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艺术题材对当下中国绘画的影响与意义研究

2014-07-12吴玉屏燕京理工学院065201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题材乡土绘画

陈 旺 吴玉屏 (燕京理工学院 065201)

随着历史的发展,绘画的题材经历了一个艺术的继承与开拓,融汇与创新的发展。当随着美术题材的日益发展,一些人认为农村美术题材在当今美术绘画题材的表现中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土气”的象征而缺乏了描绘的价值。而我认为,美术绘画题材中对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始终是经久不衰,具有着长远生命力的,表现农民的绘画不会失去意义。乡村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社会美术作品的多元化趋势,选择农村的美术题材,紧密联系乡村美术艺术语言的特点,并有更多的关注农村题材的时代变化,用新的眼光进行审视,从题材与主题、构图的方式、造型的特征、色彩的语言等角度来初步探索乡村绘画的艺术语言。

一、乡村绘画的概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从绘画艺术角度出发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将这种关系体现在绘画作品中,这是乡村绘画形成的原因之一。乡村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看乡村风景时的心境不同,出发点不同,其艺术风格必然不同,所创造出的乡村艺术形象也各具特色,但创作过程中都融入主体对乡村生活的内心感受。

(一)乡村绘画的起源

乡土绘画,是在乡村特定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在形式上的内容上,它都与农村社会环境、农民生活和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乡土绘画的创作方法一般是借用美术创作语言来讲中国人的故事,表现自己民族的思想,人的生活,理想,现实生活等。并表现较为深刻的内涵如中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中国农民生存的意义,这也形成了乡村绘画的意义。

乡土绘画自古就有很大发展,中国绘画界对农民的关注自古有之,如各种以乡村为题材的山水画,民间的年画等,大多以“踏歌”“击壤”“醉归”的形式出现,也有风俗画等,表现出农耕时代的世风民情。宋代对乡村题材的山水画描绘也有很大的发展,人们也常以乡村的绘画手法托物言志,表达画家的情怀。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中国从来不乏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画家,他们用画笔创作出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一种生活化、情感化,能够较深入地反映生活,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如果说《西藏组画》和《父亲》给人的感觉是沉重和悲怆,那么另一件乡土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春风已经苏醒》则给人带来美和希望。油画家们大都是抓住这样的一个角度,对农民工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乡村生活以写实为主的方式刻画出农民的生存状态,表现出他们面对现代城市时的期待。

(二)乡村绘画题材的特征

乡村绘画以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色彩表现、饱满的构图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农民题材绘画从根本上讲,在当代美术题材中属于是极为重要部分,农民题材绘画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将使乡村文化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显现出来,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乡村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乡村绘画在现代美术绘画题材中的表现形式

(一)乡村绘画的题材与主题

乡村绘画以现实生活状态,乡土现实主义客观化的形式、以感性人物形象再现的美学观来表现现实世界,拓展了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表现领域,开拓乡村生活创作的新时代。乡村绘画种类非常丰富,而每一种类又有许多分支。在乡村绘画中大部分所有乡土现实主义绘画,都喜欢地强调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强调农民身上那种质朴和带有原始情状的美感。在乡土绘画中,艺术家描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本身,更是对人类淳朴生活的追求,并融合画家的精神生活,这才能体现“乡土绘画”的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许多艺术家也投入“乡土绘画”创作中,如尚扬、张小刚、周春芽等,他们掀起中国绘画强烈的“乡土风格”,而所有乡土绘画中,艺术家描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本身,更是对人类淳朴生活的追求,并融合画家的精神生活,这才能体现“乡土绘画”的重要意义。

(二)乡村绘画在现代美术绘画题材中的形态特征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每种艺术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进化和消亡的过程。绘画的早期形式必然被承载在岩画,彩陶之上,青铜等器物上,随着绘画形态也在变化,乡村绘画应该有一个其它的独立存在的造型表现形式。 我认为乡村绘画作品由四种观念来表达作品的形态:象征性表达、叙事性表达、传神性表达、写意性表达。

乡村绘画中象征意义的形态如农舍、村屋,山、路、树、人等,都有着当地特有的地域风情,从植物形态,气候来看中国的南北风格不一样,这些乡村风景都有着象征意义。

乡村绘画传神性表达,在乡村绘画中从神秘的象征到传神形态直观的表现。罗中立《父亲》、陈丹青《西藏组画》中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活跃在画面上而最重要的是后面的故事题材重大,刻画人物很有魅力。罗中立处理人物形象常把人物画得粗短结实,眼睛的造型尤其有特点,一般是平面性的黑白分明,像明间的罗汉雕塑。如《父亲》饱经沧桑的老农形象表现得很传神,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三、乡村绘画与现代美术绘画题材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

在高科技和日趋城市化的今天,中国乡村绘画艺术创作上,既深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处在国际文化大背景的交互作用当代艺术发展之中。

从历史中,我们发现画家的情感、描绘的手段在发生变化,乡村农民形象在逐渐丰满,更何况在我们国家,农民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农村题材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有的人认为农村形象的创作已经过时,那是因为他们对乡村文化已经失去了感情,没有兴趣再去发现。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该是“土”或“洋”“新”或“旧”,而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美术题材表现上的创新。如果能够运用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视角,创造出崭新的乡土绘画形象,反映出了画家的理想和追求,那么在绘画领域界里,就会有意义,有价值!但是中国乡村绘画所面临的不利环境和各种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乡村绘画的创作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由和多样,其中也有人也有对中国绘画未来方向的迷惘,但我们也在欣喜地发现,表现自然和乡村生活的题材在中国开始不断涌现。乡村文化再一次成为画家更关注的对象,这无疑是个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在表现乡土文化题材时,善于发现很重要,应该注意把握好时代的脉搏,挖掘时代的变化在创作对象身上的细微体现。如果没有发现,把今天的乡土文化混同于村落,就难免在乡村文化形象的创作上成为前人的翻版。乡村绘画吸取了多种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绘画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乡村绘画表现农村生活气息浓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并且具有很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乡土绘画已经在中国美术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对于目前早已蓬勃发展遍及全国的乡村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绘画艺术的殿堂已不再仅属于"传统绘画题材",乡村绘画题材已被关注和接受。因此,乡土题材的绘画,探究其艺术价值、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在中国当前的绘画艺术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赵大军. 沂蒙乡土绘画的审美内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孙丰. 中国油画:乡村视角的当代意义[J].美术观察,2007(04).

[3]熊开亮. 乡土绘画艺术语言[J].大众文艺(理论),2008(04).

[4]水天中. 关于乡土写实绘画的思考[J].美术,1984(12).

[5]秦嗣德. 我对乡土绘画主题性的认识[J].美术观察,2008(09).

[6]赵榕津. 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及其当代文化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7]刘锋. 艺术、公共性和启蒙——哈贝马斯的审美理性理论的发展[J],2000(04).

[8]张小册. 90年代中国乡土油画的式微与嬗变[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05).

猜你喜欢

题材乡土绘画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中国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读《乡土中国》后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