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对《荒原》的无意识共鸣

2014-07-14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名作欣赏 2014年12期
关键词:荣格艾略特荒原

⊙李 伟[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作 者:李 伟,中国海洋大学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中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荒原》于1922年发表,其发表,震撼了整个欧美文坛,也确立了艾略特作为英语现代派诗歌一代大师的地位,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然而,《荒原》最初发表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却是毁誉参半,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疯人院的肮脏梦呓”,“假冒博学的胡诌”①;也有人认为《荒原》是真正现代的诗,“使世界振聋发聩”②。批评家对《荒原》的负面评价并非无的放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诗的晦涩难懂。艾略特被认为是最难懂的现代派诗人,《荒原》出版后,很多英美批评家读过《荒原》之后都摇头说“不可理解”,连持肯定态度的批评家康拉德·艾肯也发文章说,该诗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它的非连贯性,而不在它的有序性;在于它的模糊性,而不在于它的可解释性”③。《荒原》原稿有八百多行,但经庞德成段地删减后,删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433行。但艾略特对此毫无意见,他说,“这首诗本来就没有什么框架”,“在写《荒原》时,我甚至不在乎懂不懂得自己在讲些什么”④。尽管《荒原》十分晦涩难懂,但它出版后,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大学生和青年作家的热捧。“《荒原》成为名作最初并不是在这些批评家那里,而是在大学生和青年作家中。他们认为它显示出了一种现代感受。……这位新诗人确实给我们一些人洗了脑,使我们对他全神贯注,把我们带入麻醉般的神魂颠倒的状态之中……《荒原》被年轻而有抱负的诗人广泛地模仿着。”⑤但是,这并不代表读者们理解了这首诗,正如当代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⑥为什么读者读不懂《荒原》,却仍被它吸引,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诗作呢?

神话原型批评创始人荣格认为,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潜藏着一个较个人无意识更为深邃而神秘的精神层面,即“集体无意识”,“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别无二致,并因此构成具有超个人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家身上”⑦。荣格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为“原型”,根据荣格的解释,“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的重要表达方式即是神话与童话。同样,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神话原型批评家弗莱认为,神话是“一个总体隐喻的世界”,文学就是“移位的神话”,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⑧。

《荒原》一诗中,涉及众多神话典故。艾略特在给《荒原》做注释时说道:“这首诗不仅题目,甚至它的规划和有时采用的象征手法也绝大部分受魏士登女士有关圣杯传说一书的启发。该书即《从祭仪到神话》(Foor Ritual to Romance)。确实,我从中得益甚深。它比我的注释更能解答这首诗中的难点。谁认为这首诗值得一解的话,我就向他推荐这本书。大体说来,我还得益于另一本人类学著作,这本书曾深刻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我说的就是《金枝》(Golden Bough)。我特别利用了阿贴士,阿东尼士,欧西力士(Attis,Adonis,Osiris)这两卷。熟悉这些著作的人会立刻在这首诗里看出有些地方还涉及了有关繁殖的礼节。”⑨从艾略特对《荒原》所做的这段评注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信息:要理解《荒原》的主题,必须要理解其中所涉及的神话典故。荣格和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给我们分析神话提供了思路和角度,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出发,《荒原》中涉及的神话典故是否具有某种普遍的象征意义?这些神话典故代表了什么样的神话原型?读者在阅读《荒原》时,这些神话原型对读者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总结起来,《荒原》一诗中涉及的神话典故,主要表达了两种神话原型:关于“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寻。翻开《荒原》这首长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那段著名的拉丁文题词,译成中文:“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艾略特将这段话置于全诗的开头,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概括了《荒原》中所探讨的一个主题:关于“生与死”问题的思考。西比尔能够永生,只要手中有“一撮土”,她就能永远活下去。但是她却没有青春永驻的能力,被衰老丑陋折磨着,想死而不能,活着只能是痛苦。在诗人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已死,肉体仍在,生命之毫无意义。西比尔的神话典故,反映了诗人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在正文中,这种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反复出现。

《荒原》第一部分是“死者的葬礼”,长诗一开始向读者呈现了荒原中的景象:“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因为它使生命得到复苏,但这种复苏对生命而言没有丝毫意义。荒原上的人们,精神是麻木的,虽然在交谈,却答非所问。面对象征爱情的“风信子女郎”,“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最有智慧的女相士,所展示的牌都象征着死亡。“并无实体的城”中,鱼贯流过的人群,都已经被“死亡毁坏了”,同行尸走肉并无二致。可见,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虽然活着,但是精神已死,有生的状态,但没有生的行动,都处在同“西比尔”类似的生存状态中。

《荒原》的第二部分“对弈”,诗人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荒原人的精神状态。上流社会贵妇人的爱情,是简单的强暴,同“爱人”之间,没有丝毫的精神交流。社会下层普通的男女之间,是相互欺骗、有欲无爱的纵情声色。荒原人的道德已经彻底堕落,精神泯灭,虽生犹死。

《荒原》的第三部分“火诫”,承接第二部分继续写荒原人有欲无情的两性关系。珠光宝气的贵妇人物质生活丰裕,但精神却空虚、无聊、怨愤,成为男人手中的玩物;丽儿把爱情当作性的游戏;装着票据的商人尤金尼特追求性倒错;女打字员厌倦了两性关系,将其看作一件例行的要办完的事情。荒原中的人,精神上一片空虚,有生的欲望,无生的状态。

