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肖像漫画的一次亲密接触

2014-07-16应建云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肖像漫画

教材分析

《“我”与肖像漫画的一次亲密接触》是校本美术选修模块教学内容,也是《漫画选修教学在高中美术模块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课例之一。本课以欣赏肖像漫画作品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肖像漫画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及绘制方法等,并能积极创作出肖像漫画作品,努力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和绘画能力。同时通过课例活动更能使学生在忙碌的文化学习中感受到肖像漫画作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学情分析

相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生活感悟和信息储存,尤其是漫画的阅读量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社会和环境等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表达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予他们一个交流和创作的平台。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充分抓住对象的特征,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精神和职业特征,增加肖像漫画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不断了解肖像漫画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充分运用肖像漫画作品的绘制方法表现在各自的作品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不断拓宽学生表现肖像漫画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生活美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不断了解肖像漫画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以及绘制技巧等。

教学难点

学生怎样有效把握人物的变形,注重形神兼备,使得原型得到最大限度的“漫化”,增加肖像漫画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作业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这些明星都是谁呢?教师出示图片(图1-图4)

学生讨论:姚明、赵本山、贝克汉姆、小沈阳。

2.教师提问:这些漫画人物作品与现实人物相比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3.教师总结:肖像漫画最大的特点在于“肖”与“漫”,“漫”是作品的特殊语言,作者通过精准、幽默的“漫”语,给大家带来融融之乐。

4.教师出示课题:“我”与肖像漫画的一次亲密接触。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欣赏导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相互讨论中了解肖像漫画的一些特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二、有效设问,层层深入

1.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肖像漫画作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呢?

学生回答:概括、夸张、变形、幽默风趣的表现手法。

2.教师总结:肖像漫画它的创作是本着夸张人的趣处,而不是丑化的原则,把一个生活中的人物变形成为一个漫画中的人物。特别是对人的五官、脸型、发型的夸张、把小的画的更小,大的画的更大,同时注重人物的职业特征。

3.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常见的线描肖像漫画作品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并出示图片(图5-图10)

4.教师总结:除了常见的线描肖像漫画以外,还有油画肖像漫画、水粉肖像漫画、水墨肖像漫画、剪纸肖像漫画、素描肖像漫画、电脑数码肖像漫画等。

设计意图:采用有效设问、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了解肖像漫画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的欲望。

三、把握要点,动手体验

1.教师提问:假如你是漫画大师,你是怎样来表现一张肖像漫画作品呢?

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甲回答: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

2.教师总结:在表现时要重点突出对象的主要形象特征,省略次要部位,有些甚至干脆不画,还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譬如人的“喜、怒、哀、乐”等。

学生乙回答:要观察对象的脸型,每个人的脸型不同,特征也就不一样。

3.教师提问:那你们知道人的脸型有哪些吗?

学生讨论:“国字脸”、“鹅蛋脸” ……

4.教师总结:我国民间画决把人的脸概括成“八格”,即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头部的基本形状,教师黑板演示……

5.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学生丙回答:画漫画作品还要有漫画味道……

6.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我们画漫画肖像不在于笔墨多少,而在于把握变形,使原型得到最大程度的“漫化”。“漫化”不等于“丑化”,夸张变形后的形象要给人以艺术美感并有漫画趣味。

……

7.教师总结:表现一张肖像漫画作品首先要确定一个对象(最好能够面对面的观察、写生);其次要大胆决定对象的面部特征(如大鼻子、扇风耳朵、小眼睛等等);最后要尽量突出对象特征,并简化其他部分,或者干脆不画。

8.教师提出要求:刚才我们讨论了一张肖像漫画作品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大家也请尝试一下吧。教师发下作业纸。

……

9.教师活动安排:大家前后四人一组,用线描的方式尝试画我身边的同学、朋友等。要求:①重点突出,②简明扼要的抓住对方的特征。

学生兴致高涨,创作欲望强烈。教师巡回指导。

……

设计意图:把握要点,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通过表现肖像漫画人物的教学环节,使枯燥的人物绘画技巧与幽默、夸张的人物线描相结合,既注重了绘画的基本技能,又加强了学生的互动层面,使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四、作业呈现,展示评价

1.教师随机抽选学生的几幅作业摆放到PPT模板上(图11-图19),鼓励学生发言:先请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这些漫画肖像人物作品有没有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然后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评述。endprint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甲回答:见(图11)这幅作品,画出了美术教师的整体形象。美术教师那短短的头发,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给人的感觉很可爱。(教室里一片欢笑)

学生乙回答: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头部画的很大,这是肖像漫画作品一贯的画法,突出了美术教师机智、幽默、风趣的一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说出了肖像漫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时也表达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职业特征,还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丙回答:见(图12)这幅作品,表现了数学老师丰富的脸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他热情洋溢的课堂教学。

学生丁回答:见(图15)这幅作品,夸大了这位男生的嘴,使他的嘴巴更加大了,细微处也不容错过,尤其是痣的表现很到位。(教室里气氛异常高涨)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肖像漫画作品的呈现、评析,更加深了对这类题材作品的深入了解,让他们感受到表现肖像漫画作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让我们不断拓宽肖像漫画作品的想象空间、转变观念,培养大家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相信大家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介绍:应建云,男,中学高级教师,余姚市高中美术骨干。

(余姚市第二中学 浙江宁波)

张重欣点评:

1.教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发校本选修课程,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专业所长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完美结合起来。

2.本课首先从欣赏与交流着手让学生了解漫画人物的一些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双方教学活动开展显得有意义。在美术欣赏课中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导入的新颖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显然这堂课的导入是比较成功的。其次教师通过有效设问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双边活动中不断归纳漫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及作品的表现形式,重视“以学论教”,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再次在构思与创作环节中,学生能充分抓住漫画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创作,又注重绘画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最后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整堂课教学目的明确,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是一堂值得借鉴的选修课程。

(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 浙江宁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肖像漫画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肖像》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知识漫画
漫画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