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及现实意义
2014-07-15王秀玮,芦佳,王敬玮
王秀玮,芦佳,王敬玮
摘 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对群众路线的思想和方法予以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路线;现实意义
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群众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群众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列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新发展。
1 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内涵
邓小平认为党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1] 其中第一方面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邓小平在这里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人翁,而共产党则是人民群众斗争的指路人。党的服务宗旨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最终目标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论述的第二方面则是党的工作路线,也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的方法论。我们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收集上第一手资料,这也就是我们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感性认识的活动过程。经过整理,将收集上来的民意系统化、理论化,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然后再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将不利于人民利益的,有碍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加以修改,再返回社会活动中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2 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特征
邓小平把对群众路线的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等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群众路线与其他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中阐述其群众路线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群众路线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群众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力,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最高标准。只有人民满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工作才能继续开展下去。
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出发点、具体内容、根本原则、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强调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及实质所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又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主力军。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各项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在改革中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因此,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党的建设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是由党员和党员干部来执行的,只有党员和党员干部把心思、精力放在群众身上,在工作中保持谦虚诚恳的态度,尊重人民的意见才能贯彻好群众路线。邓小平曾告诫全黨“党的组织、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2]目前,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员自觉增强群众观点,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现实意义
3.1 邓小平把群众观点引入群众路线理论之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
由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认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首要的就是要坚持这一根本的原则立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坚持的方法论。邓小平认为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是辩证统一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以群众观点为基础,是群众观点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我们之所以要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的舞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时候,我们的工作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群众路线是群众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是包含群众路线依据、内容和方法的完整系统。可以说,邓小平从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统一中来理解、规定群众路线的内涵,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3.2 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实践意义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有关群众路线的论述,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保证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就是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们以GDP论英雄,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甚至不惜破坏资源,结果人民群众没有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相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如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