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峰:幸福才是目标

2014-07-11闫晓雨

中国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林峰城镇化旅游

闫晓雨

高山流水风景如画,古刹青灯缱绻文化。在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伫立着“蓟县”这样一座小城,倾近都市又远离尘嚣,依傍大自然却不单单依附于岁月财富。

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旅游逐渐成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如何打造出独具风情的生活空间?资源整合和模式经营这两项环节,无疑将成为区域化经济道路上的最佳路标。“蓟县,就是很好的例子。”北京绿维创景设计院院长林峰开门见山道。

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现在的经济学博士与资深旅游专家。林峰既保持了记者的敏锐度,还开拓了设计师的常规思想。“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九寨沟的奇幻水景、香港的迪士尼乐园……在这里,我要讲的就是吸引核。任何一个旅游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它,而在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衡量中,吸引力是第一位的。”

蓟县,古称“渔阳”。虞舜时期的北方重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的无终郡治,自隋末周召公在此建都起,已有五定国都的浓墨历史。

文化镶嵌在政经与社会结构中,无法分离。放眼望去,中国广阔辽疆上的小县城,能拥有此般“殊荣”的也并不多,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蓟县在青山绿水之外,又增得不少亮色。夏商遗存、西周遗址、汉墓群、唐宋元辽墓葬,清王爷陵和太子陵等罕见古迹遍布全县,一定程度上说,蓟县是个文物大县,此话不虚。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基,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所在,也是新型城镇化手术的第一把“刀”。

事实上,旅游业本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涉及面广,纷繁复杂,它需要一把擦得锃亮的刀把旅游城市区分开来。也只有让岁月洗涤过的澄澈文化,来斩断一切混淆国民情绪的不良风气,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生态新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蓟县已经提出这样的口号。

有学者把旅游称为以空间移位为基础的出游活动。在此,林峰却更乐意形容其为“大搬运“。旅游的功能,就是把游客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化积淀来打造城市名片的底色,仅仅是第一步。

要让搬运变得有意义,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去引导和要求在进行地产开发的同时打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这样一来,新型城镇化形体表现就不再是单调的度假村,还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模式,比如文化小镇、商务会所、创业社区、南洋小城、体育乐园等等新模式。

在6月底,在蓟县上演了一场由梅帅元团队所制作的大型实景演出。它的意义在于打造夜间旅游——让游客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游客。

“在解决旅游业发展之前,先要解决人的发展。”林峰认为。

站在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的不同角度上,打造夜间生活的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拿中国的例子来讲,古城凤凰的“夜生活”算得上是乐趣无穷,沿着沱江两侧灯火明晃的酒吧街,在流水和素月的映像衬悦下,休闲气息浓郁芬芳,又略显暧昧慌张,像个十七八岁的羞涩少女。而在大家对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大肆追捧背后,这种夜间生活模式,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机会和消费市场,也给外来游客创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当然,沈先生的个人文化品牌效应,亦不容小觑。

再把视线从湘西拉回津北,处在京津近郊与河北中间的蓟县,它所拥有的位置优势,同样可以衍生出具有特色的新模式,比如村庄部落格、乾隆皇帝御名的避暑山域度假等等。再比如,蓟县处在几大雾霾之地的夹缝中,难得环境保持良好,空气清新,鲜有污染,这大概是它最骄傲的资本。而这样的地方,最适合的旅游模式自然就是养生社区了。

养生需要静养,静养须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蓟县是最佳养生居住地。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以追求生态、健康为目标的养生型市场,未来将成为休闲度假的主导方向。而在创新之上再创新,打造出以家庭为单位的休闲养老社区,去大自然中享受净化心灵,进行亲子教育,陪伴父母双亲,这才是真正的高品质旅游。

近10年来,是中国城镇化进展最快的阶段,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直到现在几近饱和的状态。“中国在逐步丧失以廉价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口红利时,实际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消费‘人口红利。”以林峰为代表的绿维创景认为。尽管上述现象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这13亿人口大比例跨入中等收入阶层所引起的爆发性消费增长,也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就蓟县市场而言,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业。实际情况是,蓟县已经在科技制造业、生态农业迈出了阔步,已经将农业、商业、工业、文化产业等等多种资源同旅游进行产业延伸。通过这种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进行全面结合,并趋于融合,将旅游的隐形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状态,就成为了泛旅游业。

当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新型城镇化旅游业将不再是有钱有闲阶层的专享,而是成为国民大众生活的必需品。“在这场改革中,只有得到三方的力量,才能确保不是纸上谈兵。首先是政府,政府要投资,要投资去解决农民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只有根稳了,枝才能散开。其次是市场,将市场上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连接,才能让社会枝繁叶茂。最后是产业,依托产业发展,将外销产业与生态型产业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最终的果实。”林峰意味深长地说。

以消费需求所引导的旅游市场将有效释放,以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的一场革命,即将开始。

〔访谈录〕

《中国周刊》:在现有基础上,您认为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什么?

林峰: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任何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机理与价值,都不会仅仅是局限于市场本身。而是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方面因素互相穿插、连接互动的“政经文社混合模式”架构中,选择其现实的路径,体现出相应的价值。

《中国周刊》:新型城镇化提出后,为了推进更公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城镇化,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林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市民化问题。由于农村居民涌进城市所造成的人口流动,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必须先解决“农民”变“市民”的问题。2.城乡统筹问题。快速城镇化所造成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攻克的一大课题。3.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是迟早都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中国周刊》:像蓟县这样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您有什么合理意见?

林峰: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升级。首先,盘山要升级,传统地看山看水在如今的时代并不能成为其独特吸引核。蓟县应该创造出文化体验和创新空间的一个市场,在这个大方向里,再细分出,比如山域度假、养生社区、部落格等多种新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与农业商业工业等多种资源相结合,最终打造出独具风情的旅游城市。据我观察,蓟县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而且做得很好,基本的格局已经有了。

《中国周刊》:在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评估上,什么最关键?

林峰:两点吧。一是幸福指数,给当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幸福感,给外来游客享受休闲愉悦的幸福感。二是产业商机,在新型城镇化进展过程中,能够起到发现商业带动经济的目的,也很值。

《中国周刊》:“产城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思路吗?

林峰:是的。我认为以泛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建设,包括旅游综合开发区、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度假区、休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区等等。这种模式下,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交融发展,一体化规则,一体化推进,有利于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是一种良性商业模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峰城镇化旅游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婚礼上,老公的那个不孕的前妻挺着大肚子闯了进来
穿山甲要长大
这只小狗有点儿怪
旅游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醉男醉女