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学对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2014-07-12吴桂琴凯里学院人文学院556011
吴桂琴 (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556011)
论语言学对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吴桂琴 (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556011)
人类学家借用语言学的技术方法促进了人类学的发展,语言学的理论推进推动了人类学的理论创新,语言学与人类学最为亲密的结合的结果是产生了语言人类学这门交叉学科。认识两门学科交叉的历史不仅有利于我们获得人类学和语言学历史发展的新视野,而且有助于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语言学;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人类学的研究,无论在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上还是在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都与语言学有着很深地关联,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有着不同的层次,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早期人类学与语言学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人类学家把语言学作为自己研究的工具,借鉴语言学的方法技术促进人类学研究。二战后,人类学开始借用语言学的理论来实现自身的理论发展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对语言学提高到了方法论层次的借鉴上。然而,人类学与语言学最为亲密的结合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语言人类学的出现。
一、作为人类学研究工具的语言学
人类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关人类的学科。按照英美传统的分类,人类学是从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文化的人整体的视角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进一步说,它由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四个分支学科组成。然而,在这四门分支学科中,既有自身独立的发展走向,又能不断在各个层面影响人类学发展的就数语言学。
人类学界一般把1871年泰勒《原始文化》的出版公认为是学科的开端。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早于人类学的产生,如果把19世纪欧洲历史语言学家所从事的语言发生学和语言系谱学分类研究当做具有人类学性质的话,那么科研认为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产生于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之前。
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真正结合是进入二十世纪后,田野调查特别是参与观察法作为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在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由于战争原因被迫在南太平洋的特罗布里恩德岛进行实地调查。由于马氏首倡的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性质和功能主义理论的要求,特别需要学会当地人的语言。马氏由此创立了人类文化语言学理论,以此作为后人田野调查的要求,帮助后人在田野调查中学习和展开当地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调查。他强调在实地调查中使用调查对象的语言,他提出的语境等概念,对描写语言学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时期,人类学家把语言学方法当做人类学研究的工具,要求人类学者必须懂得当地语言,以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具体研究中,人类学经常使用的语言学方法有以下几种有:音位记音法、语义辨析法、历时遗留考证法、共时背景分析法、词汇密度考察法、借词观照法、语言谱系分类法、谱牒追踪法、词汇统计法、隐喻解码法等。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仅停留在表层方法技术上的利用,人类学与语言学的更深层结合是在二战后。
二、人类学和语言学方法论的一致性
二战后,语言学对人类学的影响上升到了认识论层面上,或者说两门学科在认识论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突破了以往两门学科只在具体方法上的结合,使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巨大的转换,影响到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走向,这主要表现在类学的从从主要研究社会制度转向对象征符号体系的研究,其本质就是“社会一文化语义学转向”。
在英国,这一转向主要体现在埃文思一普里查德把人类社会作为符号系统研究的观点。埃文思一普里查德对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把人类学看成“自然科学”的态度产生了疑问,认为“社会人类学应当把社会当做一个道德体系或象征体系而不是自然体系来研究。
在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受到索绪尔和雅各布逊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创立了结构主义人类学理论。列维一斯特劳斯认为,可以把语言学的音位结构分析法运用到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中,由此开创了用结构主义方法进行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新阶段。此后,他把结构主义方法扩展到人类学的其他研究领域,特别是神话学的研究,对人类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学也开始转向对研究对象观念和价值的研究,如克拉克洪对纳瓦荷人的研究。同时,博厄斯的学生中研究语言现象最出色的人类学家萨丕尔及萨丕尔学生沃尔夫,提出来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并由此决定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成为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与此同时,大约在50年代末,以美国人类学界产生了认知人类学这一理论流派,早期的认知人类学强调吸取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以雅各布森等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对立因素分析及二项对立论为背景,采取了从意义对立出发以明确某一世界的分类体系的作法。
三、作为边缘交叉学科的语言人类学
语言学与人类学的最高层次的结合应该算是语言人类学这一学科的成立。不同学者对语言人类学的学科的定义不同,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海姆斯在1963年发表的《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一文中对语言人类学下的定义:“人类学背景下的言语和语言研究”。
语言人类学始于20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运用语言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 研究人类群体的语言结构、语言变化和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关系的边缘学科。北美的人类学把建立一个由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四分支学科一体的人类学学科体系作为目标,语言人类学作为语言学和人类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更加的坚实了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四、结语
语言学与人类学者两门学科的结合经历了人类学把语言学作为研究工具,人类学对语言学方法论层次上的借鉴,和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语言人类学的不同层面,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结合,反映了语言学对人类学影响的历程。人类学的研究,无论在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上还是在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都与都与语言学有着很深地关联,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有着不同的层次,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人类学的历史至少有一半以上和语言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两个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关系和过程,反过来有助于我们认清两门学科各自的发展轨迹,为学科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同时,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段来看人类学和语言学两门学科的交融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看到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走向,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文平.人类学语言学的发展(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6(2).
[2]富晓星.人类学视野下的语言与文化[J].学术论坛,2002(6).
[3]纳日碧力戈.从馄沌、音系到认知: 语言学和人类学的再汇合[J].民族语文, 1998 (5).
吴桂琴(1985一),女,苗族,贵州凯里人,硕士,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人类学理论、女性人类学和影视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