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似是而非的教育口号
2014-07-16刘桂海
刘桂海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VS 到哪里去找“神”一样的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知是哪位口号专家炮制出来的,让人一下子想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豪言壮语。细一想,有点道理,实际上,毫无哲理。每当一种思潮袭来的时候,总要批量生产那种一厢情愿的口号,不怕你不说话,就怕你不惊世骇俗。当创新颠覆常识的时候,新笑话也就来了。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才七十二。魏书生、于永正、洪镇涛等名师肯定也遭遇过教不会的学生。用这种语言忽悠天下教师,不知炮制者是教师不。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没有教不了的孩子,其实,我们错了,教育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2012年7月4日《人民日报》)
李镇西在博文中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李先生所言极是。
“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 VS 没有轰轰烈烈的教育
素质教育刚来时,常见到“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这样的口号,怎么听怎么别扭,教育能轰轰烈烈地搞吗?教育应该像养金鱼,让其自由成长,你整天用个棍子搅动,别说成长,成活都难!现在的教育折腾得太厉害,有个小学为引起上级重视,弄个“一周一主题,周周搞教研”,走马灯似的更换主题,须知,教育是个慢活,你热锅化油,老师受不了,学生更受不了。美国有个中学的校训是“慢慢来”,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就是懂教育。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常识,是不能动辄就给革了命的,以颠覆常识为前提的教育创新,往小了说,是误人子弟,往大了说,是祸国殃民。
有个主张“青春语文”的特级教师曾说:“宁可要最不完美的创新,也不要最完美的守成。”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文革”时的“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像小孩冒话。
十年课改,梳理那些似是而非的口号,真的不少,该好好反思了。
“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VS 写字就是写字
有点理性的人都应该承认,写字和做人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某些教育者硬生生地把二者拉扯到一起:“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还当成响亮的口号,醒目地写在学校的墙壁上,更有甚者还当成办学特色,向外人大张旗鼓地介绍,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通的,又是怎么让人相信的。
写字的形式与道德教化并非简单地关联和对应,看二者有无内在的联系,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套用一下可知:“因为能工工整整写字,所以能堂堂正正做人。”形式与内涵可以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或者说没有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写好字、做好人,但不能为了强调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非要和做人联系起来,好像只有写好字,才能做好人。
我们的教育,说忽视什么,就自生自灭;说重视什么,就拔高,重要得不得了。还拿写字来说事儿,十年课改,我们只顾狂热地创新,忙活理念、模式、方法,就是忘了教孩子们写好字。今天孩子们的字还叫字吗?“惨”不忍睹。责任不在孩子,在教育,在教师,我们没有指导、训练、帮助孩子们练字,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练字。深受教育之“害”的,还有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年轻教师,他们读小学时的境况和他们现在的学生没什么两样,所以老师的字和学生的字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笔者有一次搞一个调研,需要找一些年轻教师帮忙填写材料,交上来一看字体、字迹,我以为是他们应付我,找学生代做的,仔细核实,就是年轻教师们亲为。
学生的字写得一团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可一下子又把普普通通的写字说成书法教育,和启智、健体、审美、德行等等密切联系起来,非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白费了那么多专家起草那么多的“标准”、“意见”、“纲要”。
让学生写好字,其实很简单,有懂行的教师指导,每天有专门的时间练习,再有一本字帖,最主要的还有要坚持,习字如练琴,最忌一日曝十日寒。南怀瑾说:“日积月累的功夫是伟大到令人敬畏的。”如果能坚持六年,等学生小学毕业时,我不敢保证孩子能达到“堂堂正正做人”,但必能达到“工工整整写字”。
把事情做得最有效的办法是直奔主题,就小学生写字而言,我们的最低和最高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没必要让写字承载那么多教育元素,尤其要避免泛道德化。要切实给写字教学“减负”,简单到写字就是写字。
“品行第一、学力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 VS谁是第二
习近平说:“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可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不管那么多,只要响亮、时髦就行,不管逻辑上说通说不通,只要说着顺口,听着顺耳就行。
牙克石有一所中学喊出的教育口号是:“品行第一、学力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都第一,哪个第二呢?或许人家说,我们旨在强调品行、学力、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都重要,就是都不重要。这是哲学命题。
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廖世昌老师说:“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安全第一,各项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学校工作到底是以什么为重心?我们莫衷一是。”其实,“糊涂”的岂止廖老师一人!
