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探析

2014-07-12宗玉华如皋市锦隆红木玉华阁红木家具厂226500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红木木雕雕刻

宗玉华 (如皋市锦隆红木玉华阁红木家具厂 226500)

一、关于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发展历史和艺术创新

(一)艺术特点发展

在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中以特殊的形式和技法流传至今的雕刻艺术就有紫檀木雕和红木雕两种。主要依靠家居服掉和艺术品来展现。由于其历史悠久,风格纯朴,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紫檀雕刻的材料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显现出紫檀雕刻的古朴端正和沉着文雅。不论是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还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在,紫檀雕刻一直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根据我国古书及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木雕在我国有着深远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就早已出现了圆雕木鱼等,到了后来的唐宋时期,木雕工艺的技术变得更加的纯熟和精湛,特别是在唐朝时期,佛教盛行,因此,对于佛像和菩萨等木雕的艺术造型已经日趋完善。到了后来的宋元时期,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时的木雕作品呈现出写实的风格特点,注重细节上的刻画,突出生动传神。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我国的木雕艺术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不论是从艺术效果、造型还是技法上,都更加注重艺术与写实的结合,同时,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和门类的木雕艺术,其中紫檀和红木因为其珍贵的材料独特的纹理和质地,成为在民间流传的优质雕刻材料。尤其是在苏州地区最为盛行,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雕刻制作的民间小作坊,还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名家高手。

在明清之际的苏州,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文人墨客汇集于此,使得当地的红木雕刻制作出现了黄金时代。许多文人加入了对雕刻的设计中来,使得红木雕刻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并且在造型和内容上也更加的趋向于吉祥喜庆之意。突出讲求人的个性表达,呈现自得自在的精神。到了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的红木雕刻大师的不断提高与完善下,红木雕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都达到了新的境界。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红木雕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关注。

(二)红木雕刻在当前的艺术创新问题

红木雕刻想要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精巧的艺术构思,同时又要符合当代的审美意识,结合传统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产生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艺术作品。而在红木雕刻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个性的释放和情感的表达以及风格的转变都能最直观的展现在作品当中。灵感的产生离不开对素材的点滴积累,因此就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构思和技巧,寻找新的创作生命力,从单一的讲话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继承优秀传统技法的同时还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似的红木雕刻文化和技艺能够在当期时期依旧保持活力,继续传承下去。

二、红木雕刻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红木雕刻制品作为民间工艺制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红木雕刻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却少有人了解,人们对此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红木雕刻的专业性较强,工匠都是以技艺谋生,大部门的雕刻技艺都是以家庭或者家族流传的方式保存至今。在传承和收徒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各类的规章制度来对师徒之间的关系进行约束。学徒在真正学艺之前首先要请客拜师,并举行一定的仪式,然而在最初的学徒阶段,师傅一开始并不向徒弟传授技艺,往往必须要干一段时间的杂活。懂了一定时间,进行了观察和了解后,师傅与徒弟之间有了很深的信任感之后,才真正开始传授雕刻技艺。所以,有些徒弟在学徒期满之后也不懂什么是红木雕刻。到了满师的时候,往往也要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徒弟要送给师傅各种食品以此来谢师,师傅也要回赠制作红木雕刻的工具。仪式结束就意味着弟子可以独立操作了。这种拜师谢师的形式不仅显示了我国尊师爱徒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表达了师傅对徒弟的美好期望。

早起的红木雕刻生产者一人就担任了设计、生产和经营的所有工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地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体现出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同时,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等都会对红木雕刻的发展创作产生影响,无形的文化,即社会思潮的影响都会在有形的红木雕刻作品中展现出来。

经过长远的历史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改革创新,红木雕刻主要以手工雕刻为主,技法上融入了一代代艺术家为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所创造和提炼的种种精华。不同种类的雕刻和不同形象的刻画都有着传承下来的固定模式。弥勒佛是红木雕刻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人物形象比较有特点,主要的特征就是“身短头短,足短,手指短,唯有腹大,皮垂长。”人物雕刻中,眼睛是最需要刻画的部分,眼睛的传神与否能够决定意见雕刻的艺术价值大小。“男女老少各不同,七情变化要细瞧。武士英俊龙眼美,仕女娇娆凤目俏;老叟眼睛复凹形,儿童两眼圆如桃,刻眼先小后渐大,否则定会一团糟。”这就需要通过雕刻艺人的行性思维进行加工创造,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构思,考虑艺术加工的手法等。这些一代一代流传至今的记忆口诀是构成一件优秀艺术品的行为法则,工匠的设计过程中大都少不了这些行事准则。体现了雕刻艺人运用技巧的能力和驾驭工艺材料和体现创作意图的能力。

[1]朱宇.《红木雕刻工艺的传承及思考》[J].2009.

[2]张树奇,郑术香.《传承的绝非仅是精湛技艺——记中国古典红木家具手工雕刻年轻传人涞水涛艺居经理郑长涛》[J].2011.

[3]赵林红.《苏作老手艺——苏州红木雕刻厂老匠师访谈》[J].2011.

猜你喜欢

红木木雕雕刻
雨后
On art
凭祥红木文博城
雕刻树叶
投资
雕刻时光
木雕鱼
如何辨别真假红木?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