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伯恩斯坦诗歌的文化意义

2014-07-14徐建纲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名作欣赏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伯恩斯坦诗学诗歌

⊙徐建纲[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作 者:徐建纲,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诗歌及影视文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查尔斯·伯恩斯坦出生于1950年,是美国语言派诗歌流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之一,也是一位有世界性影响力的诗歌理论家。他先后出版诗集、剧本等四十余部,著有三部学术论文集,重要著作有《困难诗的攻击》《姑娘似的男人》《现实国》等。

伯恩斯坦摒弃了传统诗歌的美学传统,其作品极具个性,诗歌题材多为细小琐事,句子结构破碎,词汇排列反常,语法表述不符合一般逻辑,极少直接抒情。毫无疑问,这些都令读者理解起来感到十分困难。因此,伯恩斯坦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时间较为晚近,1993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子清和黄运特编译的《美国语言派诗选》,里面收录了伯恩斯坦的一些代表作。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聂珍钊和罗良功编译的《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这部诗选则收录了他的四十二首诗,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伯恩斯坦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他的诗歌作品根植于美国当代社会与文化,反映了美国民众的情感与情绪,描绘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景象,与这个世界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体现出更新与变革的活力。

由于伯恩斯坦的诗歌作品难以读懂,因此,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其诗歌文化意义的解读也就更少,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期望能推进对伯恩斯坦及其诗歌的研究。

一、高昂的反叛精神和变革现实世界的呐喊

2007年7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代写作中心与国内十四所高校在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查尔斯·伯恩斯坦与会并作了题为“诗学的责任、创新的命运、批评的美学”的发言。他认为言语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言语不仅能表达这个世界,而且还可以用来更新和推动世界。诗歌是一种对世界的阐释,也是一种错觉;诗歌是现实的反映,也是人们的幻觉;诗歌的真谛不在于情感,而在于感觉;诗歌的终极目标是强化人们的审美体验,因此,它是一种没有中介的透明表达。

可以说,这番话集中阐释了伯恩斯坦的诗歌理念,体现出诗人高昂的反叛精神和变革现实世界的呐喊。

(一)反传统,反主流

伯恩斯坦生于1950年,是美国“二战后”婴儿潮中的一员。他们的父辈或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疲惫的一代),对社会改革没有兴趣,厌倦了挑战和各种冒险,往往随波逐流,追求安逸的生活。与父辈不同,婴儿潮一代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极力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同时谴责和鄙视社会上一切伪善和邪恶。

伯恩斯坦的青年时代正值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向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发起挑战,60年代美国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正统价值标准的公开反叛和挑战,也是对战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冲击。其影响在美国至今还余音犹存。”而后现代主义主张无中心意识,倡导多元价值取向,并摒弃了对存在的意义及连贯性、逻辑性的追求,许多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往往使用无意义的符号去解构作品的深度、广度、意义,甚至真实性。一些比较极端的创作者还用一种无动于衷或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经典的艺术作品,鄙夷社会生活中既有的秩序与制度,并喜欢在作品中表达碎片化的感觉、指向不定的意义,故意造成逻辑混乱的错觉。后现代主义者还欢呼、拥抱大众文化,努力打破所谓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区分。

反正统文化运动和后现代主义对伯恩斯坦的影响十分巨大,奠定了其诗歌创作中反传统、反主流价值倾向的基础。他和那个时代的嬉皮士们一样离经叛道,抛弃世俗的束缚,嘲笑政治权威和文化权威,生活上则放荡不羁。“这些桀骜不驯,为传统价值观念所不容的边缘人物,逐渐形成了一个向主流社会挑战的亚文化群。他们不断同主流文化发生冲突,受到各种压制和打击……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以其特有的方式挑战、冲击和解构着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此外,伯恩斯坦在继承美国新诗潮流(如垮掉派、黑山派等)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在诗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更激进。他的诗作卓尔不群,一反常规,极具先锋意识。但应指出的是,伯恩斯坦并不是极端的反智论者,也并非虚无主义,他反对的并不是思想或者知识本身,而是对思想成为政治阶级力量的反动。

国内最早研究美国语言派诗歌的是南京大学张子清教授,他曾撰文总结了语言派诗人艺术创作的十一种手法,包括创作拼贴画式(将不同肌质的语言片段拼贴在一起,从而产生戏剧性场面或蒙太奇效果)、系列句式(各单句清晰,但彼此之间没有通过主题或时间顺序而形成的联系,呈现出一系列同时发生的事件)、粘结性散文(相邻的单句连接,但总体上不构成递推或循环关系)、联系性诗行(类似粘结性散文,但断开的诗行被用来创造与前文关系不大的事物,形成一种奇特的节奏)、内爆句法(词序混乱,往往采用省略、移植、列举、自由联想等手法使句首与句末意义发生偏离或反转)、创造新词、分解抒情诗(破除传统抒情诗贯穿全篇的中心声音,拉大语意链中单词距离以突出单词实体)、自我创造的个人方言、视觉法、资料剪辑(将不同来源彼此没有联系的话语片段拼凑)、离合机缘法(按照一定的预定规则从不同的话语源寻找诗句加以拼贴)。

