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武术之核心理念

2014-07-13栗胜夫栗晓文

体育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荆轲武术

栗胜夫,栗晓文

论中华武术之核心理念

栗胜夫,栗晓文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子系统,世人对其的感性认识可谓耳熟能详,但对于武术文化的理性内涵,则关注不足。透过时空,回眸中华武术的发展与演变,可领略到武术人群的思想理念与精神风貌。以历史文献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武术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心,以忠心报国、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崇德尚和等纲目为基本内容,对中华武术之核心理念进行了史证性阐述,揭示了武术精神的传统性、传承性及宝贵的时代价值。

武术;核心理念;发展;演变

1 前言

中华武术犹如千姿百态的英雄画廊、万种风情的历史长卷,见证的是华夏史程,负载的是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以技击为内核、以强健体魄为要旨的技艺是其外在的显性形式,以国为家、道德至上的行为理念则是其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因。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武术早已演变成了风格独特的文化系统,成了国人用以教育后代的图腾。

武术从萌芽的防身自卫,至服务于军事格斗,到现代文明的强体修身,无时无刻不在释放着优秀的传统理念,保持着强身修身的育人道统。

忠、勇、仁、义、礼、智、信等修身信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武术文化思想的具体标志。在当今世界,世人对中华武术的感性认识可谓耳熟能详,但对于武术的理性内涵,尤其是对武术的文化精神则关注不足。

本研究以古今武术人物、事件为载体,梳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统内涵,阐释其内在意蕴的现代价值,展现武术精神魅力,感召国人对武术文化理念的认知,使武术在中华民族复兴、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谱写出振奋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2 主要内容

2.1 忠心报国

精忠报国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至高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义的重要标志。

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团结、进步,尤其是当国家面临危难的紧急关头,华夏儿女中总有众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将倾,他们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也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6]从历史上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等警世名言,均体现了英雄们忧国忧民、国家利益至上的根本志向。

2.1.1 民族英雄——岳飞

宋将岳飞可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事迹感动着世代子孙。据《宋史》所载:“岳飞,字鹏飞。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13]出生于农夫世家的岳飞,目睹了金兵践踏中原、百姓生灵涂炭的境况,激发了他习武卫国,救民于苦难水火的雄心壮志。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背负着母亲的殷切希望参加了抗金战争[13]。历经20年浴血奋战,战功赫赫,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干。亲手缔造的一支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民众欢迎的岳家军,成了抗金的主力,胜利的希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是当时金兵对岳家军无奈的哀叹。岳飞曾写有著名诗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字里行间,释放着岳飞气壮山河、忠心报国的豪迈气概。

由于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致使岳飞光复大业“十年之力,废于一旦”[13]。岳飞事件20年后,金兵撕毁议和条约,随之举兵南下,中原大地再遭铁蹄践踏。面对危如累卵的败落局面,宋孝宗迫于百姓呼声和形势所需,特为岳飞一案昭雪。乾道六年(1170年),在鄂州为岳飞构筑“忠烈庙”,后又称“武穆王”,并追封“鄂王”。自此,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载入史册。

岳飞之死,也唤醒后人心中一种隐伤,这就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一向视德教为先,礼仪至上,教化内容中很少看到对武勇的赞扬与支持。孔子在《论语》中对“勇”虽有八处提及,但他对于勇的态度也只不过是把勇敢看作是一种无所畏惧的表现,强调礼义前提下的勇敢,提倡的是一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之勇。这样,历史上便产生许多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英雄同时,也上演不少过于忠于“礼义” 的时俊豪杰蒙受奇冤的悲剧。这不能不说仁、义、礼、智、信的背后还需要有阳刚与正义的平衡,岳飞事件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与肯定。

2.1.2 少林武僧——“唯求出家,行道报国”

少林武僧的爱国行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武术英雄的缩影与象征。

隋朝末年,昏庸腐化的国君杨广,把一个正处于崛起的国家引向大乱,导致了全国轰轰烈烈的反隋浪潮。少林武僧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直接参与了反隋战争。公元620年,当李世民率军与隋朝大将王世充激战的关键时刻,少林武僧毅然帮助唐军,活捉王世充侄子王仁则,送至唐营。这一行动,鼓舞了唐军的士气,削弱了王世充军队的斗志,加速了王世充军队整体的溃败,为唐王朝统一天下立了大功。为感谢少林武僧的功绩,李世民登基以后,“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可众僧“不愿官爵,唯求出家,行道报国”①少林寺.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这段历史,体现了少林寺武僧修禅习武的真正动机,这就是“唯求出家,行道报国”的高尚情操。在他们眼里,出家是为了修行,而修行是为了国家。这种情结与境界,成了日后少林寺“昼习经曲,夜练武略”的独特宗风②少林寺.西善堂碑.。

明代的少林寺更是武勇冠天下。明代中期,我国沿海地带不断受到倭寇的疯狂袭扰,少林武僧没有把寺院当做逃避风险的世外桃源,而是心思社稷,临患不忘国,修身不忘民,先后多次组织武僧奔赴前线,同恶魔交锋。战场上的少林武僧,每逢剿倭战事,均为战斗先锋。他们所持的武器是长七尺、重数十斤铁棒,挥棒如竹节,“杀倭甚众”[4]。

