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灸药并用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2014-07-12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雷火证候综合征

亚 东

灸药并用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亚 东

目的 观察灸药并用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济川煎加减同时给予雷火灸,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川煎加减同时给予雷火灸疗法对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雷火灸;济川煎加减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多发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临床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但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综合征[1]。针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现代医学多采用泻剂、促动力药物等对症治疗,常常会形成药物依赖,故易造成易反复、病程长、难以根治的结果。中医治疗此病具有很大优势,能采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笔者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采用灸药并用治疗老年脾肾阳虚证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老年患者均来源于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1±4.6)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4个月;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2±3.5)岁,病程最长者21年,最短者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1]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天有此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腹痛或不适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2~3天排便1次(每周少于3次);③大便如羊粪样、栗子样或铅笔样,伴有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障碍,或有失眠。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济川煎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g,牛膝10g,肉苁蓉20g,泽泻5g,枳壳10g,生地黄10g,人参10g,火麻仁20g,白芍15g,生白术30g,炙甘草10g,紫苑10g。煎服法:水煎取汁 300m l,每日两次分服。服用中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服用4周。在此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雷火灸,取穴:足三里、天枢、大肠俞、关元、支沟、照海。每穴附近做直径约3cm的回旋灸法5m in,每次施灸时间共15m in,每日1次,一般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度,避免烫伤。治疗 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10130),10g/次,每日2次,早晚餐后30min服用。服用4周。

1.4 症状疗效评定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次数(每周排便<3次)、大便性状(干球粪或硬粪)、排便异常(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腹痛或不适4个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消除: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显著减轻:疗程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2级;减轻:疗程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1级;无变化: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并观察记录。

1.5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消化病学诊疗指南》[3],采用症状积分表的方法,将症状分为轻、中、重度3级,分别计1、2、3分,无症状计0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并记录。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4周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 30 17.21±1.87 9.10±0.98 9.50±1.12对照组 30 16.98±1.89 11.50±2.51 12.83±2.01

2.2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人群患病率在5%~25%[4],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未分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便秘”范畴。老年人便秘多起因于年高久病,正气不足,或由于阳失温煦,或脾虚肾亏等不足。故以脾肾阳虚为本,治以健脾温肾、润肠通便为主。方药济川煎加减,其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火麻仁润肠通便;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润肠;枳壳宽肠下气;人参、白术健脾益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肺与大肠相表里”,应用紫苑温肺下气,宣通肺气肠结自通。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温肾、润肠通便之功,有利于肠腑传导功能的恢复。雷火灸是属于灸法中的艾卷灸。现代雷火灸由重庆中医赵时碧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疗法。艾绒是雷火灸药物的主要成分,配有沉香、木香、乳香、羌活、柏树茎等药物。因其组方内柏树茎属油质芳香类木质,燃烧时除了散发芳香气息,增加艾绒芳香走窜通络的作用,且测得其最高温度可达240℃,故有更强的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散结、扶正祛邪的作用[5]。天枢与大肠俞同用属俞募配穴,以大肠俞为主穴通腑气,通过调节脏腑机能,使紊乱的肠道功能得以恢复;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为人生元气之根本,灸之可暖下焦,振奋肾气。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诸穴合用,实施雷火灸,药效通过腧穴、经络而可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同时通过雷火灸还能调整人体免疫系统,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5]。综上,口服济川煎加减中药汤剂结合雷火灸可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目的,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研究中发现治疗后1个月随访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预示治疗组治疗结果及其复发率小于对照组。今后有待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n(%)]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38-41.

[2] 张声生,李乾构,魏玮,等.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3]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0-94.

[4] 罗莎,陈春华.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J].中医导报,2012,18(1):52-52.

[5] 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46-120.

R256.3

A

1673-5846(2014)05-0065-02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脾胃病科,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雷火证候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Chandler综合征1例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考前综合征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