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境理论的中英爱情微小说话语分析

2014-07-16焦晓丽张红燕马明良

关键词:语料言语语境

焦晓丽,张红燕,马明良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交际民族志学代表人物DellHymes于1972年在“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及其模式”一文中将交际情景的组成部分归纳概括为SPEAKING,(1997,32)分别代表了言语情境的组成部分。具体说来即Setting and Scene(S)环境和场合,Participants(P)参与者,Ends(E)目标和效果,Act sequence(A)信息内容与形式,Key(K)传递信息的方式、格调,Instrumentalities(I)交流中的行为规范,Genres(G)言语体裁。

交际民族志学是社会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个流派,“它注重研究在不同组织,社团,社区及社会因文化习俗的不同给语言应用带来的影响和限制。”(1997,33)它首先注意的是言语交际的组成要素,对情景要素的分析旨在探索社区内言谈活动如何关联,这种关联形成何种格局,其中有何规律。这就是本文将试图做到的。

目前就Hymes提出的语境理论,国内有许多学者总结和运用了其研究成果。2009年,陈宁在《基于海姆斯的语境理论模式析“等了一整天”》一文摘取了几个重要的情景要素对这篇小说做了深刻的分析。2012年王杰文在《戴尔·海姆斯与“讲述的民族志”》系统详尽地阐述了交际民族志的核心思想。

对于英文微小说的研究在国内基本上属于空白。而国内的中文微小说的研究正渐入佳境,2010年始,逐渐出现少量的研究成果。较为典型的是2012年崔凯璇的《由微小说的特质看当代社会文化心态》,他认为微小说在微博的推动下,形成惊天骇浪的写作和阅读浪潮,说明现代人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压抑和情感宣泄的急迫需要。而中英微小说的对比分析在国内同样也是空白。

笔者按照传统爱情题材收集了中英微小说各65篇,根据语境理论下的各情景要素对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两个言语社区不同的言语常规。

一、交流中的言语规范(Norms)

言语规范(Norms)是指发话规则和解析规则。

2010年,Robert Swartwood提出英文微小说要在25字以内,只提供一条暗示让读者自己来完成整个故事。同年,中文微小说发起者认为微小说要在140字以内,内容短小精悍,结局出人意料。

二、参与者(Participants)

参与者即话语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微小说的作者们有来自文化界的精英人士,更多是大众网民。微小说的产出是任何一个具有良好母语功底的网民都可胜任的,故而中英微小说都属于草根文学。

三、信息内容与形式(Actsequence)

“信息形式是指语言行为发生的次序如何安排,内容就是指说什么。两者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表现会有不同。”(黄正德,2012)

(一)信息内容(Content)

英文微小说(hint fiction)一般给读者一点提示,并不完成故事的完整构建。这就有爱情主题确定性的问题。笔者发现在各自65篇微小说中,中文的所有微小说都是爱情主题非常明确的,小说的主人公是夫妻,男女朋友或者情人,人物有绝对清楚的身份和关系。但在英文微小说中,84.6%可以被认为是爱情题材,但也可能不是爱情题材;在剩下的15.4%中题材更加模糊,没有任何文字线索可以确定这些语料是关于爱情,读者只能凭感觉认为这些语料是有可能关涉爱情的,或者根据文中出现的she和he来模糊认为是爱情类的主题。

因此,中文微小说中,爱情主题是显而易见的,关涉的两个主人公的关系是明确的。而英文微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关系大都是含糊不清的。

表1:中文爱情微主题

表2:英文爱情微主题

表1,2是爱情主题下的微主题,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表白”在中文微小说中出现14条,在英中出现4条,这说明前者的作者群比后者的作者群更加喜爱在表白上构建爱情故事。在中文中,表白的表达主要借助于两点:一是借助于媒介来表白,比如一个奶茶杯、石刻和数字等,通常媒介的出现制造了惊喜,出其不意。充满新意的表白增加了浪漫色彩;二是借助于会话含义的取消。话语一方带着试探、悲伤、不确定的因素,此时对方的回应却是充满爱的表白,取消了前面叙述奠定的忧郁氛围,所以结局总安慰着受煎熬的一方,让读者会心一笑。

(二)信息形式(Message form)

笔者注意到中文爱情微小说的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大的时距内,这样的篇章有22篇,占33.8%;而这在英文爱情微小说中只占10.8%。33.8%和10.8%说明中文爱情微小说的作者们更倾向于讲述一个在时光河流里洗练的爱情故事,不确定和不可预测让感情充满波折,时距在中文爱情微小说中是传达爱情重量的一个手段,为微小说赋予更浓烈的情感色彩。

此外在中爱微中有话外音的占总语料的20%,英文则没有。

例1:她陪他走过创业最难熬的时期,他成功后竟然移情别恋。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在他和她分手的那个晚上指了指街灯。后来,他投资失败公司破产,在醉酒那晚他不经意间抬头,突然大哭。他看到路旁的街灯,也终于明白了她的感受:街灯,倾尽全力陪你共度黑暗,却在光明来临的时候被迫退出你的世界。

例 2:The clerk had just finished folding a sweater when a woman grabbed it and shook it out,holding it up to the air as if it was her husband。

这里说的话外音即例1冒号以后的句子,笔者称之为话外音,它是作为一个故事结束后的一个补充,一个哲理总结,它将感情升华到一个认知和哲理的层面,也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价值观,这也是英文爱情微小说中所没有的。

英文爱情没有这种独立出来的画外音,它是从很客观的描述入手要向读者传达道理和现实,比如有时候小说的主题极其模糊如例2,其主旨就更模糊,也不显化道德和责任义务。

四、结局(Ending)

Hymes提出的是Ends,其中包括话语交流的目标和效果。本文是从微观角度看故事的结局。

表3:故事结局

对比两组数据,中爱微更多圆满结局,英爱微则更多悲剧收场,前者的乐观可能是出于对美好的向往,英爱微的悲并不是表面的悲哀,而可能是现实的写照,据联合国统计调查美国的离婚率是全球最高,近60%,欧美国家离婚率比中国要高,很多人更乐意过单身生活。这说明中国人在爱情微小说中呈现更加理想主义,而外国微小说则更加现实主义。

五、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

在简短的篇幅里,笔者发现中英微小说中大量采用第一、三人称,这是既有利于精简篇幅,又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六、结语

在中英爱情微小说的言语社区内,两个社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属于草根文学,第一、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是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语言常规的不同处更多。第一是中文爱情微小说主题明确,有出人意料的结局;英文微小说题材和主旨都具很大模糊性。

其次,中文爱情微小说的长篇幅,话外音使感情升华,表白媒介的使用和话语含义的取消引出出其不意的结局等特点,都让中文爱情微小说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寓意丰富并富含哲理。而英文爱情微小说更侧重事实画面的呈现,不做道德、情感的是非判定。

除此之外,中文爱情微小说相对英文爱情微小说折射出了更多自身特有的社会性,中文爱情微小说作者群在不美好的现实里,追求传统纯真爱情的热切期望更强烈。

[1]Fasold,R.2000.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黄正德,许德宝.中国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王杰文.戴尔·海姆斯与 “讲述的民族志”[J].温州大学学报,2012,25(1):11-18.

[4]陈宁.基于海姆斯的语境理论模式析[J].等了一整天,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9):18-20.

[5]崔凯璇.由微小说的特质看当代社会文化心态[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3):28-30.

猜你喜欢

语料言语语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三)2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冬天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