少林武僧赴江、浙一带抗倭的事迹在明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如今少林寺内还存有相关碑记。如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七月所立碑中写道:“嘉靖间,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贼,多著死功。”同年十月,又一通碑中写道:“本寺武僧,强兵护国。”一心为国的少林僧,在抗倭战争中奋力拼争,杀敌无数,最终全都血尽疆场,相继献身。这种爱国壮举,是武术精神的写照。少林武僧们的爱国不是偶然的惟其能而行之,而是中华文化培育了他们的修身取向和报国行为。 “身在佛门思报国,心中无我却救人”③少林寺.锤谱堂对联.。“奋铁棍发神威横扫倭寇,壮山河贯长虹名扬千秋”④少林寺.客堂对联.。报国之心促使少林武术同军事战争紧密地结合,不断发展,终成一派。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禅宗的重要特点在于修身悟道,少林武僧把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纳入自己的修身行为中,修身、爱国、平天下的兼收并蓄是少林寺区别于其他寺院的可贵之处,也是少林寺兴旺发达的强力动因。少林寺拳禅一体的文化传统是少林寺经久不衰的基石。面对今日社会,无论经济利益的诱惑力多么迷人心窍,我们都需保持清醒心灵,把少林武术的精神延传下来,借助文化大发展这一良好机遇,切实把少林寺成为洗涤世人心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殿堂,以此使成千上万的游客怀仰慕情前来,得见性成佛心而归。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程,武术在其中曾扮演着重要角色。古时候,冷兵器技术加上勇气与力量就有可能成为英雄,可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与科技日渐取代了技击、力量在勇敢中的地位。武术的强身健心作用成了时代的新宠。武术领域之人,自古令世人刮目相看,被视为具有光荣传统作风、肩负有民族文化的不凡群体。时代在演进,环境在变化,面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种种挑战,武术文化的捍卫与推广更显可贵。以武术为载体,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武术成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这已是当代武术人的光荣使命。爱国之举处处可见,国家大事、平凡小事均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国之所需、我之所行是爱国,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同样是苍苍正道,爱国善举。

2.2 见义勇为

“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是《辞海》中对“见义勇为”一词的概括性解释。在今天,见义勇为又泛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等行为。

中华文化中,见义勇为是英雄的象征。大义、正义、义气、仁义、侠义、忠义等,都是围绕“义”这个核心价值观来称颂的。所以,义是立身之本,在民族精神中具有重要份量。而见义勇为则是一个人知行合层面的展现。

2.2.1 孔子、墨子对义勇的态度

“义”与“利”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义与利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度量衡。在古代,对于义的重要性先哲们早有了精辟的论述。“勇”是一种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字面上讲,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勇武精神,属道德意志品质。“勇”又泛指人们面对困难、压迫、威胁、艰难、压力而冷静头脑、知难而进的豪迈气概。

孔子对义的评价观点十分明确,这就是义永远高于利,无论国事民生,还是平常琐事,义为先者是君子,唯利是图为小人。“君子义以为质”[9],“君子义以为上”[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其实,对于利,孔子并不是完全不讲利,而是要先义后利,在道义原则下获取利益,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确反对那种损人利己、不择手段的私欲膨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论语》中对君子大智大勇的评价。在华夏民族的传统教育大纲里,大公无私、品技兼优、智勇双全,一直是国学育人的基本方针。

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武术家,他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文武精英,坚持文能治国、武能定邦的教育方向。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的礼、乐、书、数均属礼仪范畴,而射、御则与军事和武术密切相关。

墨子对义的认识比儒家更有深度和广度,他认为“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墨子在强调义的同时,并不否定利的重要,但他所讲的利是天下之利,是公利,是民众之利,与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是完全统一的。墨子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家、军事家,在其所处的战国时期,墨子重视武勇精神的培育,他的弟子个个都是文武兼备、怀有国民利益至上的胸怀。面对战争,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大义大利的精神,为世人演义了感人的群英悲剧。据《淮南子》所云:在一次卫国战争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扑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的弟子孟胜、徐弱效忠于阳城君,百余人均重义轻生,成为历史上侠义精神的典型”[16]。

2.2.2 义、勇是武术人的品质特征

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武术人在常人眼里有一种特殊的印象,就是豪侠仗义,也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武术在世人心中占有不凡的地位。就武术本身而言,最能代表武术精神的应该是秦汉时期的剑侠勇士。如今,谈起武术人的问题时,往往会把武侠与武术隔离起来,翻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武术教科书,似乎都把历史中的侠义志士弃在一旁,有的甚至用如今的武术现状去套望古代的武术发展轨际,把武术的产生时间机械地从明、清划起,这是一种不尊重历史的表现。战国时期的剑侠们正是武术人的形象代表,他们的武艺既不是军事武术,也不是贵族武术,而是地道的民间武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理论对我国后来的武术文化理念具有重要影响力,武侠的精神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值得讴歌的、见义勇为的侠客团队。

荆轲刺秦王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身处战乱之秋的荆轲,心存志向,性格沉稳,擅长剑术,通兵法经书,乃文武兼备、大智大勇之人。曾相继周游魏、赵、燕等弱小之国,试图展现才华,实现抱负,但均遭失败。后来,他与赵国一位善于击筑(我国古代一种形似筝的乐器)的高渐离相识,二人成了知己。

