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与反凝视——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的诗歌研究
2014-07-14李蓓蕾浙江大学杭州310058
⊙李蓓蕾[浙江大学, 杭州 310058]
⊙李 辛[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James Weldon Johnson,1871—1938)是一位著名的美国非裔作家、评论家和民权领袖,同时还涉足教育、音乐、外交、法律等领域,拥有多重身份,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开启了美国非裔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他的文学创作体裁多样,包括诗歌、小说、自传以及为百老汇歌舞演出的作词等,他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使其成为这个时期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之一。迄今,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其唯一的小说《一个原有色人的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an Ex-Colored Man,1912),对其诗歌、歌曲作词等方面探讨甚少,而这部分作品对于完整地评估约翰逊的文学贡献和梳理其创作特征是不可或缺的,亟待系统的研究。
约翰逊创作的诗集主要包括《致友人》(To a Friend,1892)、《五十年及其他诗歌》(Fifty Years and Other Poems,1917)、《上帝的长号:七种用诗写的尼格鲁人布道》(God's Trombones:Seven Negro Sermons in Verse,1927)、《圣彼得讲述耶稣复活日的一件事》(Saint Peter Relates an Incident of the Resurrection,1935),其中著名的诗篇包括《黑人妈妈》(The Black Mammy,1900)、《哦,无人知晓的黑人诗人》(O Black and Unknown Bards,1908)、《同胞们—美国戏剧》(Brothers—American Drama,1916)等。约翰逊以诗歌诠释美国黑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生活,书写他们的生存困境和存在重负,参与、见证、推动美国黑人寻求自由和民权、建构社会文化身份、定义和塑造自我的崇高事业。
约翰逊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黑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通过白人的凝视认知和定义自我的悲剧,也表现了黑人对白人的反凝视,是对其凝视的纠正和反抗。凝视不仅是一种认知和解读他人和世界的方式,是认识自我和塑造自我的渠道之一,也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建构的环节之一,它甚至可以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规范社会秩序、划分社会阶层和生活领域的借代品。凝视和反凝视都包含一种看/被看、监督/被监督、解读/被解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而有形,时而无形,涵义驳杂。
约翰逊以“反凝视”的方式观察、解读着黑人个体和族群在主流社会文化中的现实处境和存在的可能性;颠覆、解构、戏仿着种族偏见的思想体系与文化心态;激励同胞们去命名化主流社会为黑人强加和构建的种族形象和生命情境,从而为自身的生存与存在重新命名。他的诗歌“形式非常丰富,包括标准英语的抒情诗、方言诗、植根于黑人民俗的自由诗和讽刺长诗”①,在艺术技巧上汲取欧美诗歌传统的精髓,将之与黑人文学传统、世俗艺术、宗教文化相融合。
一、书写:诗歌对凝视的意指
鉴于美国黑人的社会处境,本研究所涉及的凝视在众多的阐释中更贴合福柯基于临床医学和边沁于18世纪末期设计的“全景敞式监狱系统”所做的描述,即凝视代表权力,他人的凝视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规训和道德引导,是对个体物质生存和灵魂存在的压迫。然而,福柯的描述仍不能够完全解释美国黑人所受到的凝视,因为主流社会对黑人的政治凝视更复杂、更具变化,它不仅是权力压迫和人性的隐喻,也是一种源自种族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的操控,还是关于黑人能力、身份和品质的一整套想象、界定和假设,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毛细血管”一般无处不在,无时不发挥着作用,“凝视”的动作本身是一种意义的生产。
《五十年》(Fifty Years)是一首为纪念《解放宣言》颁布五十周年而作的叙事诗,回顾了奴隶制废除之前的历史和黑人辛酸艰难的发展历程,鼓励同胞团结奋斗。《黑人妈妈》表现了黑人女性虽为养育白人家庭付出了劳动和感情,非但没有得到尊重和关怀,自己的黑人孩子甚至受到压迫和欺辱。《同胞们—美国戏剧》则以问答的形式再次描述了残暴的私刑,白人暴徒在施行私刑时犹如观看黑人角斗时那么兴奋和野蛮,他们的行为和心态无疑是原始和蒙昧的表现,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处发出了痛心的控诉——“我们在精神上是同胞,可现实中我们真的是同胞吗?”②
在语言方面,如果说约翰逊的早期诗歌仍使用黑人传统方言,那么他的中后期作品就逐渐放弃了黑人传统方言,而是更多地运用黑人惯用语或标准英语。前者主要收集在诗集《五十年及其他诗歌》中,突出了黑人民俗,节奏明快,自然质朴。诗人放弃黑人传统方言的原因主要在于力图打破描绘黑人形象和生活的传统模式,“方言虽然是表达黑人生活中一些传统阶段的精确工具,但是或许就是因为那种精确性也是非常有限的工具。实际上这种工具有两个局限——感伤和幽默。这种局限并非来自方言本身的缺陷,而是来自黑人方言在美国被设置的模式,还有它与黑人那种无忧无虑或悲凄形象的长期联系”③。他想使用的语言形式不仅是外部的突破,例如改变英语语言的拼写和发音,而且是寻求一种比传统方言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形式,“既能保持种族的文化特色,表达黑人特有的意象、习语、思想变化、幽默和伤感;又能表达其最深刻、最高层次的情感和愿望,最广阔地含纳各种主题”④。他倡导的不是彻底放弃黑人离奇有趣和富于音乐性的方言,而是突破长期以来传统对黑人方言的束缚和禁锢,从而更加准确和充分地反映美国黑人生活的不同阶段和多种样态,表现了黑人民族的精神面貌。
二、抒情:诗歌对反凝视的建构
