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神曲》结构的空间性

2014-07-12南京大学文学院211102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但丁游历神曲

戴 悦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1102 )

一、《神曲》中“重构世界”的三个层次

但丁历经14年之久呕心沥血创作的《神曲》,是一部体现欧洲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转变的文学巨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与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线性叙事相异的空间性结构,具有空间叙事学的特征以及空间形式的雏形。因此《神曲》的研究者在从空间性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在肯定其具有空间性结构的同时更应厘清这部长诗的空间性体现在何处。从内容上看,《神曲》的创作很类似与但丁倍加推崇的古希腊罗马史诗《荷马史诗》以及《埃涅阿斯纪》,但是,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强调情节的叙事传统,《神曲》中但丁的作用只是一个使得叙事成为可能的线索,而非刻画的对象;作品的核心不再是有着开头发展结尾这一完整结构的情节,而是以主题为依据串联起来的一系列场景。这种由但丁创造的如此严谨、精致的结构模式不仅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属性,同时也成为了西方文学创作方法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空间叙事学角度看成就斐然。

在当代空间叙事学领域,加布里埃尔·左伦对文本中的空间进行了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的划分,由地形学、时空体、文本三个层次构成了垂直维度,由总体空间、空间复合体、空间单位构成了水平维度,通过两条维度上不同层次空间的组合以及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重构世界”,这一想象性空间对于文本的展现以及阐释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左伦清晰的概念定义、严密的逻辑分析与论证,他的空间叙事理论成为了迄今为止最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成就最高的模型。根据左伦的观点,但丁的《神曲》正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空间整体。

(一)地形学空间结构

位于“重构世界”最高层的是地形学空间。这是一个静态实体空间,它可以被理解为是建立在文本各要素之上的一种地图,由它提供关于世界的整个图景。但它与现实中的地图不同,它不仅可以反映具体的空间如乡村和城市,还可以表现建立在本体论原则上的空间即可以根据组成的部分的存在形式进行划分的空间,比如天上的上帝之城与地上的人类之城。当空间复合体的基本单位——场景与地形学层次相交时就产生了具体的叙事空间“地点”。《神曲》中有地狱、炼狱、天堂三个地点,它们产生于但丁的幻想而并非现实存在,三界分别依据基督教教义中的“恶”“丑”“善”原则进行区分,彼此独立、互不相连。每一界中具有九层,每一层中又具有不同的小场景,形成了环环相套,层层叠加的空间复合体,是空间中物体的并置、同时性的形象表现。三界的环境与其主题相符合。比如但丁在维吉尔的带领下首先游历的地狱,它为口在北半球底在地心的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空间,共有九层,某些层中又有紧贴内壁的一圈又一圈的圆环。罪人依据所犯罪行的轻重被投入到不同的圈层中,越接近地心处的犯人所犯的罪越重,他们所处的环境更为恶劣,所遭受的惩罚也更为痛苦。比如地狱的第二层是犯淫邪罪者受苦的地方,这种罪孽性质较轻,甚至有些相爱但无法相守的灵魂激发了但丁的怜悯之情。但丁让这些亡魂饱受暴风的吹打“地狱里的永不停止的狂飙猛力席卷着群魂飘荡;刮得他们旋转翻滚,互相碰撞,痛苦万分。”1在地狱的最底层异常阴惨可怖,这是犯最深重的叛卖罪的亡魂受苦的地方,他描写道“湖面由于严寒看起来像玻璃而不像水……在冬天河道都从来没有结过像这里这样厚的一层坚冰……那些悲哀的鬼魂冻得发青,身子直到人显露出愧色的地方都在冰里,牙齿打颤,声音像鹳叫一般。”2相比较而言,代表着痛苦和绝望的地狱阴暗恐怖与包含着悔罪自新灵魂代表宁静与希望的炼狱山以及象征着幸福与喜悦的充满光明的天堂是截然不同的。三者是各自拥有进出口的独立空间,其中的景物以及一切人物也是在严格而有限的范围内存在。但丁虽然是依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游历了这三个境界,但正如前文所言,这三界是以本体论原则为基础进行区分的,它们的存在是同时性的并置从而展现出《神曲》恢宏精致的“重构世界”。

(二)时空体空间结构

《神曲》中存在着时空体空间。不同于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左伦提出的是具有空间性以及暂时性的动作或者变化,它与空间复合体的基本单位——场景相交时就产生了具体的叙事空间“行动域”。根据时空体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种属性的不同,行动域也分为两种。共时性行动域可以容纳多个事件在同一地点发生,其中一些事物静止一些事物运动,比如弗兰克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一文中提到的福楼拜笔下充满各种声音的农产品展览会。历时性行动域则是同一事件连续经历的空间,但丁在《神曲》中的经历显然符合后者。不同于在地形学空间行动的任意性,时空体中的行动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起点与终点是已经由作者规定好了的。行动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包括意志、理想在内的能力的结果。但丁自地狱、炼狱到天堂的游历过程看上去是遵循线性的时间顺序,但实际上这一系列的行动是在但丁中世纪神学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前两界中,理性的象征维吉尔作为但丁的向导,体现出人类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和悔过自身的错误,通过忏悔与改过获得新生的过程。而在天堂中,但丁的向导改成了他的意中人同时也是信仰的象征——贝阿特丽采,体现了忠于信仰的人将会达到至善的境界,获得灵魂的幸福与喜悦。但丁的游历过程复合了神学观念里从感性到理性最后升华为信仰的不同阶段,他为人类提出的远离恶、避免丑、走向善的出路也正是其传统的基督教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的行动域正如他的思想追求一样是不断上升、走向光明的,因此但丁这一梦幻般的游历与其说是时间性的不如说是逻辑性的。左伦在有关“时空体”的论述结尾处所言是但丁这一创作手法的阐释“空间的时空体结构并不意味着一些任意场景中的偶然性的动作,而是从能力场角度的整个空间概念。”3