在秦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其他各弱小国家都纷纷寻找着自身的生存出路,荆轲所处的燕国,岌岌可危。燕国的太子丹曾被送至秦国当人质,饱受欺辱后逃回燕国。为了报国,太子丹招贤士,纳剑客,秘密创建刺杀秦王的特种队伍。太子丹先找富有智谋的隐士田光商谋此事,田光就把荆轲介绍给了太子丹。几天后,荆轲来见太子丹,太子丹问田光怎么没有一起来,荆轲含泪回答说,田光唯恐太子担心秘密泄露,来前田光已自杀报国了。对于田光的忠诚,太子丹泪如雨下,感动万分。太子丹对荆轲敬重备至,照顾入微,逐将燕国危在旦夕、有被秦国吃掉的局势告知荆轲,并把准备刺杀秦王的计划告之荆轲。

为使刺杀行动得以成功,以什么理由、送什么大礼才能见到秦王很重要。太子丹想出了献上燕国最肥沃的城池督亢作为见面礼。荆轲认为份量不够,提出了附加樊於期首级前往的建议。樊於期原为秦国将领,因犯罪离逃秦国,是秦国的通缉要犯,被燕国太子丹收留起来。荆轲的建议使太子丹于心不忍,于是,荆轲直接找樊於期商议借用其首级谋刺秦王的方案。樊於期听罢荆轲的用意,二话不说,便引颈献首。这样,荆轲就以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地图作为觐见之礼,以求和名义前往咸阳宫。在送别荆轲的路上,太子丹、荆轲及好友高渐离等在易水河畔饮酒告别,荆轲吟唱了流传至今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著名歌词。

荆轲刺杀秦王,事先已付出了昂贵的牺牲性代价。这次虎豹秦国之行,他是与太子丹手下另一个侠客秦舞阳一同前往,接见时,秦国护卫限荆轲一人入宫,在先后趁献上秦国的通缉犯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之际,荆轲迅速从地图画轴中抽出匕首,向秦王袭去。对于猝不及防的突发攻击,秦王慌忙躲避,荆轲在宫殿大厅追杀秦王数圈,最后被秦王抽出长剑劈中,轰然倒下,后被宫廷护卫枪、剑刺身,壮烈牺牲。虽然失败,但荆轲的行为印证了剑侠言必信,行必果,以诺必诚的品行。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荆轲立传,热情赞颂了荆轲之行为,称荆轲此举虽未成功,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欺其志,名垂后世”的不朽精神。王邦畿在其《过易水》中写道:“亦知匕首无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荆轲刺秦的故事虽然时长境远,但其义勇之行为早就已成了见义勇为的活标本。历代文人对其所歌所颂的诗篇比比皆是,总其大意无外有三:一是发自内心的惋惜,二是灵魂深处的感叹,三是对伟大时代英雄的敬慕。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并非个人之举,而是一幕侠士群体的悲壮之剧。在这次计划中,首先献身的是田光,为减轻太子丹的心理负担,推荐了谋勇兼备的荆轲后以死励志,封堵秘密;第二个牺牲的是樊於期,当听到荆轲刺秦王的行动计划后,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头颅,增加了荆轲刺秦之行的筹码;第三个是这幕大剧的主角荆轲,事前精心准备,细心策划,义无反顾,挺身实践诺言;第四个牺牲者是同荆轲一起前往的剑客秦舞阳。秦王接见时,荆轲一人进殿,秦舞阳被护卫兵拦在殿门口的台阶旁等候,当荆轲在宫内动手时,秦舞阳也想冲进去帮忙,却被秦宫护兵乱枪刺死于宫外台阶上;第五个是这次行动的总策划者——太子丹。事情失败后,秦王大军加快了攻打燕国的速度,很快就攻克了燕都。公元前222年,燕王被俘,燕国灭亡。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是,荆柯生前知己高渐离,当他听到荆轲刺秦失败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誓要为好友荆轲报仇,趁战乱之际,隐姓更名,逃至秦境的宋子城打工为生。一天,他听到主人在击筑(一种击弦乐器),便也特意试了一把,结果,令主人喜出望外,待遇也随之得到改变,于是名声不径而走,城内不少富户贵人相继请高渐离击筑。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闻宋子城内有击筑高手的消息,特派人邀他入秦宫演奏。到了秦宫,有人认出了高渐离,并把他与荆轲的关系告知了秦王。秦始皇惜才,没有杀他,而是让手下人用点燃马粪的方法熏瞎了他的双眼,留他继续在宫殿击筑。高渐离为了报仇,忍辱负重,心中也在思索着伤害秦王的办法。他把铅块夹入筑的一端,增加筑的重量,司机待动。一天,高渐离感觉自己距秦王很近,便拿起手中之筑朝秦王方向摔击。但由于双目失明,击打落空,随即招来的是同荆轲一样的结局,被乱剑刺死于殿中,又一起可歌可泣、可怜可惜的侠义之曲以失败告终。高渐离诚心为国家、为好友两肋插刀、前仆后继的忠义行为,同样令人为之扼腕叹息、肃然起敬。

以上这群侠士的义举行为,在后来历史进程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侠义精神成了民族英雄头上闪闪发光的特有光环。关于侠的问题,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扩展,与仁、忠、义、礼、智、信、勇、孝等诸多文化元素相交织,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百姓脑海中的英雄品格。秦汉之间,游侠之风盛行,侠客几乎成了受民众爱戴的一种社会势力,其存在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意味着威胁。因此,对于游侠,韩非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评论的定性,把侠士列入危害法度的“五蠹”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侠与封建官府之间似乎形成了一对天然矛盾。