在伯恩斯坦的诗歌作品中,以上手法都可觅见其踪影。如《空间与诗》就采用了联系性诗行和分解抒情诗等手法:

空间,与诗

窒息和扭曲着语言,在

任意之中,标点消失

意义和语言

都成荒谬

伯恩斯坦一直认为过去诗人的语言已经沦为某个政治集团的奴仆,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张力,因此,他致力于在诗歌创作中打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故意通过反逻辑、反理性的诗歌语言形式,颠覆和消解句式语法和语词意义表明他的反叛立场。

短诗《几维树上的几维鸟》就鲜明地表达了他的诗学观念。几维鸟又被译为鹬鸵,是新西兰的特产,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因其尖锐的叫声“keee-weee”而得名。几维鸟的身材小而粗短,由于翅膀退化,无法飞行。几维鸟还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寿命可达三十年。伯恩斯坦选取了这样一种对于美国人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十分陌生,甚至可能感到古怪的鸟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批判:

我不要天堂,仅仅要浸透在

富有热带风光的词语的

倾盆大雨里。超越关系的

基本原理,比虚构还“虚”,如同双臂

困住婴儿咯咯咯的笑声:环绕的

罗网宣布它的诺言(不是管束性的/铁栅,而

是绞合的音符)。裁缝讲起

其他的费用、缝衣缝、剪裁、

废料。在讲过这些项目之后,又继续讲到

玩具或爽身粉、溜冰鞋和比赛得分。只有

假想的才是真实的———不是

搅乱心田翻腾的王牌。

首要的事实是社会主体,

一个社会来自另一个社会体,不需另外的。

这首诗的第一句“我不要天堂,仅仅要浸透在富有热带风光的词语的倾盆大雨里”,表明了诗人对词语的极端重视,为了词语,连天堂都可以舍弃,词语就是他的一切,除词语之外别无他物。“超越关系的/基本原理比虚构还‘虚’,如同双臂/困住婴儿咯咯咯的笑声”则鲜明地表明了诗人反对传统的激烈态度。语言诗甚至都不指向客观世界,而是指向语言自身。诗中还写道:“裁缝讲起其他的费用、缝衣缝、剪裁、/废料”,这似乎表明,写诗的方式就是将各种不同的词汇组合起来。“玩具或爽身粉、溜冰鞋和比赛得分”等语汇,则呈现出虽各不相关却纷繁复杂的意象,表明诗的内容丰富广泛,无所不包,并激起读者的视觉想象,形成一种立体的图景。最后,诗人用“社会主体”表明他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

他的另外一首短诗《革命诗》,诗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切割为六个诗行:

记下这

阴暗屋顶窗里

犹如在

咕哝

声的

裂片

总之,伯恩斯坦的诗作强迫读者放弃对语言之外的意义的追寻,而直面语言本身,利用新规则和新形式重新构建人们的主观世界,使得读者也变成了诗歌文本创作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欣赏者和旁观者。

(二)批判现实,鼓吹变革

西方文化语境和美国社会生活对伯恩斯坦的诗歌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反全球化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社会运动都使之坚持表现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致力于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诗学和美学,表现出对主流诗歌规范和美国政府政策的不认同对现实及美国政府的政策乃至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和大多数语言派诗人一样,伯恩斯坦肯定并接受了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他的诗作在文体、语言、书写、排版等形式上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和社会干预性,将作品作为对现存权力体系的挑战和解构,其目的就是消解被商业社会玷污的语言的指称性,恢复语言原初与客体的直接对应关系。

伯恩斯坦密切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注意吸收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先进思想。他的很多诗作仅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其与政治和社会的紧密关联,如《政策的那些事儿》《评论家的椅子》《收费员的生命》《虚拟现实》《运动症》等。

福建师范大学黄修齐教授在《语言诗:无所指的写作》一文中还提出,包括伯恩斯坦在内的美国语言派诗人一定程度上使诗歌从“法定诗文化”的烦冗中解放出来,在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中引发作者、读者对语言符号体系内在机制的关注,使读者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文本意义的重新建构。

二、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无畏的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伯恩斯坦接受结构语言学、语言人类学和结构主义的合理成分而具有自觉的语言意识,在诗歌创作中体现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无畏的探索精神,他坚信:“我从来不认为我使用的言语再现了某一特定的世界,我用言语更新世界。”作为语言诗的理论家和创作者,伯恩斯坦一直致力于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的实验和创新,耗费心血地思考与实践诗歌语言形式的创新。他的诗歌作品体现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无畏的探索精神。

