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闲暇文化建设
2014-07-15高海霞
高海霞
摘 要:闲暇生活是积极振奋,还是消极空虚,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还取决于其主体是否有能力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创造丰富多彩、令人满意的和谐生活。闲暇需要有计划、需要获得某种技巧,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闲暇教育的功能就体现在它对人们闲暇生活的指导、促进和整合作用之上。本文就群众闲暇文化建设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闲暇文化;建设
闲暇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主要部分。闲暇文化是指人们于业余、空闲时间从事的文化活动,闲暇文化有三种机能:①休息,②娱乐,③自我开发。休息:意指“歇息”、“养息”。休息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积极性休息和消极性休息。积极性休息就是人们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得到休息的效果。人们在劳累之后,身体及心灵都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使人的身体恢复正常,才能进入后续工作及生活。怎样休息?看书、看电影、看电视是一种休息,下棋、唱歌、聊天也是一种休息……当然,这要看个人的素质及需求。娱乐:“欢娱”、“自娱”、“使自己快乐”。它是群众文化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从娱乐中得到休息,往往是人们自觉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第一需要。上述所说的看书、看电影、看电视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娱乐;下棋、唱歌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娱乐;参与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也是一种娱乐。娱乐就是群众文化的主要的实质性的工作。自我开发:这是闲暇文化中特别被重视的一种机能。以闲暇作为终身教育的机会,如些来运用闲暇,闲暇才不仅仅是个权利,而且能展现其自身的价值。闲暇具有最大的开展文化活动的潜能。
1 强化闲暇时间群众文化的先进性
当前,要做好闲暇时间的群众文化工作,首先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营造一种高尚的、有趣的、健康的文化氛围。把过去指令人们从事高尚的文化活动变为让人们自觉、主动地从事高尚健康的文化活动,并抵制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所谓“文化活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中达到和形成一种“度”的共识;就是说,在一定的限度内和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共识。从而积极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明向上的文化形式,并使之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也就强化了文化的先进性。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心态,使文明和进步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意识,从而积极投身到其中,并贡献一份力量。二是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如前所述,如果不努力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就有可能使一些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在闲得无事可做时去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甚至做犯罪活动。因此,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是当前必须加强的工作。这不仅是法律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更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事。因为在全社会中,只要是人就应该有社会公德。而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生存。透过公德不仅能看到一个人的德行,还可以观察其素质和文明程度。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群众文化工作,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道德和法律等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遵纪守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普遍观念和准则。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达到了减少负面效应的目的,使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无生长温床或立足之地。
2 利用闲暇时间创造价值的文化意义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那么,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为社会创造价值?其中的文化意义又是什么?”利用闲暇时间创造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普遍意义。一般来说,闲暇时间多,就得找事做;若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就不难发现,价值原本就具有两种效能:一是具有间接创造价值的效能;二是具有直接创造价值的效能。所谓间接价值。是指一切事物的现象作用通过他事物的间接作用所达到的价值。例如,有的人喜欢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看电视,从现象上看同价值无关。但是,我们都知道“秀才不出门,方知天下事”这一常理。这种人书读多了,道理自然懂得多,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多。现在应当说,读书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而又通过他事物间接为社会创造出经济价值。再者,对喜欢读书、看报的人自身来说,还能够愉悦身心、解除疲劳、恢复身体活力,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于包含在其中的文化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直接价值。是指通过人的劳动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人们创造价值的心理来说,无非有两种心态:一是要证明自身的能力;二是得到正常的劳动回报。尤其是在闲暇时间里,这种欲望表现得更强烈。在闲暇时间内,人们本来可以休息,不做任何事情。但是,人们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性和有用性,同时还要释放人自身所具有的那种精、气、神。如果这些都能得到满足,就具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意义。对每个人来说,不是一出生就具有先进性和完美性,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改造和提高,逐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要顺利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依靠专门的人去从事这项工作。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专职人员。对我们来说,当前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思想,才能逐步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丢掉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把文明、高尚、先进的文化思想溶于头脑中,变成自觉的行为意识。也只有这样,群众文化事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才能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 群众文化工作者具备的素质
邓小平曾说:“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可能攀登科学高峰。”这就告诫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过硬的本领和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态度,才能朝既定目标进取并求得成功。今后,人们的闲暇时间越多,群众文化工作的任务就越艰巨,工作就越繁忙。为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勤于学习。“业精于勤”是自古以来的名言,从古到今,许多为人类社会做出伟业的人,其基本活动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21世纪的文化人来说,应当学会各种文化工作需要的技能和手段,包括高、精、尖技能和手段。除此之外,还要求我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掌握文化政策,并能灵活运用。第二,要忠于职守。忠于职守,是每个人应具备的道德水准。无论是谁,如果他对职业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等待他的只有被社会淘汰。因此,对待职业要脚踏实地、克己奉公、干什么就要爱什么、干好什么,不要考慮的是与否、卑与尊,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无条件地做好。第三,要乐于奉献。乐于奉献,才是无私的奉献。奉献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名或利,而是为了真正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奉献,党和人民就不会忘记我们的。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经常自省、反省,多角度、全方位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社会给我们的回报就会成正比的。第四,要富于创造性。人生离不开创造,人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本身既含有发明创造的一面,也含有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一面,因此,应当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要善于构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新颖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新颖的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和形式,能够吸引人们积极投身到其中,和我们一起共同创造新的高品质群众文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