然而,汉代司马迁对于侠客们却有着客观的评价,他在其《史记·游侠列传》中写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身,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唉,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司马迁言简意赅的描述是对侠客们重义轻身、见义勇为精神的充分肯定。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给游侠以良好的发展条件。汉代自汉文帝、汉景帝乃至汉武帝后,对于游侠的限制、打压十分严厉。汉代以后,正史中就极少有侠客之列传了。重文轻武,或者禁武之风也就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特征。“不过,尚武在游侠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取向中保存的比较完备。游侠没有统治者拥有的强力和权力,其施展影响通常靠的是个人能力,尤其是武艺,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被塑造为武艺高强的人物正是这一种情况的反映,武术的民间发展和游侠的尚武精神,在封建主流秩序之外建立了一个未异化的精神空间,这是很值得庆幸的”[1]。

侠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坚实的民众基础,尽管历代封建王朝对各类侠士都有程度不同的打压,但侠义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心境向往,在历代儒生文人笔下,侠士成了活灵活现的超人。“义节是侠之根本,义非侠不能立,非义则不称之为侠,这实际上同样把侠看作是义的化身”,“义与侠同”[17]。我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通篇贯穿着侠义精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更是侠的缩影;《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异姓兄弟的桃园三结义,尤其是关羽为人处事的品质,更为义之精神增添了光彩。

“文化史的研究证明,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该民族最缺失的某种群体性品格,往往成为该民族多数个体持久的精神追求。而在中国,最缺失的就是那种不含奴颜和媚骨的健全人格”[14]。联想到我国的近现代史,无数革命先烈的义勇行为都折射有侠的精神,闪烁着民族英雄的光辉。

今天,以武侠为写作题材的小说、武打类影视仍博得世人喜爱,虽然,如今的侠文化已经不是古时单纯的武士精神了,历经绵长岁月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启迪中华民族斗志,显扬民族风骨的精神。

2.3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优良传统,是尊重知识、尊敬师长、虚心好学、传承创新、不断进取奋进的可贵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皇帝贵族、政治领袖、科学家、文学家或庶民百姓,都离不开教育。

在武术界,“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等都是尊师重道的口头禅。也正是这种传统,才有了今天众多的武术流派。师者,授业、传道、解惑;学者,传承、发展、创新。这是武术绵延至今、生生不息的缘故。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民族英雄岳飞少年时期拜民间拳师周同习武,尽得其术,“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当周同去世后,作为徒弟的岳飞每逢初一、十五就提着祭品到师傅的坟上进行祭拜活动,以示对师傅的尊敬、感恩之情,体现出师徒如父子的深厚感情。

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祖庭,少林拳的发源地。禅武一体早已成了少林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少林武术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师徒们的师道精神也值得称颂。

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达摩来中国传教,南朝梁武帝萧衍接待了他,两人在交谈过程中,话不投机、认识不一。于是,达摩在南朝没有逗留多久,就取道北朝。由于他在南朝碰壁,北进魏境以后,传法之举困难重重。所持大乘新法,虽在北朝举行过数次讲演,但由于教派之间的斗争激烈,讲演结果却换来抗声四起,责备不断,所持观点也被定性为歪理邪说。达摩的禅学新法在当时,上得不到官府贵族们的赏识与呵护,下又遭到同行们的攻击和反对,可怜异国他乡、满腹经论的达摩禅师一下子便沦落成了受人排挤、四处化缘度日的外来“胡僧”。由于居无定处,身处困境,无奈之际,达磨便在嵩山山腰一个自然山洞里栖息下来,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全靠慧可、道育等几个贴身弟子化缘为生,时间长达九年之多[12]。最终,达摩被同行异派下毒而亡。

达摩死后,所留遗物仅有袈裟、饭钵各一,忠实的弟子慧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为传承师傅的大乘佛观,在民间传播禅学理论及修行方法。慧可的传承行动避不开反对派的愤恨与阻挠,接踵而来也是杀身之祸。不明身份的敌人(同学或佛教他派的杀手)手持利器将慧可的左臂砍掉,并威胁慧可不许对达摩的禅学观点再宣传,否则,定会有更为严重的制裁。面对恐吓,慧可并没有就此放弃,相反,他更感觉到自己身上使命的重要。身负重伤的他一边养伤,一边继续修禅,为把师傅的禅学知识继承下来,对禅宗的传承方式也开始由官学转为民间。身残志坚的慧可不畏艰辛,用生命守护着达摩禅师留下的禅学衣钵,坚定不移的传播着禅宗的理论与方法,表现出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无限忠诚和对禅学新学说的坚定守护。

有其师必有其徒,慧可年老时,将衣钵传至弟子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

到慧能时,禅宗已是第六代,慧能三岁失去父亲,家境平穷,依靠上山打柴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他慕名东山弘忍大师,投至门下,拟行大法,以行者身份在寺里做厨活。由于他聪明善悟,被弘忍看重,接得达摩衣钵,成了禅宗的第六任接班人。在禅宗信物的传承过程中,由于慧能的身份低贱,不识文字,结果受到了师兄们的极度不满,于是,师兄神秀等人曾四处寻找慧能,一场生死之争在暗中酝酿。为保护禅宗学道,躲避杀身之祸,慧能在南逃的过程中,身居深山12载后才在广州的法性寺露面,可历史已经到了唐代的武则天执政时期。慧能对原有的教程删繁就简,提出了“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著名观点。认为佛在心中,不在身外,修炼过程重在自我反思,自我虑定,只要心中有佛,己即成佛。即使昨日犯有罪过,但只要明了是非,悔过自新,也可立地成佛。参佛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一定只在寺院中修炼,在家中、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修禅场所。

