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初探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

2014-07-12王丹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404100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动画重庆

王丹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404100)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初探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

王丹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404100)

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从重“硬建设” 向“软建设”转变,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更将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来自社会的,多方面的支持,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社会基础。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也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生,也只有在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中才能壮大。

可持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面临新的严峻的形势,一是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增加了招生的难度,特色办学和品牌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骨干院校的遴选给高职教育发展导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从重“硬建设”向“软建设”转变,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将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社会基础。

从教育部开展的调查中可以了解,78%的高校已经将为地方服务纳入到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中,其中东部已经纳入的占85%。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社会服务较好的院校,如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其办学过程中探索出适应其教学、具有艺术传媒特点的社会服务模式。实际上,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也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生,也只有在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中才能壮大。

一、影视动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视动画专业2010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2012年启动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12年6月顺利通过了市级示范项目建设验收评审。在示范高职的建设过程中将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建设任务,极力打造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并具有学院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与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共享。

(一)形成了良性的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为社会服务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影视动画专业在开办之初就明确了“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并先后与美国筑艺集团、重庆享弘数字艺术有限公司、重庆贝思动画有限公司等重庆各大动画公司形成了良性的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对动画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比较多的研究。目前,已将贝格菲斯动画有限公司、海酷动画有限公司等公司生产车间设在学院,这为职业岗位能力的进一步提炼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建立校内“工作室”实训基地,依托“九龙创意产业孵化园”,为研究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影视动画专业目前建有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26个,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6个,其中一个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有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10个。工作室设施设备完善,技术先进,配备有在国际动画行业中顶端的工作站,以及动画流程各个环节的实训条件。在2012年,由学校出场地,联合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重庆创意产业联盟、重庆广电集团在本校“在九龙创意产业孵化园”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企业,逐步建设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基地主要功能一是对接影视动画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载体“动漫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二是承载传媒类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为校企专兼职教师提供社会服务项目,成为企业、学校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对推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从行业企业引入专家,组建“导师班”,为社会服务项目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整合动画专业自身职业教育资源,根据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牵头成立了3个以行业资深专家为带头人的导师班,将学生的实训项目与社会服务项目接轨,发挥行业导师的引领作用,为社会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同时也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各类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社会服务建设探索的成果

(一)构建开放式培训体系,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培训学院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受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

1.行业培训。在“动漫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开展对外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大力贯彻职业教育“双证”制度,与重庆贝思动画有限公司合作,对影视行业企业人员进行“NACG、ACAA动画设计师等行业认证资格、“Adobe”图形图像软件技能认证资格、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影视制作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为重庆及西南地区开展城市失业人员培训和社会人员培训。每年培训失业人员50人以上。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主要方向为装潢设计、影视剪辑、FLASH动画制作、三维软件建模,每年培训人次达到150人以上。

2.企业培训。与重庆本地企业密切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截止2014年10月,共以技术咨询策划的身份为8家企业服务,每年为重庆及西南地区开展企业职员培训达150人以上。

3.技能大赛。积极推进与省、市各部门的合作,凭借完善的设施、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和优越的师资,力争承办国家、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从2009年开设,我专业每年都代表学校参加由国家广电总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西部动漫文化节”活动,为我校对外展示提供了一个积极有利的平台。近4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赛事2次。2011年承办了“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WCS世界cosplay峰会中国区决赛”, 2014年承办了第七届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动漫设计与制作”项目决赛,并取得了团体一等奖。

4.服务学校。学院积极主动开展校与校之间的对口支援,目前已与2家外地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协助其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并提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

三、利用“导师班”优势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

我专业根据“导师班”带头人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他们与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服务和横向课题研究。以导师带动“双师”,将专职教师带入社会服务项目。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我们实施了定位策略:学院在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后,充分发挥3个“导师班”导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配备专门的专职教师进行课余教学和项目研发的配合,并搭建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推动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的运行。以导师为基础,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2010-2014年期间,每年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研发7项以上,经费收入约30万元。教师参与5个企业共8项合作项目的研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11个项目。重点建设了市教委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民间文学类非物质化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研究—以走马民间故事为例”,和巨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和制作了13集三维系列动画片《走马民间故事》,辅助完成了校科研项目“基于项目课程的艺术设计与传媒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重庆市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我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需要走出自己特色。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我专业将在现有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出更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提升整体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地区辐射能力,我们深信,随着影视动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推进,将为我校的社会影响打开新的局面。

[1]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

[2]姚和芳.满足三个需求: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中国高教研究,2007(05).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13年学院科研立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初探—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支持论文,项目编号:QN2013-02

王丹丹,女,(1982.8-)汉族,四川人,现任职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动画重庆
重庆客APP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我的动画梦
浅谈镜头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影响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翻转课堂”在影视动画实践教学中的探讨
在这里看重庆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