福柯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主体以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讲述有关自身的真理?⑤他的解答是——参与对真理的生产。反凝视就是这种参与的一个开端,它不仅使主体认识到自己被凝视的处境,审视他人的目光,这种目光大多是想象和预设的;而且帮助主体化主动为被动,为主体提供一个起点,以展开自觉的自我凝视和对他人凝视的回望。凝视带给主体和主体与他人关系的影响极大,反凝视也在逐渐的改变和摆脱凝视的作用力和影响。与凝视相对,反凝视带有浓重的叛逆和反抗色彩,是对“凝视”所产生的意义的解构和重新生产,是一种旨在重新建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积极“介入”。
事实上,文学发声本身就是反凝视的一种体现。约翰逊通过诗歌抒情进行反凝视的建构,他看重诗歌的情感效应,尤其是它的战斗性和激励宣传作用。诗歌中的感情激越、真挚,表达了美国黑人的诉求。诗人广泛汲取欧美诗歌传统的精髓,如商籁体、圣经典故,结合黑人民谣、布道、音乐等世俗艺术及宗教文化,以激情呐喊的方式明确、果断地表达黑人同胞的理想和愿望,激励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奋斗。诗歌中的抒情时而烘托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感及民族认同感,形成一种刚健、粗犷、壮阔的史诗气魄;时而表达对种族偏见的无奈与批判,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意境,与理性阐述相糅合。
约翰逊的诗歌反映美国黑人生活境况的艰难崎岖、面对肤色界限的窘迫及平衡双重意识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如《旧岁的魂灵》(Ghosts of the Old Year)表达了诗人对种族事业遭遇挫折的感慨;也表现出黑人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如“自从你走了以后”“一首班卓琴歌”“黑孩子已入睡”和充满热情的爱情诗“十四行诗”等。这类诗歌包含丰富的意象,韵律如潺潺流水,仿佛感情细腻的浅唱低吟。他的作品还讴歌黑人及他们的能力和贡献,这些人包括士兵、女佣、诗人、演员等,《有色中士》(The Color Sergeant)赞颂黑人战士在美西战争中的英勇尽职和爱国献身精神:“There he lay,without honor or rank,But,still,in a grim-like beauty;Despised of men for his humble race,Yet true,in death,to his duty。”⑥《哦,无人知晓的黑人诗人》以史诗的气势歌颂了黑人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及其诗歌的强烈情感和不朽力量。约翰逊一贯强调,“一切民族的伟大程度最终是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学和艺术的数量、水平来衡量的”,黑人通过文学和艺术展现自己并不逊色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改变社会主流心态和提高自身地位。⑦
三、驳论:诗歌与思想阐释
约翰逊以诗歌的方式探讨现实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视野宏阔,不乏许多前瞻性的洞见。作品中常常将历史与现实对照,对社会文化命题的解读充满哲思和人文关怀。在语言上他多采用自由体,雕刻的痕迹较少,长句拆行的句式非常适于描绘场面宏阔、历史感深重的画面,传达复杂的思想理念,产生磅礴的驳论气势,同时也能突出演讲式的节奏和练达。艺术技巧上擅用超自然因素和戏剧冲突针砭时事。
约翰逊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致美国》(To America)暗示美国的发展同黑人的命运血脉相连,共同进退;《碎片》(Fragment)则锐利地指出种族矛盾的尖锐化、种族问题对于美国社会的严峻性以及种族偏见给黑人同胞带来的愈加深重的心理创伤。
他呼吁黑人同胞在争取话语权和构建社会文化身份时,要将宗教与人的精神强力结合,如《哦,南方》(O Southland)倡导人们不仅要相信上帝的正义和公允,也要自救和互助,诗句“哦,南方,美丽的南方!/那你为何还要固守着/一张发霉的白纸/一个死去的、无用的东西?”⑧催促南方的黑人同胞们勇于承担历史和民族使命。他同时还表现黑人同胞善良真诚的品质和丝毫不逊于其他种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对于物质、心理、文化的需求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人性是普适的。他的诗歌始终坚持以其提出的唤醒黑人和启发白人的双向度视角为创作主旨,将艺、情、理融合,以艺喻志,以情动人,以理言政。
约翰逊以艺术言说社会文化思想,其思想是极其深刻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同时,作为一位艺术技巧全面的诗人,他在借鉴欧美诗歌传统的同时,充分运用黑人音乐、布道、民谣等世俗艺术及宗教文化,对美国非裔诗歌传统有所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凝视的命题,后殖民主义学者弗朗兹·法农与斯图尔特·霍尔曾分别探讨过白人主流社会对黑人的黑皮肤和性能力的凝视。然而,约翰逊早在20世纪初期就通过诗歌创作观察和阐释了黑人所受到的凝视,并运用文学表达自己的社会文化思想,激励同胞们通过积极的反凝视建构其社会文化身份,弘扬黑人文化以寻求平等的对话,着实具有前瞻性。
① Richard A.Long:“A Weapon of My Song:The Poetry of James Weldon Johnson”,Phylon 32(1971):p374—82.
②⑥⑧ James Weldon Johnson.Fifty Years and Other Poems[M] .Boston:Cornhill Company,1917:p17,p11,p10.
③④ James Weldon Johnson.God's Trombones:Seven Negro Sermons in Verse,Preface[M] .New York:Viking Press,1927:p7,p8.
⑤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⑦ James Weldon Johnson ed.The Book of American Negro Poetry.Preface[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22.
[1] Kenneth M.Price,Lawrence J.Oliver.Critical Essays on James Weldon Johnson[C] .G K Hall&Co,US,1997.
[2] [法]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 .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 [法]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 .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