慧能对禅宗的改革,降低了学习禅宗的门槛,使禅宗中国化、世俗化,便捷了民众学习禅宗的方法,深得士大夫与民众的欢迎。很快,禅宗就在唐中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形成了佛坛一支独秀的局面。禅宗的繁荣与一批优秀弟子尊师重道、忠诚坚守的精神分不开。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达摩禅师,他心揣大乘新法来中土创业,挑战已有良好基础的小乘佛教,虽惨遭失败,但他意志不散,自信“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即使身处逆境,也坚持面壁修禅,静心守望,这种坚韧不拔精神令世人感叹。

第二,弟子慧可是尊师重道的典范,师傅身处困境之时,他依靠化缘,精心照料师傅。师傅死后,他秉承师傅衣钵,冒杀身之险,在遭受(对立派威胁)断臂之苦的情况下,坚贞不屈,忠实地传播禅学知识,力保禅宗星火不断。如今,少林寺内设有一处“立雪亭”的明代建筑,就是敬颂慧可“断臂求法”的精神的。

第三,五祖弘忍大师是禅宗的改革派,为了挑选接班人,命题禅宗要义让弟子们去完成,结果,当时的上座僧神秀的答卷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让惹尘埃” 。弘忍看后,心中不满,认为神秀对禅宗的理解还处于表皮。其后,他看到了行者慧能托人代写的作品:“菩提并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中大喜,认为慧能悟性超人,将来会成气候,便不拘一格,将大字不识几个的慧能当做禅宗的接班人。更指点迷津,传授金刚经要意,亲授衣钵,为未来的禅宗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四,六祖慧能得到衣钵以后,命如悬丝,危险之极。为躲避同行敌对势力的追杀,竟在深山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这是一个非常人能够忍受的艰苦过程。昨日达摩十年面壁练心法,其后慧能十年躲避追杀,正当佛教徒们将要忘掉慧能的时段,慧能毅然走出深山,首先在广州法性寺现身,开讲了广为关注的禅宗课堂。慧能历经十余年的刻苦修炼,大胆改革旧有教义,才使禅宗达到了历史的全盛期。从慧能身上,我们既看到了他对师道的忠诚,同时也看到了他聪明悟道的智慧,体现了改革的魄力与毅力。

禅宗师徒们为大乘佛法发扬光大,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传承并不保守,重道又未忘发展,改革创新成就了禅宗的辉煌。禅宗的修炼与坚守、传承与发展精神,对于后来少林寺众僧们的参禅悟道有直接影响,使清静为本、四大皆空的僧门寺院的弟子们真正懂得了参佛、修身、悟道的意义。

驰名中外的少林拳之所以打动世人的心灵,与禅宗与武术的相互交融分不开。少林武术在我国属于历史最为悠长、内容最丰富的拳种,“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名言并非空穴来风,少林武术的精神就是中华武术精神的代表。研究者研读过少林派在不同时期的武术门规诫条,其中的“尊师重道,敬长爱师”之语均为重要条目,充分体现着师道之尊严。

禅宗虽然千年之前由印度传至我国,但进入中国后,逐步被中华大文化所包容、改造,最终成了中国式的佛教文化,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历史进程中,有关尊师重道的典例枚不胜说,这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知识、向往文明的民族,正是有了这种道统,才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为优秀文明古国,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在前进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总会保持清醒的头脑,确立明智的选择,将国家向光明繁荣迈进。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就是有力的史证。

2.4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话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1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天体始终如一、持久刚健的运行精神是值得人类学习的,尤其是优秀的男子汉应该具有天体运动一样的精神,积极主动,努力向上,不屈不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永不懈怠,刚健有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犹如神圣之母,有生长万物,济哺众生的胸襟,中华儿女应像大地一样,具有宽厚之德,能承载和包容万物。这其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宽厚之德、承载包容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深刻的激励作用。

中华文化之所以数千年生生不息,传承发展,华夏儿女为什么能在起伏动荡的苍桑历史长河中兴衰交替,一路前行,这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论命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世间,真正的人生道路挫折居多,坦途居少,要想有所建树,目标正确,自强不息是关键。

若论武术与自强不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血和肉来表达。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武术的由来与人类的生存分不开,远古时期,武术的功能是预防天敌侵袭,保护自身的生命存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武术成了军事的得力助手。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提高,远程军事打击能力的提高和普及,使武术逐步地从军事舞台退了下来,武术向着强身健体的方向发展,成了国人强健体魄的科学手段。一言以蔽之,武术是人类生命安全的保护神,是全面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2.4.1 武术练习是一个全面提高身心素质的渐变过程

习武可获得防身技能,强健体魄,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个坚韧不拔的学练过程。“要练武不怕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年磨一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雄好汉需十年磨练”等,这些习武者常用语,对有志之士是励志动力。习武者是一个特殊人群,背后有着常人不易承受的恒志与艰辛,武术人的成功背后是一个苦、甜、酸、辣、咸的五味人生。

