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构建的观影舆论效应
——以《归来》等影片为例

2014-07-12赵晨妹河北电视台总编室050000王凯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100024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归来文艺片舆论

赵晨妹 (河北电视台总编室 050000)王凯山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100024)

话题构建的观影舆论效应
——以《归来》等影片为例

赵晨妹 (河北电视台总编室 050000)
王凯山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100024)

张艺谋导演沉寂三年之后,携《归来》“归来”。这部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的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已经被宣传得风生水起。影片登陆院线后,更是引发了各界热议,这包括对电影本体的叙事与美学探究,包括对小说与电影的传承改编关系的考量,还包括对“文革”的回首与反思,以此又引发出一系列螺旋般关于历史问题、意识形态、人性伦理的热烈讨论,而这构成了在影迷之间的舆论效应。而观影的舆论效应与现象电影这一近期业界关注热点紧密相连。

毋庸置疑,《归来》绝对是2014上半年受关注度最高的影片,它所引发的“井喷”式的社会话题形成了热点文化事件。近几年的国内电影界,有一批中小成本电影登上大银幕,创造了始料不及的高票房,并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如《失恋33天》《泰囧》《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等“现象电影”。作为一个新生概念,“现象电影”的内涵和外延相对混沌,缺乏清晰的界定。 广义来说,“现象电影”就是指“影片上映以后,因各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电影现象”。这种解释意味着,凡是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争议的影片,都可以纳入“现象电影”范畴。但与此同时,也有评论者对其进行了狭义界定,认为其“特指那些引起的轰动效应与资本投入、艺术品质、制作方原先设想、以及业界专家的评价形成鲜明强烈的反差,而且常常是无法预测、始料不及、几乎令人‘大跌眼镜’的那些电影”。

一、话题的选择:轻松与深刻并存

影迷选择影片自然受观影舆论的效应,而扫描近几年的几部现象电影的主题及风格,发现它们具有普遍的特质,即时尚感、都市性、轻松表达、团圆结局。这些主题的选择和风格的体现源于一批年轻导演的上位。现象电影的导演群体年龄在30—45岁之间,与第六代导演崇尚小众品位的“作者电影”不同,他们回归了电影的大众文化本性,摒弃了上一代导演都市作品中常见的沉重和灰暗,代之以蓬勃和欣欣向荣的青春气息;他们不再涉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避免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是更倾向于以一种“轻构述”的话语表达演绎身边生活;他们力求拍摄更时尚的电影,以适应新型的电影市场,更善于与投资方积极配合,做好营销策略,精准瞄向目标观众群,正视新青年一代的亚文化价值观。

比如《泰囧》,以搞笑不断的手法表现社会底层青年梦想的达成,为荧屏前的“屌丝”们注入了强心剂;《失恋33天》中黄小仙与男闺蜜的唇枪舌剑,引爆了异性闺蜜这一时尚热点等等;现象电影仿佛一个造梦机器,让观众暂时脱离开日常生活的烦忧,进入一种被“催眠”的状态,在电影里获得梦想的实现,得到成功的快感。虽然片尾字幕升起时,一切假想都化为泡影,但观影的几百分钟里,是身心愉悦的,是不需要多做思考的。

而张艺谋,毕竟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身上有挥之不去的“黄土地”和“红高粱”精神,再怎么去和时代接轨,也逃不掉血脉中宏大叙事的基础因子。与近年现象电影的主题不同,《归来》的时间语境距离当今社会较远,选题本身也过于沉重,即便是张艺谋已经在努力摆脱故事中的时代枷锁,将主要脉络凝聚在亲情的融合上。可历史的荒谬、人性的扭曲、病痛的无奈让观众不得不时时游离电影之外,频做思考。因此,看《归来》的过程并不轻松,费心也费脑。

二、话题的展现形式:文化引发的持续发酵

一部影片的舆论效果如果,不仅仅从账目上得以反应,还能从诸如文化、社会等领域得以反应。如果按照对现象电影的广义解释,《归来》引发的热点文化“现象”,让它成为绝对的“话题电影”“现象电影”。这部作品可以说像一把“铲子”,深掘出埋在故纸堆和记忆中的“文革”遗存。虽然影片中,时代只是背景,缺乏时代深度,但它出乎意料地调动起了人们的批判意识和反省精神。民众纷纷拿它与原著相比,指认不足和缺憾,并摆出各种历史事件,拓宽认知和思辨的广度。

