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给巴西世界杯点赞

2014-07-15

环球时报 2014-07-15
关键词:巴西人世界杯巴西

● 本报驻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德国记者 王海林 吴志华 范剑青 青木 ● 伊文 甄翔“世界杯结束了,世界也结束了。”爱尔兰《独立报》14日用略带悲伤的语调总结当天落幕的巴西世界杯。这是美国学者眼中“世界杯后遗症”的一个缩影。在日益碎片化的媒体世界,似乎没有任何单一事件能像世界杯那样引起全球持续关注。聚光灯下的主办国巴西也在世界的审视下交出答卷:体育场馆按时交付,没有大规模游行和罢工,组织工作井然有序。这些都颠覆了开赛前西方唱衰巴西的台词。西方媒体表示,虽然没有捧起大力神杯,巴西总统罗塞夫如今也可以昂首走进即将在这个国家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会场了。有欧洲媒体感叹巴西世界杯成为近十年来最具全球政治化色彩的符号,另一些西方舆论更担忧足球的日益功利化令世界进一步丧失“纯粹的快乐”。英国《卫报》评论称,我们很幸运地选择了足球作为人类集体的代表,而且足球能如此创意地去讲故事,在一场世界杯决赛中将这个动荡星球的各个方面整合在一起。巴西总统“能高昂着头走进金砖峰会会场了”阿根廷在世界杯决赛中0∶1惜败德国队。尽管本国球队未能捧得大力神杯,但当地时间13日晚,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球迷仍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喊着“纯粹的快乐,感谢你们”等口号。当天的集会遭到部分年轻球迷闹场,警方逮捕至少60人。不过,兴奋是这个拥有4000万人口拉美国家的主旋律,《华盛顿邮报》评论称,足球的伟大给了阿根廷人亟需的分心时刻。路透社称,打入世界杯决赛使得阿根廷人从满目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政治丑闻的报纸头条中得到了喘息之机。阿根廷足球队使这个国家罕见团结起来。“对于整个国家,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德国《商报》14日评论说,体育的成功有助于改变整个国家在海外的形象。二战后德国依靠“伯尔尼奇迹”重新崛起;2006年,德国世界杯谱写了“夏天的童话”。德国队第四次赢得世界杯,这一刻德国人等了24年。德国《明镜》周刊历数本国夺取世界杯的时刻:1954年、1974年、1990年和2014年。《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与2018年世界杯主办国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领导人一同在现场观看了比赛。颁奖典礼上,默克尔与队员们相拥。而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将大力神杯交给德国队队长拉姆的那一刻却面无表情。14日,斯科拉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巴西国家队主教练职务。“球员们将一切都奉献给了比赛,包括他们的心灵和灵魂。他们以可能的最好方式输掉了比赛,不像巴西那样被撕成碎片。”32岁的阿根廷人洛雷纳·哈克对路透社说。法国《国际信使报》文章称,没进入前三名的巴西人过于看重世界杯的胜负,表明这个国家社会尚不够成熟。许多中下阶层的民众对少数人的特权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将更多关注投放到赛事本身,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足球只是一种游戏,但对许多巴西人而言,足球意味着更多、更沉重的东西。文章称,如今世界杯已经结束,巴西人的眼光应该超越足球本身,争取在“努力建设美好国家和公平社会的比赛中”大获全胜。法国电视五台援引法国国际战略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帕斯卡尔·博尼的话说,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巴西能把赛会办成这样实属难能可贵,“别忘了当年欧洲人在金融危机期间主办世界杯时的尴尬”。英国“对话”网站称,在世界杯举办之前的数月,世界杯的组织工作将会是一团糟糕:体育场馆恐无法按时完工,公共交通系统无法适应人流的涌入。但这些担忧并未成真。这不是一届完美的世界杯,但巴西的组织工作是成功的。一些欧洲学者说,本届世界杯的组织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要成功。这一成功不仅是巴西留住自尊的幸事,而且也会成为巴西政府的资产。