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聚表剂驱分注技术增油1485吨
2014-07-16
2月17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试验大队攻克三类油层聚表剂驱分注技术,应用一年累计增油1485吨、取得经济效益56.65万元。这标志着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厚度小、层数多、渗透率低、层间差异大。为提高动用程度,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益,2011年初,大庆油田在采油四厂开展“杏二西三类油层功能型聚表剂驱油现场试验”项目。项目初期,受三类油层自身特点的影响,加上没有成熟的三类油层聚表剂驱分层注入技术,油层动用不均衡,影响了试验效果。接下来,在采油四厂试验大队技术研究室地面工程组技术负责人李天德的带领下,开展技术研究与攻关,并逐步取得有效进展。
李天德带领小组人员,结合聚表剂分子量低、黏度保留率高、乳化能力强等特性,建立了井下配注工具地面井口模拟试验装置,通过对聚表剂室内剪切和现场偏心水嘴、KPX-偏心注聚器、DJF-1偏心注聚器三种配注工具进行剪切试验,并确定了聚表剂溶液剪切粘损和配注工具的粘损界限。
2013年,他们优选油层动用不均匀“症状”比较明显的4口注入井进行现场下井再试验。经过20多井次的现场试验,技术人员对其功能、操作和随之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分析、评价、完善,最终攻克了聚表剂驱分注技术。
这项技术应用后,分注井吸入剖面明显改善。仅以分注井杏2-2-615井为例,在试验开展前,动用油层层数为三层,萨Ⅱ12-13层吸水比例只占8.6%,吸水性能差。应用分注技术后,不仅萨Ⅱ12-13层吸水比例上升为23.1%,而且动用油层还新增加两层,分别为萨Ⅱ15层和萨Ⅱ16层,现在油层的吸水比例分别占15.4%和7.6%。
今年年初以来,大庆油田应用聚表剂驱分注技术,前后对比11口受效采出井,日产油增加4吨,含水率由97.71%下降到90.82%,取得较好效果。
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对油田稳产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杏北开发区纯油区三类油层剩余可采储量占杏北开发区总剩余可采储量的69.43%,用常规水驱技术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通过聚表剂驱分注技术应用,可改善杏北油田三类油层开发效果,为杏北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