(一)强烈的创新意识

和其他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一样,伯恩斯坦所代表的语言派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反叛、颠覆、解构,但在诗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具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他推翻了传统的认识论诗学,在现代语言学派、后结构主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语言论诗学的试验。他认为在无所不在的资本的控制下,既定的语言规范早已成为灌输陈腐意识形态的工具,用来满足统治集团的各种欲望,从而失去了新鲜感与独立性。因此,他追求诗歌形式和意义的创新,并且探索各种的可能性,即使这些形式难以为一般读者所理解。

伯恩斯坦诗歌创作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诗歌的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例如他在其《起飞》一诗中使用了@、#、*、$、?、=等特殊符号,在《每片湖》中使用了符号“&”。用过电脑的读者都知道,这实际上是按住Shift键(上档转换键),敲击1、2、3、4、5、6、7等数字后出现的字符。这正体现了伯恩斯坦的如下理念:“我的诗歌反映的是我身处的语言环境和我所使用的口头语料。有时我感兴趣的是将口头重现的手段视觉化,并且真正能够听得见。”他的诗歌消除了所谓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破除了口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异。

伯恩斯坦诗中的各种词汇和句子有的引自作者读过的文章,有的来自日记,有的摘自报纸、杂志等。在诗集《带着弦乐》中还有一首短诗《否定性经验的制造》,其中许多诗节都是空白,这可以给思想留出空间,很明显,这些空白诗节都是否定辩证法的空白点。《房子里的秩序》运用了许多资料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构成了秩序?能不能有非线性的秩序?到底秩序是一种固定的控制性的东西——就像“法律与秩序”中秩序那样,还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强加在头上的秩序窒息,无法看到其他秩序,更难感知秩序,那些宇宙的秩序、心灵的秩序?

(二)无畏的探索精神

伯恩斯坦供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九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十一位签字者与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我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及其夫人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林徽因,是这所学校的杰出校友。相比于其他美国高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术风格是比较自由而前卫的,伯恩斯坦融入了这所高校,又为该校学风的延续做出独特的贡献。伯恩斯

坦所属的语言诗这一名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用来代表一个喧嚣的美国诗歌时期,其间一些主要来自纽约、洛杉矶和华盛顿的作家们投身于一场大规模的、以倡导诗歌创新为目的的运动。由于大多数知名的杂志、出版社和诗歌组织所推崇的对于诗歌的理解与伯恩斯坦的理解与情趣不同,他不得不在出版与表演作品等方面依靠自己的资源。正如伯

恩斯坦自己所说“:这是没有任何教条的集体行动,大家能走到一起,既因为我们共同反对的事物,也因为我们文体上的相似。一直以来就有人试图为我们这样一种既无章法又缺乏自信的实践活动强加上秩序或纳入历史的规范,而我们中的许多人以此为契机,在反抗标识与分类中定义自己。我们这里没有唯一的历史、唯一的诗学。布鲁斯·安德鲁斯和我在1978年创办了L=A=N=G=U=A=G=E,一个诗学的论坛。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讨论很关键,但无论是在主流还是另类诗坛上又都十分缺乏,因为那时的诗坛存在着一种与反知识思潮一脉相承的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抵触情绪。L=A=N=G=U=A=G=E的诗人,总共数十人之众,致力于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诗学和美学,表现其对主流诗歌规范和美国政府政策的不认同。我们质疑一切既定的诗歌特点,从声音和表达到明晰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出许多不同的、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用于探讨诗歌和诗学的方法。我们希望把我们的诗歌与诗学和当时批判的、哲学的、玄想的以及政治的思潮相联系,并与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建立内在的联系,这种愿望成为我们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获得那些或被赞扬或被批评的多种集体称谓的原因。”

迄今为止,伯恩斯坦的诗歌作品仍然很少能登载在如《美国诗歌评论》《纽约人》《诗刊》等美国全国性杂志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报纸对伯恩斯坦诗作也缺乏兴趣。其强调语言和结构的做法被一般批评家视为缺乏远见和降格以求之举。然而,我们认为正是这样无所畏惧、不求闻达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伯恩斯坦无畏的探索精神。

[1] 卢雄飞.20世纪美国诗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启示[J] .外国文学研究,2007(6):171.

[2] 苏晖,溪云.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07(4):172.

[3]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1945—2000[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8.

[4] 文楚安.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179.

[5] 张子清.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6] 黄修齐.语言诗:无所指的写作[J] .外国语,1996(4):45-47.

[7] 聂珍钊.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访谈录[J] .外国文学研究,2007(2):10-19.

猜你喜欢

伯恩斯坦诗学诗歌
诗歌不除外
背诗学写话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不能忘却的“纪念”
论伯恩斯坦的精致语言编码与家庭教育
诗歌岛·八面来风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首建垂范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