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艺术之妙
——灵动之美
2014-07-12李宏威清华大学100000河北农业大学071000
李宏威 (清华大学 100000;河北农业大学 071000)
水墨艺术之妙
——灵动之美
李宏威 (清华大学 100000;河北农业大学 071000)
在当代水墨发展中,需将支撑水墨画的主体元素笔与墨,注入时代的因素和新的视觉语言符号特征,继承发展水墨画的书写性,形成自然简约的当下审美意境,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水墨画;笔与墨;书写性;审美意境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诸多种类中独具审美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传统水墨画创作中,技巧层面是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骨法用笔,以线造型,发挥墨分“焦、浓、重、淡、清”五色功能,取得“水晕墨章”的艺术效果。而水墨艺术魅力的精髓在于其精神层面。水墨独特的画面语言与其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结合,只有把创作思想融到现实生活的语境中,水墨的美妙通过其笔法、墨法的书写性、流动性,烘托出画面的意象性,形成水墨灵动之美。因此,在当代水墨画形式语言和笔墨特色的运用更应体现当下主流文化,体现时代的特色。在当代水墨发展中,只有将支撑水墨画的主体元素笔与墨,注入时代的因素和新的视觉语言符号特征,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使这个时代的水墨艺术在未来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书写性和流动性是水墨画的根基
水墨画成为中国画特有的一个画种,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他讲究“气韵生动”,讲究“笔墨神韵”。不囿于物体外表的似和像,而多是借物抒情,追求意象造型来表达主观情趣和思想。艺术大师齐白石曾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水墨画创作中,线条张弛之度产生的美感,水与墨相互融合书写流动的变化,形成丰富的画面语言。而书写时产生的飞白更使人想象空间扩展,造成因人而抒发胸臆,微妙传达出水墨的独特的文化性。水墨画的传统是嬗变的根基,在当代绘画语言中笔法墨法的转变,也就是笔性的表达,应与当下主流文化相结合。当代水墨如何把握和继承其书写性、绘画性,是当代语境中的笔法墨法的转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节点。笔和墨是水墨画的基本媒材,而如何用笔用墨则是画面呈现出艺术魅力的关键。适时运用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加以运势轻重缓急的不同变化,会造成墨迹随着笔的轨迹变化,在纸上呈现出浓、淡、干、湿种种不同的细微变化,饱满而有韵致。在当代,书画同源的用笔用墨理念更应强调笔墨之间的相互性,书写性的用笔带来墨在纸渗透出的氤氲之韵,重在流动性而非用笔的形式感。不能纯粹提炼出笔墨,发挥墨法功效需以笔法为主导,“笔骨墨肉”才能跃然纸上,幻化出妙趣横生之境。
二、水墨画的计白当黑与当代追求简约风格相契合
在传统水墨画创作中,画面经营位置常常遵循计白当黑之法,运用大量留白的手段营造想象空间。留白是画家在创意时更具画面的需要有目的预留出来的,达到以一当十、以简制胜的效果。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有类似“留白意象”之说。画面留白之后产生的变化之妙,使画面达到虚实相生,营造出气韵生动,给人以遐想空间之大的奇妙意境。
水墨画留白会在视觉上产生强对比,墨色的流动在画面上形成黑与白的反差,造成视觉交汇区域吸引人的视线停留。黑即是实,白即是虚,虚实相生奥妙无穷。水墨画中的留白之美还体现在笔痕墨迹的虚实变化,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不同运用,结合画者情绪的波动带来执笔的轻、重、缓、急变化,呈现出或轻巧、或厚重、或妙曼、或激情,进而彰显画者的个性气质,留白布局出现大小、形状、疏密、参差等“不齐之齐”的意象之间关系。这种黑白对比虚实结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画面语言丰富,可容纳作者与提供给欣赏者无尽的想象。
水墨画中的空白,从传统美学范畴讲,就是无限、无形、无极。“无”是老子美学中“妙”的体现,是体现万物“道”的一个方面。在这里,虚白的作用就是承载画面的玄远空灵的意象和画家的超然情思。也充分体现了水墨的留白之妙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诠释。“大道至简”“大音希声”说的是自然、朴素的简洁之美才是艺术最高的境界。水墨画通过留白,呈现画面净洁素雅之美。当下人们已经厌倦了利益最大化带来的紧张烦躁的无序生活状态,开始追求简约自然之风。水墨画家面对现实生活,敏锐发现自然景物的多姿形态大胆提炼,舍弃景物具体物象。一花一草,一木一鱼皆有情,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水墨的浓淡、干湿来表达此情此景升华的情感。画面因留白借势生韵既简洁又深远,笔墨变化因墨色而统一,意趣丰富多样。因此,水墨画就象空灵隽秀的散文诗歌,在宁静恬淡的气质中充满动势,“大象无形”的境界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情怀,更反映了当下人们的主流审美主追求。
三、水墨画浩瀚浑厚又自然简约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中国水墨画体系的精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水墨画宛如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吸引者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探求。意境分两个层面,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画意境美都涵盖了两者的精髓。为此,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如实描绘,也不是主观意念的任意组合,而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依托有形的景,融入画者的情感,升华的一种表达。清代石涛曾说:“夫面者,从于心者也”。在水墨画中,呈现文人精神才是最为关键的,可见水墨画创作中以情入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水墨画创作不偏重于外形的貌似。画家只有从当代语境中提炼出这个时代的思想情感以景载情,塑造出“象外之象”,表现人类高层次精神世界方为上品。水墨画是东方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用以寄托人的精神和情感。同时,也是儒道佛哲学思想的体现,在哲学思想下中国审美思维方式的表现,水墨的文化性是其重要的符号特征。传统带给我们博大、幽深、雄浑的意境,当下激发了我们对自然和静逸的追求。时刻闪耀着灵动之美的水墨画,充满着张力率性而洒脱的淡定、宁静、怡人。意境是浩瀚的、宇宙的、又是理想的,具有浪漫的情调色彩,有别于自然世界。所以,水墨画表现的是画家的一种审美精神,是自然与理念融合的境界,并融入了时代的印迹,意境是心灵化的艺术语言与感受,意境体现的是每个时代所赋予的重要特征。
水墨画以情入景必须是以现在的景融当下的情,通过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新视觉元素转换出来,让水墨画形成一种中国人精神象征符号,内涵丰富的意象性华夏元素,用以寄托中国当代人的精神和情感,水墨画艺术才会永不枯竭枝繁叶茂。
李宏威,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河北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