如果灵魂和精神得不到拯救,生的可能就无法实现,死亡也将不可避免,《荒原》的第四部分“水中的死亡”,就会是沉溺于淫乱和金钱中的荒原人最终的结局。

但是,荒原中的人们并非没有拯救的可能,仍存在着解救的“希望”。而对“希望”的追寻,就是《荒原》第五章“雷霆的话”所要表达的主题。荒原中没有水,只有岩石、沙路,缺乏生命,于是对“水”的寻找就成了拯救荒原人的关键。在这里,“水”代表了“拯救”的希望和“生”的希望。但是,对“水”的寻找是艰巨而痛苦的,结果也是未知的,对此,诗人并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寻,而是劝诫人们“舍予”“同情”“克制”,借上帝的话告诉人们“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也就是心怀“希望”。

对“生与死”的思考一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西比尔”的神话就是早期人类对生死问题思考的体现。在文学史上,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把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作为自己的主题,《荒原》便是其中之一。而对“希望”的追寻,也同样是人类一直心怀的信念。在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了魔盒,在给人间带来了种种灾祸和不幸的同时,又给人们留下了“希望”。因此,不管人们遭受多少困苦和磨难,一直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寻。“希望”的信念,帮助人类走出黑暗,走出绝望。对“希望”的追寻这一神话原型也成为众多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每当这一神话的情景出现之际,总伴随着特别的情感强度,就好像我们心中以前从未发出过声响的琴弦被拨动,或者犹如我们从未察觉的力量顿然勃发……这样看来,当原型的情景发生之时,我们会突然体验到一种异常的释放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力所操控。”⑩由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读者读不懂《荒原》,却依旧被它所吸引,并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的原因了:《荒原》中的神话典故重现了人们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希望”的追寻这两个神话原型。它们激发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伴随着特别的情感强度”,拨动了“我们心中以前从未发出过声响的琴弦”,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联系《荒原》诞生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好地阐释这个问题。

《荒原》产生的时代,正是人类精神幻灭和死亡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摧毁了欧洲,也从精神上埋葬了人们的信念。上帝死了,人们没有了信仰,也没有了精神依托。他们空虚、无聊、悲观、厌世,沉溺于物质和情欲的泥潭中,浑浑噩噩地度日,有生的状态,没有生的行动。这样的生存状态,同“西比尔”不死不活的生存状态何其相似。现实中的世界,就如同《荒原》中所描述的世界一样,荒原一片,了无生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过着毫无寄托的生活。

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强调了一定原型的再现与特定的典型环境的关系:“生活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会有多少种原型。无止境的重复已经把这些经验铭刻进了我们的精神构成之中,但是并不是以充满内容的形象的形式,而是首先仅为没有内容的形式,仅仅表征某种感知与行为的可能性。当符合某种原型的情境出现时,这种原型便被激活,一种强制性随之出现……”⑪从荣格的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到典型环境在原型再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荒原》诞生的时代,正是人们精神幻灭的时代,没有了精神依托的人们,正处在与《荒原》里众多神话典故所表现的环境相类似的情境中,“西比尔”式的生存状态也正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状态。而《荒原》中的神话典故,恰好再现了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关于“生与死”的神话原型,激发了人们共同存在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了共鸣。

另一方面,“一战”后的人们虽然经历了上帝之死,信仰缺失,精神幻灭,但仍没有放弃“拯救”的希望。不管是“存在主义”对人存在意义的追问,还是“解释学”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索,都试图重建人的精神体系,解决人的精神信仰危机,而这些探索也正是人们追寻希望、渴望获得拯救的体现。现实中人们的这种信念,同样在《荒原》所表达的神话原型——“对希望的追求”中,寻得了共鸣。

如此,我们便窥探了《荒原》的奥秘,正如艾略特的诺贝尔颁奖词所说:“在艾略特的诗歌和散文中有一种很特殊的声音,这种声音使我们这个时代不得不加以重视,这是一种金刚钻般的锋利切入我们这代人的意识的能力。”⑫“这种声音”就是《荒原》中对代表了人类普遍象征意义的集体无意识的呼唤。《荒原》中所表达的神话原型,其所代表的人类集体无意识,超越了人类意识界限,向读者发出了“特殊的声音”,激发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对“生与死”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对“希望”的渴望与追寻。读者在阅读《荒原》时,对其中的神话原型所表达的集体无意识产生了共鸣,“从未察觉的力量顿然勃发”,于是,读者即使读不懂《荒原》,仍被《荒原》所迷住,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诗作。

① 《外国诗》(1),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2页。

② [美] 迈克尔·特鲁:《T·S·艾略特诗选》,紫芹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③⑤ [英] 彼得·阿克洛依德:《艾略特传》,刘长缨、张筱强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17页,第118页。

④⑥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页,第50页。

⑦⑪ [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第5卷),徐德林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5页,第41页。

⑧ [加]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65页。

⑨ 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下文关于《荒原》一诗的引文皆出自该书,不再另注)

⑩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⑫ 宋兆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第516页。

猜你喜欢

荣格艾略特荒原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章鱼心
恰好夏风微甜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艾略特的蜜月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荣格启航
从“爱”到“可持续爱”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