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启示

2014-07-12李思思九江学院艺术学院332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奥尔夫教学法

王 蕾 李思思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33200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启示

王 蕾 李思思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332000)

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整体全面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如能在学前儿童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会促使儿童的身心、智力、情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农村幼儿园中开展音乐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它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辟了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新思路。

农村音乐教育;学前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旨在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是: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它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可以看出,它不仅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方面与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相吻合,而且它特别强调对孩子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的培养。且不说农村音乐教育滞后等问题,仅从农村音乐教学活动的单一化、呆板化来说,就违背了音乐教育对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最终目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说它为农村学前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面就谈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带来了哪些启示。

一、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趋于综合化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不仅是指在教学内容上将音乐、舞蹈、语言、动作融为一体,而且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采用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形式为主。在集体教学中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自由、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乐学习环境,孩子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是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儿童的亲身实践来帮助他们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和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1.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综合

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综合是指在教学实施中要把音乐各个领域的内容:如歌唱、唱游、律动、简易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以一种有序、有乐、有导、有趣的方式加以有机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始终围绕着一个具体的音乐材料,将不同音乐领域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落实在整体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不同教育领域的内容通过一个主题活动加以适当的综合。

2.音乐教育活动形式的综合

音乐教育活动形式的综合是指将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音乐教育活动与单一的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形式相互结合,将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相互合作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欣赏圣桑《水族馆》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让每个孩子们来讲述大海中有哪些动物并用肢体动作去模仿,然后再播放音乐让大家一起随着音乐,用自己的动作去表现动物们在海底世界自由翱翔的场景。

二、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注重游戏性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活动,例如,在歌唱游戏中,幼儿可以一边绕圈圈一边唱着音乐来舞动,一起来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结构。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主题、角色扮演和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游戏,如音乐剧《小兔乖乖》教师先讲述音乐剧故事梗概,请幼儿熟悉音乐剧内容,再欣赏音乐或分段播放音乐与故事情节相联系,最后请孩子们角色扮演来表演音乐剧。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没有主题、情节和角色的音乐游戏,比如,声音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例如:小猫叫“喵——”;时钟“滴答!滴答!”老鼠叫“吱吱 吱吱”让孩子们先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长短,再来播放乐曲《有趣的声音》在聆听音乐时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在音乐游戏的设计中要注意动作与音乐相结合,游戏中的动作和内容一般要求符合音乐的节奏、旋律及曲式结构特点,并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游戏方法。

三、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创作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及范例帮助儿童集体创作、协助创作。教师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安排、体现的是从探索—模仿—即兴—创作的四步环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的练习,教师都应注重发挥儿童的即兴力和想象力,鼓励儿童在即兴基础上综合性创造,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

农村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先从儿童的自身体验和对音乐的感受入手,鼓励幼儿在听音乐时,按照他们自己的感受、理解、想象做即兴的身体动作,用语言、图画、符号来描绘出对音乐的想象,记录听到了什么,音乐有什么特点。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创造音乐。例如,创编动作、创编歌词、创编旋律等,教师在活动中只做启发和引导。例如音乐主题活动“森林里的早晨”,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乐器或用肢体动作,结合音乐元素去表演创造。在活动中,教师只做引导,注重启发和鼓励孩子们的想法,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创作,通过歌唱、跳舞和演奏等形式去表现音乐。这种创编性的活动不仅让儿童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和满足,更使他们形成了主动探索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习惯。

四、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播

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采用的是他自己家乡的语言、民歌、童谣、谚语、和舞蹈作为素材,他主张用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进行教学。其实作为农村学前音乐教师可以借鉴他的这种教学理念,从本土出发,充分利用各地的艺术文化资源,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语言、童谣和民歌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接触一些不同民族、地区的艺术文化,拓展孩子们的艺术视野。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观察一些农村地区特有的习俗。如:农村的婚嫁民俗、丧事礼仪、农村的秧歌队、合唱队的表演,劳动中人们唱着劳动号子等让孩子们懂得一些贴近生活的又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与人类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本地区、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还可培养孩子们对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与实践[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

[2]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l.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12YB025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奥尔夫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文化浸润:儿童音乐教学的审美之维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