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位技术在民族性合唱作品中的运用
——鲍元恺清唱剧《禹王治水》之复调探析

2014-07-12中央音乐学院100031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赋格对位大禹

张 琪 (中央音乐学院 100031)

对位技术在民族性合唱作品中的运用
——鲍元恺清唱剧《禹王治水》之复调探析

张 琪 (中央音乐学院 100031)

清唱剧源于西方,指17世纪初在意大利诞生的大型声乐体裁。这一体裁被我国许多作曲家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更有不少作品享誉海内外,尤以鲍元恺作曲的清唱剧《禹王治水》影响最大。本文主要对这部作品的对位技术进行剖析,旨在探究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传统与革新、民族性及时代意义。

清唱剧;禹王治水;结构 ;赋格段;对位技术

一、《禹王治水》创作背景

禹王治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据古籍上记载,大禹继承他的父亲鲧为之献身的事业,十三年中,为治理水患,走遍中原大地。治水期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妇孺皆知,这种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的精神,也成为炎黄子孙世代尊崇的典范。 在鲍元恺先生看来,我们的祖先从不以自然界的对立面自居,更不以自然界的征服者、他们认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体。大禹为后人作出第一个榜样,我们至今还能从他治水的过程得到启发。作者从2007年5月收到词作者过客从美国发来的脚本,历时一年多,于2008年7月24日创作完成了《禹王治水》的钢琴版合唱谱。

二、《禹王治水》的音乐分析

(一)音乐与歌词的结构

这部清唱剧《禹王治水》共分七个乐章,分别为《洪水》《伯鲧》《理水》《涂山》《禹颂》《夏启》和《孳孳》。作品具有严格的逻辑结构,表现出对先贤的崇敬和宗教般的情怀。整部清唱剧的七个乐章所表达出的主题情感,可以用14个字来概括——惊恐、悲壮、豪迈、凄婉、崇敬、平淡、辉煌。以下举例几个乐章进行分析:

第一乐章《洪水》是整个作品的开端,采用了复二部结构,由五个乐句最先呈示出狂野的洪水主题。呈示部的第二段是一段惶恐的旋律。第二部分开始于洪水主题的再现,尾声转为琶音和弦解决到主三和弦,模糊的晨光,透雾而出。

第二乐章《伯鲧》,鲧在禹王治水的故事中是大禹的父亲,他的故事充满浪漫的悲剧色彩。这一乐章采用的结构为回旋曲式。这一乐章的主部主题是激昂慷慨的,但只有8-10小节,第三次出现时,变化出一个尾声。两个插部均为20多个小节,包含叙事部分和鲧的咏叹。

《禹王治水》由第一乐章《洪水》开始营造氛围,到第二乐章《伯鲧》的震撼始出,情如波涛,欲平还起。虽然鲧在禹王治水故事中本为配角,但在此曲的整个作品中,实则是一个关键,也是为了更好的引出禹王的出场和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不断实践,可见作曲者是用心良苦。

(二)对位手法在清唱剧中的运用

1.多声部形成的对位安排

在这部清唱剧中,作者运用了3种演唱形式来表现三个人物,分别是鲧(大禹的父亲)、大禹、狐仙(大禹的妻子)。其中有一部分歌词由女中音演唱,有的地方用合唱。但为了使合唱的音色更为丰富一点,有时候又让女中音来演唱,而音乐中有些要交代比较细致的东西,则不用合唱而用独唱来演唱,这样就使得整部清唱剧变成为四个合唱、一个童声合唱,一个混声合唱,这样的运用对于整个表演来说也是很完整和到位的。

2.对比性复调手法的运用

各个声部演唱不同的旋律,形成对比,成为《大禹治水》中常见的对位手法。

3.单旋律主题线条中“潜伏”的横向复调思维

整部清唱剧采用了主题贯穿的形式,将作品连贯的一气呵成。其中有两个主题在全曲中不断的以各种形式出现,它是由描写洪水的主题下行的“ⅰ76”,和另一个描写禹王的主题“56155”对比构成。这两个主题的抗衡,成为了全曲的结构动力。

4.独特的赋格段

第五乐章《禹颂》,是整个清唱剧的眼,唯一的一段赋格,虽然仅一句话但是却写出了一个极富哲理性的赋格,并且通过赋格展开而变得更加宽广。这一个赋格运用了雅乐调式的羽调式,作者把西方传统的音乐形式赋格中国化。e小调转到b小调,(e-b-e-b-e),升1-升4,正好适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清唱剧《禹王治水》是部伟大的作品,它的成就在于:

第一,在音乐风格上将西方音乐体裁与中国音乐风格结合;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在音乐发展手法上既统一又灵活多变,中西调式转换的写法游刃有余;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真实自然,生动贴切。

第二,该剧基本做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虽然是借用古代传说的题材,但是内含借古喻今之意,突出了中华民族呼唤英雄的内涵。

鲍元恺整部作品中,最令人回味无穷的就是它用天真的童声(代表未来),优美的四重唱(代表人),浑厚的合唱(代表天和地)处理成一个非常柔和的结尾,把中国人几千年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老子的无为都体现在一起,使得这部清唱剧不仅是一部宏伟的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反应了时代呼声的作品。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1.10.2002.10.

[2]侯锡瑾.西方早期合唱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猜你喜欢

赋格对位大禹
大禹奖工程风采展示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赋格(钢琴独奏)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小大禹”来治水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