(三)空间结构

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空间的第三层次即文本空间,即文本所表现的空间,它与空间复合体的基本单位——场景相交时就产生了具体的叙事空间“视场”。“视场”这一空间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空间叙事学与空间形式论的交互点上。左伦对视场的定义是“当下的阅读与记忆综合的联结体。”4这里的“记忆综合”正是人的知性对文本中的意义单位所进行的选择、整理与综合的过程,读者将当下阅读中的各要素与文本前后的一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在读者身处虚拟世界中所能看见和能感知到的空间,类似于弗兰克提出的“空间形式”的形成过程。正因如此,空间形式成为了叙事文本中“重构世界”可以利用的要素之一。叙事结构的空间形式有多种类型,包括中国套盒、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等多种。有研究者曾提出《神曲》的结构属于桔瓣式5。桔瓣式结构这一概念是戈特弗里德·本在《表箱型小说》一文中提出的比喻6,它是指组成小说的各个相似的片段,虽然它们之间取消了时间顺序但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集中在同一个主题上。但是《神曲》以但丁的一段游历为主线,他的经历完全是按照其游览三界的时间顺序写成,并没有被打乱成若干单独的具有同等价值的片段。这种观点的提出源于研究者从文本的若干部分入手而忽略了整个文本的大结构。《神曲》的叙事结构是中国套盒式的,但只是雏形尚未成为该结构的典型代表。中国套盒这一概念由略萨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中提出,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从一个主要故事中生发出一个或者多个子故事,主要故事与子故事之间是相对性而非绝对性的,高一级的子故事同样可以成为主要故事生发出自己的子故事来,但是这种创作手法并不是机械地进行重复,而是“把 始终如一的意义——神秘,模糊,复杂——引进到故事内容并且作为必要的部分出现,不是单纯的并置,而是共生或者具有迷人和相互影响效果的联合体”7在这种空间形式中所有的故事处在同一个意义系统里,由主要故事派生出的子故事可以形成对其的“有意义的映照”,这使得主要故事在各个子故事的相互关联中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充实。《神曲》中的主要故事是“我”在梦幻中游历三界的过程,但在每一界的空间中都围绕着同一主题并置着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但丁在游历到地狱的第二层,这里囚禁着犯邪淫罪的灵魂,他这样描写道“你看那是海伦,为了她,多么漫长的不幸的岁月流转过去,你看那是伟大的阿奇琉斯,他最后是同爱情战斗。你看那是帕里斯,那是特里斯丹。”8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提到了因爱情而丧失理智从而犯下罪恶的四人,特里斯丹与前三者来自不同的文本,他的故事源自法国骑士传奇《特里斯丹和绮瑟》,前三者的故事被荷马史诗《伊利昂纪》记载;从属于不同的时空,特里斯丹属于中世纪的骑士,而前三者在生活在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时期。每一个故事都从属于它的特定的文本系统,只有当故事被放置在上下文语境中才能获得作者想表达的特定意义。当这些故事被从原文中抽离出来以“邪淫罪”为核心被并置在一起时,这些文本在相互联系、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像核心主题靠拢。这也正是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的含义,同一个系统中的各成员并不是具有同一个本质属性,它们只是在相互联系中具有彼此之间的相似性,在互动过程中差异会被淡化,相似性会得到突出与强调,由此来源于不同文本的故事在此构成了一个新的意义系统,在这一点上,它的叙事结构是桔瓣式的。纵观整部《神曲》,但丁在游历中所见的诸种故事的派生方式是以基督教的价值观为标准的,来源不同的故事被同一种价值观所把握和整合,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文本的和谐一致、圆融自洽。《神曲》的中国套盒空间形式虽然只是雏形,并没有形成一种精致的层层相套的结构,但是他通过故事的并置、时间的并置从而达到了空间化的效果,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诞生,在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语

《神曲》作为一部标志着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转变的作品,不仅仅在思想意义层面具有批判教会和封建统治着的进步意义,在叙事手法、文学形式上具有空间叙事学的特征以及空间形式的雏形,因而也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与文本空间一同构成的精致结构具有极高的审美属性和研究价值。尤其是文本空间的构造,但丁通过对故事和时间的并置形成了空间化的效果,在文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但丁作为一位新旧世纪之交的伟大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成为一名带领后世的读者游历如此精致的“重构世界”的真正向导。

注释:

1.[意]但丁.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7.

2.[意]但丁.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24.

3.ZORAN, GABRIEL.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 Poetics Today,1984.5 :319.

4.ZORAN, GABRIEL.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 Poetics Today,1984.5 :327.

5.雒庆娇.试论但丁《神曲》的文学成就—艺术的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1.

6.[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秦林芳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42.

7.[秘鲁]巴·略萨.赵德明译.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J].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86.

8.[意]但丁.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8.

[1][意]但丁.田德望译.神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秦林芳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秘鲁]巴·略萨.赵德明译.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J].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4]ZORAN, GABRIEL.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 Poetics Today,1984.5.

[5]雒庆娇.试论但丁《神曲》的文学成就—艺术的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猜你喜欢

但丁游历神曲
年老的画家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斑斓纵横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开学相见时的问答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游历阳光西班牙
神曲MV怎么撸? 让神曲界一姐王蓉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