由于武术对人体的素质要求是“金钢之身”,所以,传统武术育人的理念与方法相当严格。既有锤炼身体素质的,又有演练技术技巧的,更有培养、磨砺心理心智的。按行话讲,这些都是必备的基本功(亦称“功夫”)。世人都说练武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难的背后才有奥妙,有真经,有价值,有品位。古往今来,各行英俊豪杰,无一不是自强不息,千锤百炼的楷模。

对于武术的难与苦,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现在,大量的学术论文避谈这一点而一味地坐而论武,这不是唯物主义者。更有甚者,武术队伍中竟然有“淡化武术套路”的论调出现。表面看来,这是一种观点,而实际上是对武术发展的致命性打击。道理很简单,武术如若没有了套路,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还有什么依托呢?还有怎样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武术需要创新发展,但不能舍本求末,不能忘记本体的生命,犯时代性错误。

2.4.2 武术的学、练是一个接受传统文化、升华人生境界的过程

纵观中华民族武术发展史,由于地理的原因,在武术大文化基础上,也成就了各个武术流派。“首先,他们在技击内核的基础上,直接吸收了中国传统兵法理论精华,形成了支撑自身发展的坚硬骨架。攻与防、进与退、虚与实、真与假、曲与直、偏与正、起与伏、伸与缩、静与动、刚与柔、形与神等都是武术运动技术的基本成份,华夏古典哲学的特有元素”[8]。中华武术门派众多,每一个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如:太极拳是基于《周易》理论、道家阴阳学说而创造出来的以柔克刚性质的拳种;形意拳是以“五行学说”发展起来的拳种;少林拳是基于中国古典兵法理论,后采诸家之长不断扩展起来的拳种;苌家拳是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突出阴阳相济,刚柔结合,以运气养生为特长的拳种;另有多彩的象形拳种:猴拳、鹰爪拳、虎拳、蛇拳等则是依据自然界动物的主要技能创编而成。就连各种动作名称,也都带有鲜明的中华印记。创拳过程中,各流派的先贤们巧妙地借用了传统文化典学中的史传、专论、诗歌、成语、典故、谚语、比喻、歌诀等文体形式,以时间、人物故事为脉络,组建武术门派的文化系统,形成一个又一个风格独特的拳种文化。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视作为母文化的话,那么,武术就是对母文化的具体实践和创新。长期的实践证明,学习中华武术,就需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是武术生成的依托,是武术内在灵魂。

回顾过去,以史为鉴,从梳理古时武术大师们的生平阅历中发现,他们大都经历不凡,精通经典。对武术,“目前研究,盖以一般文人学士鸿儒硕学,皆不娴武术,而擅武术者又多属武夫、为体育界人士,徒能演其技艺,不太明白其义理,更无力进行文化研究。”[3]的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此引起的社会浮躁心理在加重。在此背景下,真正潜下心来,深度研发武术者实不多见。相比之下,民间武术仍是藏龙卧虎之地,是捍卫、发展中华武术的基地。

为了武术的良性发展与传承,我们很有必要对已有的传统武术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了解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旧唐书·魏征传》里有句话,可以揭示学习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著名国师魏征死后的感言,也是大唐王朝健康发展的护国名言,这对于一个具体的专业学科,也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尽管目前武术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对于原有传统武术文化经典理论还有待深度挖掘,武术的传承仍旧落后于发展。

传统的经典性理论具有明心、开智、益行的功能。学武术文化,接受传统美德洗礼,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学武术文化,可以晓知武术漫长演变历史,总结经验规律,为未知到先知提供支撑;学习武术文化,有助于正视人生价值,激励意志,不辞艰辛,树立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2.4.3 武术的学、练是一个由“技”到“道”的进步过程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对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发愤图强等主要内容的涵盖,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崇高的理想做铺垫。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武术练习与其他文化学习一样,学无止境,挑战无限。武术的强身功能、防身功能、修身功能等都是人类生命价值所向,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哲学的中心是所谓儒、释、道三教,而三教都是‘生命的学问’,——重心落在人生的方向问题。可以称为心性之学”[11]。而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教人学会如何“安身立命”。儒、道、释的心性修养多属于精神层面的柔性力量,而武术文化的特质偏属于阳刚之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柔性有余、刚性不足的补充。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唤醒人们的理想与信念,武术的学习价值也在于此。在民间,有众多值得敬佩的拳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变革,他们坚守阵地,把武术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宁可一世不用武,不可一日不练功”[7],始终如一地坚持着武术的传承传统使命,积极培育后继人才,默默地为武术事业做着贡献。还有一些值得夸奖的习练者,一年四季,无论风和日暖、还是雨雪交加,都挡不住他们对武术的真挚之爱,他们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场所里练功,所练内容虽不算高难繁杂,但技艺的熟练水平却让人惊讶不已,加之他们矫健的身躯,快乐的表情,常常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艺术印象。

有人把练武分为三个阶段,也可称作三种境界:即炼精化气(眀劲)、炼气化神(暗劲)和炼神还虚(化劲),达到了炼神化虚的武术家大都性格豁达,胸怀开阔,待人谦和有礼,不同人作无谓之争[14]。这是一种道化,是由“技”到“道”的晋升规律,长久以来,中华武术就是沿着这种精神之路发展着。

