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的夸张手法
2014-07-12马鸿飞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471022
马鸿飞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471022)
浅谈动画的夸张手法
马鸿飞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471022)
夸张手法多数是指文学上的修辞手法,但动画世界里,夸张也常常会运用到夸张手法。夸张手法的运用在一部动画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夸张因素的动画就不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好的动画。动画中夸张手法的出现,表现出了很多电影所不能呈现的虚幻夸张的场景和夸张的想象空间,利用这些独特的元素创造出特有的动画语言。这些动画所呈现的画面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学龄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契合,使儿童成为动画的主要接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夸张手法在动画各个元素中的运用,探讨塑造生动的角色,并使动画整体效果提升。
夸张;动画;儿童
夸张是一种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或微缩事物,甚至超越了客观事实和现实可能,来达到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某种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甚或万物之间之所以可以产生沟通或感情,前提是由于我们内在有某种相同的东西,在活动中可以被感知,这也是动画中夸张手法被运用及接受的一个前提。夸张作为动画中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动画独特的艺术效果,构成不同其他的动画语言。
一、 夸张与动画的关系
动画有个鲜明的特点:无限量地夸张,因为它本身就是夸张的代言人。动画是“上帝之手”以其自由的绘制性创造亦幻亦真的梦幻世界,让观众在自由的想象中满足其内心的需求。动画的魅力之所在便在于这,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夸张和动画之所以密不可分,是由于动画并不是真实重现现实世界,它的空间、时间、造型等元素都是可以被创作者根据动画的需求任意改变的。利用夸张手法生动灵活的展现创作者的思想,加深接受者对动画的印象。动画与电影的区别就是,动画可以制造出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满足人们的想象力。一部完整的动画艺术片从剧本构思开始到制作完成整个阶段中,无时无刻没有夸张语言的介入和巧妙的运用。在一部动画中我们总能在不同的方面看到夸张手法的运用,甚至一部动画根本就是建立在夸张艺术手法之上的活动。我们在做动画时,会想要把自己想象的画面完美呈现给观众,除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以外,合理运用夸张艺术手法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果想让动画中的重要信息更加突出,也会考虑到夸张的运用,因为动画本身就需要夸张的存在来实现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完美的效果。
二、 夸张是儿童心理特征之一
“动画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拒绝任何美与想象,可以把想象中奇异绝妙的境地变为真实,可以自由驰骋,天马行空。在动画艺术中,无论是对自然形态的夸张或是创造出虚拟的形象,都是可爱的、可笑的、荒诞的。”童年期儿童是动画最常见的角色年龄层,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本来就具有强烈的夸张性。相对于其他年龄层,儿童更丰富的幻想,有更天真的世界观,有更纯真的语言,有更夸张的表情,有更大胆的举动,正是由于这许多的相同,使儿童成为动画的主要接受者。动画中看似夸张的语言或画面,恰好符合儿童审美观,满足他们夸张的想象。与成年人的区别是,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可以寄予特殊感情,无论对象时人、动物、植物,还是不具生命的东西,用他们特有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在儿童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动画作为一种媒介更好的链接了现实社会和儿童内心世界,使儿童在动画的快乐中健康成长。
《哆啦A梦》是20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片。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这也许就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写照:一切不可能的都会变成可能。
三、动画元素的夸张手法运用
(一)叙事的夸张
从动画叙事的角度看,叙事夸张是根据感情基调把原来的表达方式严重化或者换另一种极端行为去再现原来的表述。例如,“我想你”。把它严重化可以是“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一定程度的叙事夸张更鲜明的突出了动画独特的语言,用特殊的方式加强动画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可以使接受者在内心产生共鸣。《千与千寻》中千寻和父母误闯入鬼怪神灵休息的世界,千寻的父母忍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坐在街旁吃起来。当夜晚来临,千寻再次寻找到的是穿着父母衣服的猪。在《O Dog》中一群小型机器人和主人在忙碌着类似科研性的实验,在一片繁忙而又秩序的过后,开关打开,一阵阵烟雾之后出现的却是一只小小的机器狗。
(二)动态的夸张
动画动态的精髓或核心不是去夸张物体重量,而是去夸张这个重量对另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因果关系。将生活中的细节和动画和动作融入幻想进行夸张变形,根据情节需求,做出超现实动作的常规,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动态的夸张之美。
我们熟知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有很多动态夸张的画面出现,汤姆猫和杰瑞老鼠之间互相捉弄,身体在打斗中各种变形,使整个动画充满诙谐的色彩、令观众对整部动画记忆深刻。在《O Dog》中,有一幕键盘随音乐有节奏弹跳的画面就是动态夸张艺术手法在动画中的运用。因为这些极具夸张的动态画面给整个动画增添了不少的色。这种反常规物理现象的艺术夸张手法是使其动态角色更加生动、幽默、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动画常规办法。我们有时也会这样表现:高兴的时候,嘴角上扬甚至露出牙龈,角色的动作具有活力,身体轻快,腾空而上,身上的配件都会变得有弹性;激动兴奋的时候,角色的脖子会拉长,瞳孔会放大,胸口鼓起,双手握拳上提;有压力紧张时,身体萎缩,变小,身体绷紧且向前弯曲,头垂在胸前,膝盖弯曲,动作缓慢,汗水像雨点般滚下来的,大踏步的行走显示其承重。这些动态的局部特殊夸张处理,虽然给你以荒诞、离奇之感,但还是符合大众的幻想和人们内心世界潜意识的清理需求。这些都可以看出动画中合理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带来的独特视觉效果,也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记忆。
四、结语
动画中所运用的夸张手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应该是有现实依据的存在,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抓最典型特征,夸张动作中个性化的动作符号,表现角色特性。通过平时的观察,再经过动画创作者的想象,将抽象的变为形象的,将形象赋予生命力,将人的幻想和现实紧密连接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动态、提炼、概括创造出夸张的动画视觉形象。达到动画跟观众之间形成某种交流,引起共鸣的效果。
[1]张雅娟.论夸张修辞格的心理学视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3(01).
[2]陆盛章.动画艺术要发展创新[J].电视研究,2003(06).
马鸿飞,男,出生于1983年,汉族,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学历:设计艺术学硕士 研究方向:影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