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密度与产量呈现二次项关系(如图1),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我们对其进行新复极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存在极显著水平差异。处理为667m2栽4 000株的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其次为5 000株/667m2处理,3 500株/667m2和3 000株/667m2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667m2栽2 500株和2 000株之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在棉套油中油菜的移栽密度以4 000~5 000株这宜,超过5 0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低于4 000株不能发挥该地的最大产力。
2.2 不同密度处理对油菜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知:随着单位面积上移栽密度的加大,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个体性状也随着下降,单株生产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最高是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为180.9cm,最低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168.9cm;最低有效分枝部位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最高是667m2栽5 000株处理为40.2cm,最低是667m2栽2 000株处理为31.7cm;有效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多是667m2栽2 000株,一次有效分析数达到19.4个,二次分枝数达到13.1个,而667m2栽5 000株的处理一次分枝为11.7个,二次分枝为6.3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2.4 不同密度处理间抗逆性分析 为了研究油菜移栽密度与油菜的抗性关系,我们在油菜越冬期和油菜收获期对油菜的冻害和菌核病进行了调查。在受冻方面,稀植的油菜抗冻性增强,主要是由于油菜稀植后,油菜个体生长较好,叶片增厚,根茎较粗,而随着油菜密度的增加,个体质量随着下降,抗冻能力,呈下降趋势;在抗菌核病方面,由于2013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病菌加重,这可能与密度增加,油菜群体通风通光能力下降,湿度增加,加重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但在抗倒方面,密度小的倒伏程度越大,密度大的倒伏程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密度稀的油菜个体生长量较大,而遇到风雨时个体承担的重量较大而倒伏,而密度较大的油菜由于个体生长量较小,加上个体间的相互帮衬、相互支撑而倒伏程度较小。
2.5 不同密度处理间油菜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不同密度油菜经济效益分析可知: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生产成本也在逐渐增加,尤其在人工投入方面增加较大。从纯收入分析,667m2栽2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低,为2 446.25元/hm2,栽4 000株的处理收益最高,达到5 624.8元/hm2,栽3 000株的处理收益为4 935.97元/hm2,栽5 000株的收益为3 640.28元/hm2。其收益排序移栽密度分别为:4 000>3 000>3 500>5 000>2 500>2 000。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产量将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工移栽费用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因此,试验结果表明,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经济效益达到5 624.8元/hm2。
参与文献
[1]杨经泽.杂交油菜栽培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34.
[2]蒋守华,刘葛山.不同密度对杂交油菜新组合“H3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
(责编:徐焕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