武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磨砺身心的体悟过程,这一过程中,师傅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歌诀背诵、动作规范、要领点拨、反复练习、经验教训等都是到达至高境界的必要积累。武术动作的炉火纯青、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就是习武者得道忘象之时。它就像我们不畏艰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达到群山之顶时,才能体会到,放目眺望,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武术的习练与其他文化的学习一样,水平越高,境界越高,涵养也就越好,这是文化价值的普遍特性。习武之人一旦入了武道,有了文化理想及其所赋予的价值观念,他就可以为目标而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自强不息锻造了武术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位,苦中求真,难中取乐,刚健有为的精神永远是武术人待人处事的风骨情怀。

2.5 崇德尚和

武术人不但四肢发达,而且头脑聪明,习武不仅是为了健身与防卫,更注重武德修养,和谐处事。

2.5.1 道德至上

通览武术发展的历史,真正能够成为拳种流派者,都少不了几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门规戒律;其二,拳种形成的理论;其三,传承脉络;其四,技术体系。本文唯述门规戒条,因为这是武术道德戒律的体现,是规范武术人群行为思想的基准坐标。

武术是技击与道德的修炼,如同生命与灵魂的完善与升华。纳徒习武,首观其德,对于不义之人,绝不能传授武技。少林寺永祥大师曾有如下感言:“复抄拳谱,犹为七十二艺,深感忧虑,实为撼慎恐慌,于危害人间,疑虑传于无德恶人之手,得此技则大祸人间,故劝真君者或少林寺孝徒子孙永尚武德,习技而不伤善,得艺而不伤弱,行侠而悍国家,信义而惩恶暴是也”[2]。

当今的武术门派多达一百余种,但对于武术技术的传授,道德至上的观念是一致的。在这方面,内家拳也有典型事例。明末清初,参加抗清复明战争失败的内家拳师王征南回到家乡,大儒黄宗羲命儿子黄百家前去投师习武,独得其术。黄百家著有《内家拳法》一书,其中有五不传的规定,即:“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软质钝者。”这五条戒约中,前四条都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惟第五条才讲到了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可见,内家拳对传承人的思想素质是何等重视。

《内家拳法》中,最后一段叙述也令后人感叹:“今先生之死只七年,我乡盗贼亦相蚁合流离载道,白骨蔽野,此时得一桑怿,足以除之” ,这是作者黄百家在悼念恩师王征南时的悲伤心情。书中提到的桑怿,是指宋代社会底层的一个武官吏,善用铁剑、铁锏,善常捉拿贼盗,常为民做好事、善事。《欧阳文忠公集》中写有《桑怿传》,主要赞述桑怿身为武艺之人的侠勇事迹及高尚品质。黄百家在这里特意提到桑怿,说明其精读过欧阳修的专著,而且对桑怿的事迹印象至深。黄百家在这里提到桑怿,还有如下几层意思:一是对恩师王征南的无限怀念,在黄百家眼里,若是王征南拳师在世,眼前“贼盗亦相合流”的情景就不会出现,蕴含着武术之人威震一方的无形作用;二是家乡若有像桑怿这样的武人,乡里歹人就不会如此猖獗了,可惜师傅一向严于律己律人,最终并没有培养出如意的继承者;三是自我忏悔,有负师父厚爱,学武途中辍学,弃武从文,随父亲参加了国史的编写工作,悔己未能为家乡父老免受乱世之苦而有所作为。面对老师的去逝,黄百家感叹道:“先生之术所受者唯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为《广陵散》矣,余宁忍哉!特备著其为屑,庶后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 。为报答老师的生前苦心,黄百家把师传内家拳法书于专著,供后人研究。自黄百家之后,内家拳法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也只有这本《内家拳法》了,为今天研究内家拳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对于武术道德,少林拳要求更为严格,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门规戒条,归纳起来,一是突出习练少林拳的功能及育人目的;二是尊师重道,善待世人;三是要求同行之间应和睦相处,相互尊敬;四是生活要简朴,行为要规范,并对酒色之类提出严重警告;五是教育少林弟子要从细节出发,树立武术人的思想品质,虽身怀技艺,但要谦虚谨慎。

我国武术虽然派系繁多,但在武德修养、门风树立、威望维护等方面却异曲同工。武术拳种众多是中华文化繁荣的表现,其思想行为都离不开传统美德这一基石,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DNA,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事实证明,凡属正统的武术教育,系统的武术传授,道德在其中均占有统帅地位,薪火相传的后继人才都是沿着品技兼优这条双轨道前进的。

2.5.2 崇尚和谐

在常人眼里,武术门派繁多,纷争不断,尤其是受各种武侠小说的渲染,更容易使人们误解为武术就是争强斗狠,尔虞我诈。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武术自渐离军事以后,其功能性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德健身、崇尚和谐成了真正武术人的显著特证。崇尚和谐不能只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要从人与自然的大和谐讲起。崇尚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历代学儒先哲对于天人合一论述可谓丰富多彩,但综合而言,天人合一观可以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是大自然之子,没有自然的恩赐人类没有幸福可言。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的这种思想学说,就是告诫世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修天德自强不息,修地德厚德载物,处事坚持正道,遵循自然规律,使社会向着高度和谐发展。即使武术有以暴制恶的功能,但最高的境界仍是过硬功夫在身,不战而屈人之兵。

