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殇七诊
2014-07-12
初诊 挤向北京
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已到了令人称奇和震惊的程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表示,现在医院和医生数量少,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他披露,他们医院门诊量每天达1万人左右。“一个医生在短时间内要看完这么多病人,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家排了一夜队,看了几分钟,医生还得问病人——您是公费还是自费?是医保还是什么?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让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谈钱的一个群体,面对病人的时候,每句话大概都离不开钱。”刘玉村说。
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来自外地。家乡医院治不了他们的病。
2009年2月27日晚,阜新高二学生小勇(化名)右手小拇指被刀砍断,来沈阳就医,家人不认识路,拨打122求助交警。警车连闯七八个红灯为他们开道,终于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将孩子和断指送到医院。
“我们跑了两家医院,都说不能治。”小勇的父亲崔先生说。
这种事在辽宁经常发生。很多病和伤,地级市医院都治不了,沈阳交警因此经常要紧急处置。县级医院就更别提了。医疗资源都堆到了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为治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不仅要耗费心力、财力,还要在转院中备受煎熬。煎熬最毁人心智了,心智一坏,什么事干不出来?
撰文/海明
复诊 流水线式压力
有个人在切菜时,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指……
电视节目主持人讲述这件小事的意思,是让几位嘉宾在7项条件中,对伤情处置作多项选择。嘉宾众口一词:清创、上药、包扎、开消炎药。方法蛮对,可所有嘉宾都没得满分。原因是在7项条件中,有一条是“好言相慰”,竟被所有嘉宾忽略了。而在标准答案中,这一条赫然上列。
这是笔者20多年前一篇小文的前两段。现在50多岁的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就医的情景:护士给我们作肌肉注射时,跟我们不停说话,以分散我们的疼痛感。但从20多年前的某天起,这种“好言相慰式”治疗渐行渐远,现在已无处寻觅。当下医患只在技术上交流,没有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无言的治疗肯定也能疗愈创伤,但与“好言相慰式”治疗相比,前者只注重肉体救护,后者比前者多了精神上的抚慰。同样接受服务,患者更愿意选择后者。从中,他的伤病不仅会得到医治,精神也能获得愉悦。
现在,当你随意走进一家不错的医院,就会看到,诊室和走廊挤满患者,医生一边给病人诊断,一边口述,让对面坐着的实习生开处方。十足的流水线作业。医生想好言相慰都不行,那么多病人把焦急的目光投向你,心里都在一个劲儿默念:赶快吧,赶快轮到我吧!
在这逼仄的空间,医患都承受着极大压力,一旦肇因出现……
医疗服务作为软件,在客观因素压力下,或许可有可无;医疗技术的高下,则不可或缺。不久前,北京一位医生披露:现在医生安全感虽然很低,但多数不想辞职,一旦离开了医院那些诊疗设备,他就啥也不是。
不必讳言,我们正处在机器诊病时代。没有数据证明机器诊病会分毫不差。但事实是,部分业务能力低下的医生加机器诊病,往往误诊频频。
两年前,28岁的张女士开始感觉背部偶尔疼痛,最初,痛感不是很明显。但随后两年,背部疼痛逐渐加重,发病次数不断增加。其间,她多次就诊,却也被多次误诊。第一次,他被诊断为过度劳累。张女士无其他病史,由于整天坐办公室,缺少锻炼,因此,大夫诊断她为过度劳累,肌肉骨骼没有得到伸展锻炼,出现劳损,因此引起背部疼痛。第二次,她被诊断为风湿。病情加重后,每次发病都令张女士痛苦万分,有时连两肋都有明显痛感。就诊时,在简单询问后,医生认为张女士患有风湿,建议她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防潮保暖。第三次,她被诊断患有强直性脊椎炎……
一次聚会时,张女士突然呕吐、腹痛、背部疼,伴肋部疼痛,在医院做了B超检查后,才知道自己患的是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手术后,她的病症彻底消失。这两年多,她花了不少冤枉钱,受了不少冤枉罪。
若把张女士换成一个心智在两年中被病痛噬咬得畸变的莽汉……
全国误诊率是多少?河南舞钢职工医院曾连续发生两起入院病人不明原因死亡事件,医院表示:“国内医院都是50%误诊率,这很正常。”
三诊 负面暗示
突然的,伤医、杀医成了中国社会的常见现象,仅2013年10月17日至27日,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有人撰文预警:谨防极端个案成为医患矛盾范本。此言极是。当下,中国人很有能力从各类事件中受反向暗示,如扶人遭讹的报道,本是鞭挞不良风气,却被国人延展为“千万不能扶”。当个别媒体热衷于炒作杀医事件本身,那对病情久治不愈的、受到医院不公正对待的、认知和性格上有缺陷的、甚至本身就有暴力倾向的患者的暗示,就很明显了。尽管这种暗示绝非故意。杀人毕竟要偿命,已有“聪明人”不再使用这种作死手段,比如在广东潮州中医院,医生没死也没伤,却被游街了。这会不会成为以后若干起医生被游街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