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4-07-15徐丹丹
徐丹丹
我国用25年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义深远。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接受年限,国家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均衡发展的受教育条件,并以法律手段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促使地域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获得成功与发展的机会均等,使义务教育均衡协调、稳步发展,使教育在公平、公正、均衡状态下促进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来说,义务教育均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由此,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主要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教育发展规模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2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的问题
2.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地五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2.2 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择校热,在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的同时,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2.3 教师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不适应
从数量差异的角度看,部分学校教师相对偏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而部分学校存在超编情况,人浮于事,出现两极分化的不平衡现象。无论是教师缺编还是超编都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特别是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教师外出进修或学习机会少,待遇远不如城市,致使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入城市,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
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教育投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不断健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3.2 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引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人到教育队伍,并让他们迅速成熟起来,成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构建开放灵活的农村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制度性地推动优质师资向相对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现区域师资的有机融合和均衡配置,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3.3 缩小差距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加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力度,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定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重点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區、贫困地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