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4-07-16杨中保
杨中保
摘 要:简述了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政策和措施,抓住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和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潘集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11-02
1 潘集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1.1 全区农业4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优质粮生产发展较快。近几年全区开始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0.67万hm2,小麦高产攻关示范面积达到1.67万hm2,小麦良种统一供应在全区实现全覆盖。2013年全区粮食产量37.2万t,其中小麦单产达到430kg,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全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7万hm2(水稻0.67万hm2、小麦1.00万hm2),主要农作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6万hm2,绿色食品品牌2个、无公害农产品14个,品牌6个。二是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区现有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2个(平牧公司、金源养殖公司)、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淮南市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为淮南市唯一一家国家生猪储备点。畜禽及水产品养殖无公害生产基地4个,面积0.06万hm2,无公害产品6个,品牌4个。三是精细菜生产快速发展。全区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0.88万hm2,食用菌9 000万袋,水生蔬菜0.03万hm2。蔬菜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皇“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天源和顺金针菇周年化生产线、后湖生态园、古沟昌茂园艺、鑫创千亩蔬菜基地、亚鹏盛农工厂化育苗基地、先丰生态园、秦圩绿丰蔬菜基地等园区建设,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增添新的特色和亮点。平圩、祁集、古沟、架河、潘集、芦集等一批“千亩规模蔬菜基地”建设,大大提升我区农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2012年,全年蔬菜产量27万t、食用菌9 000万袋,分别比上年增长11.67%和33.3%。四是豆制品生产快速发展。创建了高皇、平圩、祁集、架河4乡镇0.67万hm2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加快和完善了“平牧”、“祁老大”2家豆制品加工园区建设,平牧公司新厂区新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祁集乡每年在“中国豆腐第一村——祁圩村”举办以豆腐文化为主的一年一度文化节。全区现有豆制品规模加工市级龙头企业2家、豆制品专业组织1家,加工户约600户,有豆制品种类达65种,50种豆制品进入超市。2013年,全区各类豆制品加工产量达2.2万t,比上年增长10.5%。五是林业生产发展迅速。全区现有林地0.95万hm2,森林覆盖率16.04%。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林业二、三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淮南凤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祁集乡陈湖村建设23.2hm2优质经果林苗木培育基地(总投资600万元),淮南市南国园林有限公司与古沟乡共同在陶郢村建设“千亩苗木花卉基地”(总投资2 500万元),高皇张岗村建设13.3hm2优质葡萄设施栽培园区,泥河、田集等地发展乌苏里貉等陆地野生动物生产。同时积极引进生长快、材质优的中山杉等树种,为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开辟了新途径。
1.2 土地流转不断取得新成就 潘集区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建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规范了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泥河镇后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沉陷土地有偿流转、合作社规范操作、市场化运营综合治理,使得采煤沉陷区的“后湖模式”后劲十足,得到省、市的高度认可;古沟千亩苗木生产基地已经建立;平圩店集、架河先锋现代观光农业生态园正抓紧建设;芦集镇秦圩村20hm2土地流转的大棚蔬菜生产喜获丰收;祁集乡湾地土地流转工作强力推进,涌现出了平兆孔、孔祥俭等全国种粮大户。全区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0.52万hm2,其中6.67hm2以上规模流转发展到现在的36家,面积达0.26万hm2。
1.3 农业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共有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84万hm2,有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有绿色食品品牌2个、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2个、产品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8年的1个迅猛发展到2013年的154个,发展速度居全市第一。组织了我区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上海与合肥农展会,参展品种80个,销售金额450万元,扩大了潘集农产品在省内外的影响。平牧、鑫农等公司产品进入华联、家乐福、乐购、苏果、易初莲花、好又多等大中超市占年销售额的20%。龙头企业及经济组织与协会带动农户3万户,年销售额4~5亿元。
2 存在问题
2.1 商品流通渠道不畅,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一是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二是加工企业不发达,农产品加工率低。区内的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少,带动力还不强。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生产很难做到适销对路。农村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销售渠道不畅,产销脱节。
2.2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服务滞后 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程度低,其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农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事农技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太少,农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技术指导服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2.3 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特别是区、乡两级财政紧张,在进行结构调整方面的投入不足,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结构调整项目无法启动实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工企业、信息服务网络等建设发展滞后,导致结构调整步伐相对缓慢。
2.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 我区农业生产区内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还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资金投入,发展困难 农业生产除业主和政府投入外,吸纳社会资金少,投资渠道单一。农业生产贷款难,限制了农业的投资规模,制约了结构调整。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薄,积累少,资金周转慢,投资回报期长等原因,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缺口进一步拉大。
3 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二是进一步研究改革农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拨付办法,切实改进扶持农业项目和龙头企业的方式。在扶持对象上,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项目、龙头企业,把其做强做大,发挥幅射带动作用。农业扶持资金应主要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效能地发挥农业扶持发展资金的作用。对龙头企业要实行动态管理,认真统计考核,做到能进能出。三是加大对农业工作、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的评选、表彰、奖励力度。
3.2 抓住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特征,紧紧抓住养殖业和蔬菜2个主导产业,整合资金、技术进行大力扶持,促使2大产业的生产、加工与销售链条顺利延伸。同时,重点提升食用菌、酥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的档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把一、三产业特别是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3 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走优势开发、规模发展之路,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努力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要引进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
3.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率先在豆制品、蔬菜、食用菌、酥瓜等特色产业上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逐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对产业链条进行综合考虑,加大对种加销的协调和服务力度,对已有的产品和品牌进行资源整合,提升重点产业和部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3.5 做好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资金筹集工作 首先要解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技队伍不稳的问题。其次是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小额贷款和更多的信贷支持,采取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农业扶持资金等方式,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风险性投资提供保障。
3.6 把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 要重视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的提高,重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公司十销地批发市场十中介组织十产地批发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3.7 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鼓励部分能人、种植、养殖大户积极探索合理土地流转方式,使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回到土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就业升值。
3.8 创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大种植、大养殖是基础、大加工是核心,大市场是关键。通过市场带动,将种养加工的农产品转变为商品,最终让农民增加收入。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