口号即目标,或把目标挂在嘴上就是口号,盘点我们“呼喊”过的口号,有许多口号可以鉴定为“不是愚蠢,便是无知”。教育的正本清源,需要教育者有自我批判的勇气,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去伪存真,找到回家的路。
“以睿智的眼光重新打量生活的路,可看到最坏的事情,但并非识破显而易见的恶行,而是看穿那些曾认为是善的行为。”卡夫卡如是说。
教育者需要用睿智的眼光重新“打量”我们嘴上的、墙上的、纸上的那些口号,说切合实际的话,做能办到的事。
“做最好的自己” VS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是很多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教育口号。北京的一所知名小学把这句话还当作校训,立为办学理念。细想一下,这样的提法经得起推敲吗?我们的教育能做得到吗?符合教育规律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最好的自己是怎样的一个自己?孔子、孟子是最好的自己吗?既然圣人都不是最好的自己,在校学习的学生、十几岁的孩子岂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有一句笑谈:最好的人在悼词里。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活人是做不成最好的自己的。
有一句很有名的商品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看人家说得多有哲理,证明企业会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永不止步。我们对学生的合理期望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更好一点的自己,而不是一下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下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这种登峰造极的提法是教育的一厢情愿或痴人说梦,我们的教育理念竟然不敌广告创意,这是谁的悲哀?
再也不是喊口号办教育的时代了,即便要喊,也要喊得有哲理,可信可行,那种华而不实的口号是教育的海市蜃楼,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VS 教育不是培养完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最大、最持久的口号,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了吗?如果说有,谁是这样的“五育”全才?是雷锋还是莫言?是孔繁森还是姚明?用“五育”来衡量,恐怕他们也不会十全十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没结出这样的“果”,它开过的花就是老百姓说的“谎花”。
教育不是培养完人,孔子的“贤人七十二”都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是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VS “三个一切”,逗你玩呢
教育的一厢情愿常常让教育者说空话、假话、大话,说似是而非的话。素质教育风起云涌时,有一句全国教育者口口相传的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听着好像绕口令,实际操作起来不靠谱。前两句似乎勉强还能说得过去,“为了孩子的一切”则似是而非!孩子们的“一切”中包括懒惰、任性、偏狭、自私、乖戾,也能“为”吗?“为”的目的是什么?这显然是典型的极端“儿童中心主义”!万般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最好不要说,说了也是白说,白说就是废话。废话说它干什么?中国是一个善于喊口号的国度,“文革”时达到了顶点,口号中透着杀气、霸气。以后每有运动,必有口号。“口号中国”也是中国一大特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少喊口号,尤其是少喊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多做实事、真事、能办到的事。
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是头脑一热、振臂一呼就能解决的事。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VS 教育不是以谁谁满意为标准
如今的教育总是口号打头阵。人马未动,口号先行,好像没有几个“像样”的口号撑着,我们的教育就无法前行。到各中小学校转一转,材料上汇报的是特色、嘴里说的是创新、墙上写的是口号。很少有人谈及教育本色、谈及对教育常识的坚守,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教育口号的真伪,只要口号大、口号新、口号响亮,合辙押韵,我就嘴上喊着、墙上写着、人前人后吆喝着。实际上,有很多教育口号是似是而非的,正应了那句“有一半的事情,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度可以称为当今教育的“最高指示”,很少有人质疑,因为执政党“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颠扑不破,所以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似乎顺理成章。细细思来,此口号亦多有不妥。在远离“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忽略了被“限制自由”的那一极小部分的前提下,“人民”的概念大体上等同于“人”的概念。“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十几亿人的教育观和教育需求“众口难调”面前,几乎是一句空话、假话、大话!而教育又绝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是办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还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言而明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是静待花开,拔苗助长是相当一部分“人民”办的傻事,而且这样的“人民”现在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能跟着做傻事吗?