武术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例子举目可见。首先,从拳种名称发端的地理位置来比较,如:嵩山少林拳、武当拳、九华山拳、峨眉拳、松江少连山拳、关东拳、关西坡连拳、紫薇山棍等。这些武术派别以地方名山为拳派名,都具有地方文化的内涵。

其二,各拳种就地取材,都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与营养。不少拳种的名字是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中选取而来。如:虎拳、狮拳、鹤拳、蛇拳、猴拳、牛拳、鹰爪拳、螳螂拳等。这些象形拳种的由来,无疑是受自然界飞禽走兽本领的启发创造出来的。

其三,动作术语方面,有枯树盘根、犀牛望月、饿虎扑食、青龙出海、百花扑面、凤凰展翅、迎风摆柳、风扫残云、五雷轰顶、泰山压顶等,均有力地表明了武术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用日常熟悉的动、植物作为武术的基本素材,更能起到浮想联翩的生动效果。

其四,利用历史英雄这一文化资源来提升武术品位。在拳派名称上,以历史英雄(姓氏)人名命名的拳种有:岳(飞)家拳、苌家拳、宋太祖三十二长拳、燕青拳、关公大刀、武松脱铐、达摩剑、孙膑拳、狄青拳等。凡可以为拳种命名的历史人物,都是世人所公认、敬佩的英雄豪杰。榜样的力量无法估算,把历史名人作为拳种的创始鼻祖,其文化教育作用、精神激励功能不言而喻。

其五,武术文化中有其众多的经典作品,如长拳十二型就是武术的经典大纲。“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似铁”,简短的三十六字诀,内涵深奥,是对武术形与神、质与量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表现的既是诗境,也是意境,更是情境,是武术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崇爱之情,是激励武术练习者对于炉火纯青之功夫不懈追求的明确理念与强大动力。

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曾演绎过众多的感人故事。楚汉争霸时期,西楚霸王项羽有一匹宝马,名曰乌骓马,随项羽四处征战,所向披靡,立功无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的大将韩信包围在垓下,在“四面楚歌”的困景下,项羽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吩咐手下士兵把心爱之马带上岸去,嘱咐日后好生照料,其后拔剑自刎。此时的乌骓马见主人离去,宁死不肯随士卫上岸,随之跳至江中而亡;《西汉演义》中说,乌骓马被侍卫带至岸上以后,终日盼望主人回归,因思念项羽,不食草料,“长嘶不已,翻滚自戕”。盖世英雄项羽与乌骓骏马的悲壮结局,人马之间的生死之交,使后人为之灵魂颤动。历史上,这种英雄与神马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三国时期的关羽与赤兔马、隋唐之际的秦琼与黄骠马等,都已成人们称颂的感人话题。

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自由、幸福的康庄大道,武术的修炼是习练者道德升华、体格健壮、完善美好人生的有效手段。武术可使道德入心,有助于社会和谐。“以武会友,共同进步”;“天下武术是一家”;“师徒如父子”;“手足原无异态,拳术何必分门,少林武当终归于拳,内家外家总是一家”等武行格语[10],正是武术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精神体现。

3 结束语

武术作为一种国学,世人对它的了解多集中于物的层面,而对其核心理念的认知还有待深度探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理念是奋进的动力。武术的核心理念与华夏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忠心报国、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崇德尚和等修身信条均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武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习武必须要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武术的传承者、爱好者,对于武术文化的核心理念决不能相见而不相识。

国家要富强,首先要民强,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武术可以健康人生,武术精神是永具活力的民族精神。一向以儒教为先的文明中华,需要刚柔相济、刚健有为、文明和谐的武术精神相伴行。

在实施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武术应服务于国策,大力发展普及。武术的精神、核心理念,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意义非凡。

[1]曹顺庆.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2

[2]德虔.少林拳谱(第7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46.

[3]龚程鹏.武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318.

[4]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季羡林.季羡林学术精粹(第4卷)[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473.

[6]荆惠民.中国人的美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8.

[7]栗胜夫.少林拳真诀秘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17.

[8]栗胜夫.全球价值链视域下中华武术对外发展战略思考[J].体育科学,2011,31(3):12-15.

[9]余沛森.孔子语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9]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黄百家·内家拳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38.

[1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2.

[12][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M].杨州:广陵书社,2007.

[1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王广西.文人·诗学·武术·生活·读书[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11.

[15]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2-43.

[17]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中国人的美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9.

TheCoreIdeologiesofChineseWushu

LI Sheng-fu,LI Xiao-wen

As a branch of Chinese culture,the world for its perceptual knowledge is familiar,but for the ration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Wushu is the lack of attention.Through time and space,looking back at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Wushu,people can enjoy the Wushu of ideological concept and spirit.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 ev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e ideologies of Chinese Wushu which based on patriotism,great respect to the teachers,acting heroically,self-discipline,advocating morality and harmony,then reveals the tradition and inheritance of Wushu as well as the values in era.

Wushu;coreideology;development;evolution

1000-677X(2014)11-0027-09

2014-06-30;

:2014-1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BTY004)。

栗胜夫(1951-),男,河南舞钢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发展,Tel:(0371)22851418,E-mail:lishengfu@henu.edu.cn;栗晓文(1983-),女,河南开封市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Tel:(0371)22868277,E-mail:4891709@qq.com。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G852

:A

猜你喜欢

荆轲武术
中华武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武术的社会意义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失败的英雄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