现象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并不完全在影院里进行。在电影上映前、观影中、观影后,全媒介的舆论空间包围了受众的日常生活。新媒体的快速便捷和自媒体的日渐成熟,公共话语空间被不断拓展,知识分子无法再掌控独门话语权,电影本身的“多重性”迎来了更多元的解读。“话题”依赖于“发酵”,需要在对抗中激发,它产生在充满矛盾的、真假难分的语境。《归来》用影像重现了一个历史切片,有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味。它让观众无法再回避那段集体往事,并由此拷问内心的良知,询问大环境中个体的尊严与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归来》已经超越了一个电影所应承载的娱乐功用,是一次人文精神的回归。它不仅突破了“影院观赏行为”,更将诸多话题抛给了社会。这种传播是呈波浪式的,是非封闭的,具有延续性和碎片化特征。

有的业界人士认为,“现象电影”称得上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其艺术品质与其票房、话题性似乎缺乏直接关系,甚至是相悖的,因为一些根本谈不上有艺术水准的小成本影片也能获得超高的票房和轰动效应。比如影片《泰囧》,在叙事结构和美学呈现上几乎乏善可陈,仅凭着“傻乐”般的搞笑就获得了惊人的高票房、高回报;《小时代》更是如此,一方面是苍白的故事和物欲的价值观引人诟病,一方面是不断飙高的票房神话;《天机 富春山居图》更是奇迹般地利用“负口碑”将票房拉到3亿元,因为观众很好奇这部影片究竟有多“烂”……似乎现象电影的出现在预示着:国产电影的艺术、语言、形式等电影本体在消散。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归来》打破了这种贬性说法。虽然影片只截取了原著《陆犯焉识》的最后30页改编而成,故事格局和人物关系存在根性问题,导致叙事张力不足,逻辑频现漏洞。但从整体制作上来讲,4k高清影像的使用让画面更具质感,观众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每一个层次,将场景、道具、氛围这些属于画面质感的东西将观众带入到时代情境中去;巩俐、陈道明入木三分的表演堪称是戏剧学院的表演课讲义,更细腻地传递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女儿丹丹的“文革表情”有如鲜明的符号,刻画出时代塑人的可怖与可悲。通过《归来》,张艺谋也在回归,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消费化美学和炫耀性美学,力求返真归朴,回归“良心主义”。

三、话题的类型片破局:文艺片的新境界

从电影观众的视角,商业片相较于文艺片更受欢迎,而相应的在舆论效应中,观众对商业片的兴趣更甚于文艺片。但是从影片《归来》分析,可以发现其他几部现象电影是典型的“爆米花电影”,而《归来》虽秉承着商业电影的制作流程,但与前者相比,其商业味道少了一些,代之以“文艺片”的身份。出品方乐视影业也强调,《归来》票房已突破国产文艺片新纪录。而这恰恰在观众的舆论场形成了一个感兴趣值得探讨的领域,并且直接了影响观众现实观影行为。

和“现象电影”类似,“文艺片”这个概念也具有多义性和多解性。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对“文艺片”曾有一番阐释 :“文艺片在题材上缺乏明显的视听奇观性,元素上缺乏明显的市场号召力,制作上缺乏明显的工艺感,风格上缺乏类型模式性,而更主要侧重的是传达创作者对人性、社会、历史的关怀、呈现和阐释。文艺片并非没有商业性,只是通常不以商业性最高、最终创作目标,其商业性更多地体现为小众性或者体现为对观众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无论采用何种表现手法,文艺片最终是要表达作者的批判意识,对人性的拷问和对历史的反思。

很多评论者认为《归来》规避了历史流变给人带来的命运无力感,轻慢了畸形社会对人的改造异化,弱解了原著丰满的精神指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超乎影片之外的价值就在于,很多被规避、被轻慢、被弱解的部分在公共话语空间被还原,影片中“轻表述”的批判、反思和拷问也被逐渐放大。片中的笔墨更多着力于伦理亲情,夫妻情、子女情是贯穿影片的轴线,这也正是以儒家血脉滋养的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现。以美辅德的美学追求让这部电影回归到艺术本身,回归到艺术的“净化”本质。

[1]周斌.《从“现象”电影看当下国产影片的创作发展和市场建构》.上海戏剧学院“新世纪中国‘现象’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打印版),引自2013.12.12—13.

[2]陈旭光.《“现象电影”启示录》.上海戏剧学院“新世纪中国‘现象’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引自2013.12.12—13.

[3]尹鸿.《在市场考验中集体成长》.《当代电影》,2011(3).

赵晨妹,河北电视台总编室。

王凯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归来文艺片舆论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当代文艺片的灰色诱惑与艺术表达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冰冻6年的情爱“归来”:天空瞬间就放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
《归来》打破多项纪录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