看电视,听台湾星云大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在谈及教育时,星云大师说:“教育提升社会。”真是一语道破教育的天机。
教育不是适应社会,让社会满意,而是引领、提升社会。良哉!斯言。
有人戏说当下教育:“现在的教育有如明星演唱会散场,你顺着走还容易跌倒,倒着走非把你踩个稀烂不可。”我说:“我就倒着走,回去找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教育。
“校长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VS 教育苦藤上的三个瓜
当下的教育走到了大家都喊苦、都喊累的时期,“校长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种现象到了高中就更苦不堪言了。很多教育口号是虚的,这个“三苦”口号反映的情况却是由来已久,现在常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难以消除的事实。
单从方法的角度说这“三苦”,苦管、苦教、苦学,只是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属方法中的“下下策”。就目前而言,好像还只有这个“下下策”管用。校长不苦管,升学率上不去,校长干到头了;教师不苦教,不带领学生上题山、下题海,到头来弟子考不上几个“一本”、“二本”,“钱途”和前途都没了;学生不苦学,考不上理想的大学,那事儿就更大了,好像做人都失败了。大家都“压力山大”,岂是一个“苦”字能说明白。
2014年元旦,某旗教育局局长在当地教育信息网发头条曰《元旦感怀》,感慨说:“当下的教育,已经走在了一个狭窄而又漫长的弯弯曲曲的胡同。谁都知道,谁都懂得,却谁也无能为力。”远隔百里,我在电脑前,似乎听到了这位局长意味深长的叹息。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说的是要改善办学条件,这几年孩子们的“身苦”已大有改观,可他们的心苦,何时是个头儿?
苦管、苦教、苦学,“三苦”之中谁最苦?都是教育苦藤上的瓜,都苦。当然,小的最苦。
“不学习就没出路、没出路就走绝路” VS 一条路有一条路的风景
从杀气腾腾的高考标语到令人啼笑皆非的雷人校规,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涉及到升学率,涉及到学生将来的人生走向,仿佛怎么说都不过分、怎么说都不解劲。有道理的要说,没有道理,创造“道理”也要说。一律口号化,全是“必需的”。
在“不学习就没出路、没出路就走绝路”等口号的指引下,每年的七月过后,从高考“战场”退下来的学生就自然分成了两极:争气的和不争气的,或者说“有出路的”和“没出路的”。实际上,这只是大人们的死脑筋。实践证明,看似不争气的,学生们不也没走上绝路吗?当然,除了报载的极个别的跳楼的案例。但追根溯源,学生们的想不开都是大人们首先“想不开”,“坑爹”的都是被“爹”坑过的。
的确,中国需要“钱学森之问”中那样的人才,但不是说教育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爱因斯坦,也不是说我们每个学生拼了老命似的苦干就能学成爱因斯坦。即便教育再“素质”,我们的学校、家长有必要误导学生非上大学不可吗?国家已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可我们的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估高中办学质量时,偏偏以“一本”“二本”的升学率为核心内容。真是愁死个人。
路,《说文解字》释:“道也,从足从各。言道路人各有适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条路,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是正路。
一条路有一条路的风景,风景哪边更好,还真是没有定律。绝不是是否读大学说了算。
很多事情,我们找不到行动的路,常常是心灵被堵得满满的。很喜欢意大利哲学家艾柯的一个说法:“给心灵留个出口。”我们的教育心里连个“缝”都没有,就只能自己堵自己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