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肢体末梢意识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以古典舞为例
2014-07-12余华莉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530000
余华莉 (广西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530000)
浅论肢体末梢意识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以古典舞为例
余华莉 (广西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530000)
舞蹈是肢体的“诉说”,丰富、准确的肢体语言是优秀舞者在舞台上呈现作品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中国古典舞讲究动作“启于心,发于腰,行于体,达于梢”,在舞蹈的课堂训练中,肢体末梢意识的敏锐程度能直接反应出身体肌肉的训练质量,本篇文章以古典舞为例探讨肢体末梢在舞蹈日常训练及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肢体末梢;意识;古典舞;训练
一、区别于常人身体状态的舞蹈性表现
人的身体形态包括外部形态与内部形态,外部形态特征主要指人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围度,而内部的形态特征则包括了肌肉的形状、内脏的体积等。专业的舞者不仅需要特定的身体形态,还需要特定的身体状态,有意识的利用肢体末梢的力量带动如指尖传导的手腕、手臂、手肘、肩等部位来完成舞蹈动作,将力量由下而上的传导至身体中枢。而常人的身体状态在一般情况下是放松的、是处于无刻意意识状态的,只有在某种情绪的刺激下才会有明显的肢体末梢反应。这正是舞者区别于常人身体状态的一个重要的舞蹈性表现,演员在做舞蹈动作时身体细胞处于一个活跃状态,肢体末梢带动整个身体向外延展以表现舞蹈作品需要的情绪和意义。
在古典舞基训课堂中,如果像常人一样对肢体末梢没有意识概念不仅会给人疲倦感,且难以达到基训课的训练目的,更无法体现出舞蹈动作的特质。因此肢体末梢意识在训练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肢体末梢敏感能力,清楚的认知到舞蹈是区别于常人肢体状态的运动行为,动作中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指尖和脚尖的力量以体现出动作的质量及韵律感,最终达到组合的训练目的。
二、保障肢体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主动发力状态
在古典舞基训中,主动发力与被动发力有着很大的差别,被动发力类似于机械性的模仿,而主动发力的状态是学生在训练中最终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例如在把杆训练的单腿蹲组合中,主力腿下蹲,动力腿需经过弯曲到伸直的过程再点地擦回。动力腿出腿的同时脚尖应该保持收紧延伸的状态,在弯曲到伸直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告诉学生延伸延伸再延伸,这个延伸的“抻劲”正是学生需要主动将力量从脚尖发出去的有感的肢体末梢意识,而不是被动、简单、松弛的摆在固定的位置。
课堂中学生主要依照教师的讲解并模仿教师的动作来进行课堂学习。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对肢体末梢有主动意识和对肢体末梢没有主动意识这两类学生间的区别,前者能够更快的进入训练状态,在这一意识状态下快速的进步,高质量的完成动作,达到训练的目的。而后者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肌肉无法收紧成型,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在基训课堂中多了解学生对肢体末梢的体会,逐渐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状态,学会用肢体末梢的力量主动带力去完成动作。
三、训练中把握肌肉收弛度的重要因素
肢体末梢意识是学生具备指尖和脚尖延伸质感的重要前提,古典舞基训是以把杆的基础训练及地面的技术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训练中舞者通过对肢体末梢的主动感应,来掌控全身肌肉的力量,把握肌肉的收弛度。
我们以古典基训的地面技能训练为例,地面训练中肢体末梢对于形成完美的技巧姿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技巧过程中肢体末梢应迅速“放松—收紧”,控制身体肌肉的松弛度,形成技巧完美姿态的主要发力源。在古典舞技巧大跳或者倒踢紫金冠起跳时需要手指尖带力,脚尖有意识的擦地出去迅速带动整个身体的收紧以保持身体在空中形成美丽的姿态,而接连下一个同一动作时手指尖和脚尖快速“放松--收紧”积聚力量,以达到第二次在空中的完美爆发。在做旁腿转、拧身转等技巧时也是如此,旁腿转是在一字前后位、踏步、大一字位上起势,完成旁腿舞姿原地旋转的动作,此时手臂位于双托掌位或双上侧位。主力腿通过脚跟的起落“放松—收紧”以控制整个中轴肢体的肌肉状态,形成旋转的集中力。而只有当指尖和脚尖同时带力收紧的时候动力腿才能控制整个身体的平衡性,在旋转过程中保持舞姿。在翻身类技巧中如刺翻身,需要指尖脚尖有意识的形成一个凝聚的力以腰为轴心快速翻转。这些技巧都需要学生的肢体末梢在主动意识状态下快速收紧来完成,如果没有充分运用肢体末梢的力量,就难以带动肌肉的迅速收紧,导致身体处于松驰状态,在做技术技巧时身体更无法形成有型的舞姿。
肌肉强有力的收弛度是决定舞者在舞台上稳定性的重要元素,我们应予以重视,为舞台上的舞者训练出强有力的身体和敏感的肌肉收驰能力。
四、舞台上准确传达动作旨意的隐性因素
在舞蹈作品中,准确传达动作的旨意是一个优秀舞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舞者在舞台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需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来完成某一动作,传达作品的旨意。而舞台上准确传达作品及动作的旨意因素包含了肢体末梢的传导和舞者情感意识的传达。
舞台上舞者的肢体末梢是准确传达动作旨意的一个隐性因素。之所以称为隐性因素是因为它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表达作品服务的,当舞者在完成动作时,肢体末梢能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大脑传输的指令,以最准确的力量去完成动作姿势、方位及空间的变换,肢体的延展与收缩都能表现不同的含义。经典作品《爱莲说》以古代文学作品为主题,将舞者化为莲花的形象传达出纯净、清新之美。整个舞蹈作品以古典舞中的平圆、立圆、八字圆为动作元素,展现出了身体韵律之美。在作品中,舞者从地面的一个划大圆到快速的弯曲后腿,双手形成小五花的这一动作,需要肢体末梢的带动,灵活快速的形成造型,展现一朵刚浮出水面的莲花。而舞者用肢体末梢的力量带动身体划圆,占领舞台最大空间时,让观者看到的则是一朵绽放的莲花。无论是手指尖在胸前划动的小圆或是以整个大腰划动的大圆都准确的传达了作品的主题,循序渐进的呈现出一朵莲花的开放过程。编者抓住莲花的动态,发挥了超高的想象力来变化舞者每个舞姿的莲花形象,让舞者的手指尖与脚尖协调配合,体现出了整个作品鲜明的主题思想。
五、结语
舞蹈是借助身体形态、舞姿、动作来表现人心灵精神的艺术,肢体语言离不开舞蹈所需要的身体形态及动作姿态,舞蹈训练正是以塑造学生在舞台上具有强有力的肢体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古典舞讲究身法,以四肢为身体的“触角”,形成以腰为中心的发力源,学生训练过程中肢体末梢的强弱意识可直接影响到训练成果的质量。应重视这一训练内容,强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肢体末梢的感受,培养学生动作中的主动发力意识,为舞蹈作品训练出高质量的肢体素质。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云.《舞蹈解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余华莉,广西艺术学院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