“盛事落幕,我们都患上足球后遗症。”纽约大学教授吉姆·约瑟夫13日撰文称,世界杯冠军无疑是德国,不过,足球本身也是赢家,特别是在美国,很多人带着极大热情观看比赛:在家里,在办公室里,他们边观赛边发“推特”。巴西也是赢家。英国《金融时报》13日称,罗塞夫“能高昂着头走进金砖峰会会场了”。 政治和功利围绕的足球《悉尼先驱晨报》称,大多数巴西人都能把政治与足球区分开来,并且热情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们。德国体育网14日认为,世界杯是奥运会的测试,现在巴西可以让外界放心。《赫芬顿邮报》法国版文章称,本届世界杯巴西队在赛场内是输家,赛场外也有输有赢。首先巴政府对“体育带动政治”估计过于乐观,应该算输了个0:1。赛事组织方面,城市交通改观明显,阳光和海滩给游客以良好印象,巴西人的热情以及赛事期间不错的治安维护都可以打高分,但具体到赛事接待等方面,则存在许多漫不经心的错误,这一方面算1∶1。经济方面,巴西为举办世界杯花了110亿美元,引发社会动荡,巴西央行已将增速预期下调至1.6%,是金砖国家中倒数的,经常账目下赤字扩大至3.6%,通胀率也将高达6.4%。不过,赛会期间巴西接待了1500万人次游客和60万以上球迷,这方面比分应算1∶2。社会平等方面,巴西医改、教改都饱受诟病,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向赛事主办倾斜而引发民众不满。比赛期间巴西人暂停了抱怨和争论,但如今比赛结束,直到总统大选前巴西人都会恢复抱怨。此外,巴西赤贫人群对世界杯举办毫无好感,许多人对12个场馆中的3至4个即将闲置感到不快,这方面比分应算1∶3。政府政治信誉方面,罗塞夫政府此前承办过程中的失分并未因赛事的进行而得到多少恢复,相反,球队的惨败将令政府这一形象工程显得更加尴尬,这方面的比分只能是1∶4。加拿大“IPOLITICS”网站称,巴西并不是首个在大型体育赛事上花费巨资的国家,而且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大规模的支出几乎是必需的。里约热内卢2016年将主办奥运会,其规划者可能会从世界杯中汲取经验。英国《卫报》称,评判员们还未评判出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否成为最棒的一届世界杯,但现在它或许已经成为数十年来最为全球政治化的一届比赛。从奥巴马在推特上支持美国队,到菲德尔·卡斯特罗称赞梅西优点,许多政治家都投身这场运动中。该报另一篇题为“世界杯是最高级别政治舞台”的文章称,在日益碎片化的媒体世界,国家队比赛总能吸引极大关注。没什么其他单一事件,包括人类登月,能像世界杯一样如此紧紧抓住全人类的眼球。加拿大《环球邮报》称,赛事很精彩,但各队为杀进决赛会被消极功利情绪所束缚。足球是一种简单的运动,但在辉煌的背景下,足球的本质正变得功利消极。 世界杯,人类同一文化讲述地英国“对话”网站以“全球化时代足球世界杯是善的力量”为题称,有人认为,世界杯应该能带来世界和平,解决全球不公正,消除种族主义。这些想法很天真。不过,世界杯确实是善的力量,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会如此。首先,它把世界聚到一块。其次,踢足球是遍及世界的运动,不分性别、阶级、国家大小。足球也不是强者为王的国家间关系体现。崛起大国中国上两届奥运会金牌总数领先,但没能打进世界杯;美国足球队第二轮被人口不及其1/30的比利时淘汰。德国全球新闻网14日说,国际足联之前要求把一些欧洲名额给亚洲和非洲。显然,欧洲球队以胜利给予抗议。足球是全球尚不能以经济和政治大国来排座次的活动。“为何世界杯要比世界政治更加令人兴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此为题强调世界杯带来的单纯快乐。文章称,世界杯是一出戏,演员、观众,无论在场或不在场,都处于一个相对公平、自由、大众的娱乐活动中。我们处于相同活动的世界,遮蔽了所有的世界主要宗教。我们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足球是我们想象中的政治:公平、美好、激烈、公正、美丽。“我们在世界杯开赛之前就知道足球的缺陷,但有那么一刻,我们睁大了双眼关注这个虚构的舞台。在这里,我们的生活可以公平、美好。”英国《卫报》称,赛事催生诸多人物、诸多层面的故事,也带来高度结构化的戏剧性巅峰时刻。这一切都让世界杯感觉像是一场全球大肥皂剧。文章认为,如果说真的存在全球文化和地球村的话,世界杯更能成为人类同一文化的讲述地。▲

猜你喜欢

巴西人世界杯巴西
巴西人不说“巴西语”?
8万巴西人移民葡萄牙避乱
多彩世界杯
巴西战舞
世界杯搞笑来袭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世界杯之旅
何处得清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