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拟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创新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2014-07-14解建秀
解建秀
以“模拟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创新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解建秀
如何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高度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论文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对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中“模拟教学产品”的选择、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期对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模拟教学产品”;财务信息管理;校内实训基地
为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高度融合,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围绕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进行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支持职业院校“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8月笔者所在的学院成功申报了辽宁省财政支持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其创新点在于实现了以“教学产品”为纽带,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推动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为:以“模拟教学产品”为纽带的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项目名称为: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校内实训基地。我们学院以此为契机,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中心,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以该项目为例探讨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一、建设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工程行业在辽宁地方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仅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辽宁省现有建筑施工类企业近3500家,按年均增长5%计算,未来3年将新增此类企业200余家,由此带来的新增工程财务人员的需求将逐步加大,同时施工企业的集约型管理,也迫切需要专业的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可见地方产业的需求为我们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尽如人意。首先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财务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学生即使进入企业也无法进行实质性的顶岗实习,只是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其次是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人数较少,在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各企业和单位不宜批量接收流动性较强的实习学生,导致校外实训基地较分散,学校难以考核学生实训质量;再次学校需配合企业的进度安排实训教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二、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基地“教学产品”的选择
(一)“教学产品”的含义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教学产品”为载体,所谓“教学产品”是可以用来全面评价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核心技能、完整职业活动结果的特定产品。可见教学产品要覆盖专业核心教学内容(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内容),能够实现相关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满足教学、生产双重需求的特定产品。
笔者认为“教学产品”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服务、作业、训练或者是加工制造出来的具有实际用途的产品,它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流通、流动。
(二)选择设计思路
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模拟仿真教学产品”是以工程行业为背景,对工程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并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此需要学生首先能看懂建筑施工图纸、熟悉建筑材料、懂房屋的建筑结构、能进行工程的概预算,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财、物的消耗进行核算,对资金活动进行管理,最后要实现经营数据信息流,即财务管理信息化。所以本“教学产品”重点仿真模拟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财务信息管理三个层面所涉及的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围绕这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的特色职业能力。
(三)选择设计依据
以建筑施工企业民用住宅项目为载体,以其工作流程为主线,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到工程概预算,再到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与控制、资金管理,最后形成财务报告的一整套财务管理信息化活动就是我们选择的模拟仿真教学产品。我们选择设计该产品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一个依托”,二是“两个覆盖”。
1.“一个依托”
即依托建筑施工企业,仿真再现其一定期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活动。我们以校企合作单位中建六局北方公司为背景,以其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其最主要的产品——民用住宅建筑项目所涉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活动为蓝本,模拟仿真再现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三大岗位技能及相关软件的运用。通过教学产品实训,学生能熟悉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能利用相关的教学软件模拟实际操作。如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工程进度管理、利用广联达软件进行工程预决算、利用施工企业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的经营数据信息流等。这些软件系统都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系统,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操练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中,进行仿真的岗位工作内容,传递仿真的业务单据,使学生能快速上岗并适应岗位要求。
2.“两个覆盖”
本产品主要覆盖财务管理专业(工程财务方向)和财务信息管理两个专业。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工程财务方向)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工程识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投标、财务分析。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会计信息化、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ERP沙盘实战、财务信息系统构建。因此,涵盖上述知识、技能多及应用范围广的项目便是我们选择模拟仿真教学产品的最主要依据。
(四)“模拟仿真教学产品”的内容
依据上述的设计思路和选择依据,本教学产品既要覆盖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又要覆盖学生未来职业的核心岗位,如造价员、会计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信息化操作岗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我们选择的“模拟仿真教学产品”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施工企业建筑项目财务管理。它由三个子产品组成,教学产品一是:工程造价管理教学包,形成招投标文件、工程图纸、造价文件;教学产品二是:工程财务管理教学包,形成一整套财务账证表;教学产品三是:财务信息管理教学包,形成财务核算账套电子数据及财务分析表。
三、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为完成“模拟教学产品”的服务性、操作性训练,我们将实训基地设计成设施先进、实训技术含量高、职业氛围强,工学结合紧密的两个实训室,具体建设情况如下:
(一)工程行业财务信息管理实训室
本实训室200平方米,分两个功能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展示区域,这个区域一是放置展示板,主要体现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工作流程、工作情境;二是放置各种建筑材料、结构件、剖面的建筑模型以及学生的作品成果。本区域主要以各种直观的素材让学生切实感受工程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文化、氛围,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和相关课程阶段实训的需要,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下完成实训任务;第二个区域是“学做”区域,满足56名学生5门课程阶段实训的软硬件需要,5门课程分别是工程概预算、施工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及CAD识图,同时还可以辐射其他专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训,实训室的利用率达到95.6%。
(二)制图室兼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
本实训室也是200平方米,分两个功能区域,第一个区域是识图区域,主要是放置各种类型的工程图纸,满足学生识图的需要;同时还放置制图工具、教具、简单建筑模型及教学文件柜,文件柜放置学生的制图作业成果及手工实训的凭证、账簿等成果;第二个区域是制图和手工模拟实训区域,由28张双人制图桌椅组成,满足56人制图和手工实训的需要。
通过制图室的实训,学生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能绘制施工图的放样图,能比较熟练地利用建筑构造原理与方法分析建筑物及其组成部分的材料做法;通过手工模拟实训,学生能了解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程序,会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财务报告。本实训室的两个功能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
上述两个实训室的软硬件设施先进,工学结合的紧密度高,可以承接工程财务管理员工的培训工作及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提升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
(作者单位: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